马原。京华时报记者朱嘉磊摄
先锋派作家马原近日推出了小说《纠缠》,该书围绕一桩遗产纠纷展开情节,聚焦当下的房产话题。多年前,马原抛出了“小说已死”的观点,而今他依旧坚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现在是屏显时代,作为公众艺术的小说已经死去。
□谈新书
纠缠是生活的常态
小说《纠缠》的故事围绕一桩遗产纠纷展开:姚清涧老先生留下遗嘱,要将存款和房产变现捐赠母校檀溪小学,他的儿子姚亮、女儿姚明在执行遗嘱过程中却遇到种种麻烦,包括晚辈对捐赠的不解。小说展现了三代人对财产的不同态度,以及种种社会现象和人性欲望。
马原说,小说故事源于好朋友的真实经历,“我觉得它有卡夫卡小说的感觉。比如卡夫卡的《城堡》和《审判》,主人公都是陷进莫名其妙的纠缠中不能自拔。”马原认为,他之前觉得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但后来发现卡夫卡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纠缠,“这种纠缠也是当下我们生活的常态”。小说封面是马原画的,一个人长着特别突出的两只眼睛,“有一天做梦梦到的,不是具体指书中某个人,而是一种纠缠的状态,形象来自三星堆遗址里的青铜器”。
身边事根本躲不开
今年是长篇小说的大年,很多作家都推出了新作。其中,余华的《第七天》、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现实题材,马原的《纠缠》也不例外。对此,马原笑着说:“还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坐在一起开了会。别人我不知道,我肯定是偶尔为之。”
关于房产话题,马原解释说:“二三十年前,中国几乎是个没有财产的社会,大家都是无产阶级。今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个人财产,正如书中说的,我想崔健现在唱《一无所有》也不是从前那个味儿了。这种情况就给我们身边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纠缠。”
马原这两年在海南和云南过着隐居式的生活,但身边的亲戚、朋友依然会跟他谈论起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他说想躲都躲不开。在选择创作素材时,他特意选了一个中产偏富裕的家庭,他觉得这样的家庭更容易出现纠缠的状况。
□谈创作
颠覆传统伤了小说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马原用“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他创作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作品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争论,马原也与余华、苏童、格非、洪峰并称为“先锋五虎将”。
对于这部《纠缠》,格非评价说,他记得很早之前马原多次跟他说过“小说要从天上回到地下”,这么多年来马原也是这么做的。提及格非的评价,马原说:“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吧。我当年说小说要从天上回到地下确实是一种反思,不是说对先锋派的反思,主要是对西方所谓的小说实验、小说革命的反省。”
马原认为,西方的现代主义运动,像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等对传统故事的颠覆,大家以为是革命带来的新鲜血液,其实它们给小说带来的是致命伤害。他说:“在他们之后的小说经历了几次反复,最终回到故事,像海明威的男人故事。”
马原透露,接下来还将创作两部现实题材的作品,与《纠缠》一起组成现实题材三部曲。他说:“第二部叫《中国病了》,基本已经写完,也是关注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里面也会有小贩与城管矛盾等话题。”之后,马原将投入童话的创作,他想为小儿子写出《霍比特人》这样的史诗作品,故事题材来自他现在居住的云南南糯山。
□谈小说
屏显时代“小说已死”
多年前,马原曾抛出“小说已死”的言论,引起争议。近两年马原回归小说创作后接连创作了《牛鬼蛇神》《纠缠》两部长篇,但他仍然坚持当时的判断。他说:“小说的辉煌史就200年,19世纪和20世纪,这也得益于当时技术的进步,造纸工业化和现代印刷术的发展。现在的小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有些作家不太同意这种观点,我想这可能出于私心。”
马原进一步解释说,他所说的“小说已死”指的是作为公众艺术的小说,“小说死了同样也是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因。现在是一个屏显的时代,像手机、电脑、平板电脑,都是屏幕显示作为载体。人们的阅读不断有新的载体出现,但这种载体不适合小说,现在是微信,之前是微博,再往前是博客。”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