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展会的参观人数多达百万,你在其中看到的必然是人情百态,超越展会本身的范畴。
香港书展开到第24届,巨无霸一样的香港会展中心也快要容纳不下汹涌而来的人群了。港人拖家带口,内地和国外游客也慕名而去。
所以,每天上午从港铁湾仔站出来,就感觉不由自主地被人流冲刷到书展里去了。
民众拖着箱子买书,两岸三地名家讲座一场接一场,娱乐明星走马灯似地登场推销新书,形形色色的人在书展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相安无事。
或许正像王安忆说的,香港是个既热闹,又能在其中获得安静的地方。
把阅读做成一门生意
尽管香港书展年年被港媒骂,她的规模还是越来越大,参展商和参观人数逐年暴涨。去年,书展入场人次已经达到90万,人均购书600港元。今年突破百万人次指日可待。
内地的游客不得不惊叹,一个门票25块的书展居然有那么多人去看。
香港人果真如此爱书如命吗?对此港媒呵呵两声,讽刺说“香港人一年只买一次书”;《苹果日报》副刊上还有人撰文吐槽,书展是书商清仓大甩卖的机会,打折还卖不出去就只能烂掉了,甚至打出标题“出一本书不如种一棵树”。
媒体的言论虽然也点出一些事实,不过未免过于尖刻。再没文化的人,当他置身书海,周围全是买书的人,这时候掏钱买几本,仔细看两眼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尤其是当书展做得足够亲民、方便又好玩的时候。
例如书展每天开到深夜,周末更是到夜晚12点。内地游客凭借港澳通行证就可以直接享受10元优惠票价;媒体记者现场登记流程极其简便,出示记者证或仅递名片就能拿到当日无限次入场的媒体证;图书业内人员更是仅仅登记就能获得入场证,不会有人怀疑作假。所有名家讲座和现场展览可以网上预约,没有提前预约也可以现场登记,某些热门讲座,即便连现场登记都满了的时候,工作人员也不会凶巴巴把你拦在门外。
书展会场除了各种图书,还有巨大的美食广场,各种自动贩卖机,儿童图书区更有许多可爱的工艺品和文具卖。这边厢是名家文化讲座,那边就有嫩模男神集体“卖肉”。
在这样开放轻松的环境里,看书、听讲座就不是一件很高端严肃的事,而变成人人都可以享受的乐趣。敦煌研究院的教授用普通话讲唐代艺术,港人可以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了还意犹未尽,追着教授问这问那。他们未必多么热爱绘画和雕塑,只不过看了那10分钟的敦煌3D展之后,好奇心被激发。
或许这都要归功于主办方的理念,甚至归功于香港商业社会的本质。香港书展主办方不是文化机构,而是香港贸易发展局,“让读书文化走入社会”,这是他们的办展策略。把阅读做成一门生意,这或许就是香港书展成功融入港人生活的秘诀。
文人和嫩模同台
每年香港书店,港媒最热闹的话题肯定不是哪个作家出新书,而是嫩模。往年是女嫩模当道,今年书展一开幕,“男神”全面压制女嫩模。顾又铭的性感写真集《寻找阿基里斯》一亮相就缔造神话,居然被一个神秘男富商豪掷千金买走8000本写真。这位内地肌肉男一夜之间横扫香江。
香港书展上这样捉眼球的娱乐八卦层出不穷。男模们集体卖肉是今年的新亮点,还有众多娱乐明星出场卖书,这是书展的老牌娱乐节目。邝美云来签售,朱茵来签售,昨天的“儿童文化日”,古巨基亮相给小朋友讲故事,曾经在“锋芝离婚风波”中抢尽风头的媒体主持查小欣也出来给小朋友讲故事。
而真正的文人们,丝毫不会端架子,嫌弃书展氛围不严肃。嫩模尽可以在展会上卖肉,你们秀你们的,我们淡定地在会议室做文化讲座。
怪不得香港艺人到内地去的时候,普遍给人感觉“敬业”、“职业素养高”,他们的“高素质”、“大心脏”是从小在这样混乱的环境练就的。
王家卫和张大春讲座的时候,会场里提问的奇葩观众不断,有一个男生很凶猛地质问王家卫:“我觉得你的《一代宗师》没有以前的作品美了。你是不是受了什么挫折?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呢?”
话音一落全场爆笑。作为主持人的香港作家马家辉也笑着揶揄王家卫:“你说说你是怎么了!”
王家卫半张脸躲在墨镜后面,看不出任何表情,很沉稳地说:“你的问题真的有点难,因为你的很多表述是主观性的。其实我还是我呀。”
香港作家陈冠中,是本届书展的年度作家。他的大量作品描写香港本土风情,在书展上做的讲座也聚焦香港社会的政治民生,似乎是个彻头彻尾的“本土化”文人。可是,这个出生在上海,生长于香港,在台湾生活过6年,目前又定居在北京的香港作家实际上有很宽泛的视野和对流行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在他的眼里,香港电影黄金10年的成功,恰恰依靠的是吸纳中西文化,兼容并蓄,混搭各地人才,形成“港味”特色。“当90年代香港电视台放弃播放西洋流行音乐,也宣告了香港乐坛的衰败。”陈冠中说,“现在的满街广告用‘盛事’两个字,就要注意,不要像香港一样愈走愈窄,太成功反造成自己的失败。”
香港作家梁凤仪,刚刚在书展上推出最新大作《乱世佳人》,又是一个聚焦香港社会的大部头,这一回她甚至要写出70年的香港史。不过常年在内地、国外飞的梁凤仪同样是一个视野宽泛的人,她在讲座的时候时时告诫年轻的香港学子,“要认识历史,作为中国人要懂得国家强盛公民才能抬头的道理。”
内地作家王安忆,从25年前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开始,就感觉不安,排斥大型书展。她也是个极度排斥媒体的作家。但是这没有影响她参加香港书展,并在大量媒体面前滔滔不绝讲故事。在王安忆眼里,上海不够浪漫,香港却足够传奇,因为她“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在这样一个热闹的世界里却不会把自己遗失。”
把阅读做成一门生意,这或许就是香港书展成功融入港人生活的秘诀。
上一篇:
大江健三郎出新作 莫言曾赞:他的文学大于文学
下一篇:
74岁老人蛋壳上画出《水浒》108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