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的中国影市,竟然在这个夏天突然冷了起来。
近期,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低谷,上周没有任何一部影片单片过亿,即使是在票房重镇北京,也有不少影院门可罗雀,大量银幕和座位成了摆设。
业界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现在,银幕数量已初具规模,接下来必须狠抓影片质量和宣传营销,以便把更多观众吸引进影院。
市场
每场电影仅20来个观众
昨日,全国产出票房4300万,观影人次145万,放映场次7.8万,平均每场放映只有18.7个观众,且最近几天每天基本上都是这种状况。
上一周,全国观众人次1180万,共放映56.5万场,平均每场也只有20人出头。而最近一段时间,情况最好的一周是6月底《小时代》上映之时,当时单周观影人次达到1645万,场均超过33人。
综合下来,近期的电影放映平均每场就20来个观众。然而,近年新建的多厅影院,单厅座位数超过100个的都算小的(贵宾厅除外),200多或300多个座位的影厅大量存在,平均每场20来个观众,几乎满场都是空座椅。
近几周国内影市情况
时间 观影人次 放映场次
第24周 1150万人 52万场
第25周 960万人 51万场
第26周 1645万人 49.6万场
第27周 1240万人 55万场
第28周 1180万人 56.5万场
注:第28周为7月8日至14日
目前平均上座率不足15%
近年来,中国的银幕数实现爆发式增长,从2007年时的仅3000余块,发展到2012年底突破13000块,而至今已达到15400块。
然而,高速增长的银幕背后是影院座位的大量闲置。换言之,观众少,影院上座率不足。
据艺恩咨询最新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影院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票房前十的院线银幕增长率在2011年达到136.6%的顶峰,2012年回落至38.4%,波动幅度较大,而上座率则在2012年进一步走低,仅为13.8%,是最近6年来最低的一年——2010年最高为25%,2011年也达到15.8%。
今年上半年由于有《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钢铁侠3》等热门影片拉动,情况稍有好转,但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也只达到20%左右,近期则不足15%。
年份 新增银幕 银幕总数
2011年 3030 9286
2012年 3832 13118
2013年 2282 15400
年份 新增银幕 银幕总数
2007年 493 3527
2008年 570 4097
2009年 626 4723
2010年 1533 6256
注:2013年为截至目前的数据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银幕增长情况 (单位:块)
解读
上座率太低 影院“伤不起”
银幕的爆发式增长,自然会降低单个座位的产出;而上座率低,则进一步降低了单个座位的产出。
2012年,在国内票房排名前十的院线中,只有两家平均每个座位的产出超过了1万元。其中,大地院线由于很多影院设在二三四线城市(票价相对较低),平均每个座位产出只有6000元——一年下来,平均下来每天产出只有16元多,尚不足一部电影的平均票价(30元上下)。也就是说,差不多每两天这个座位才会有观众坐上一次。
根据记者的观影经验,在工作日的上午,影院经常会出现一场电影只有三五个人、甚至一两个人的情况。
“如果只有一两个人,我们的放映连水电费都收不回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线经理告诉记者。
实际上,“收不回水电费”几乎是每家影院都曾遭遇过的事情。以万达院线为例,2012年平均每场放映有35个观众,已经是国内影院中最高的。而在去年票房排名前10的院线中,有8家的场均人次都在30以下。
观影人次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艺恩咨询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电影本身质量的提升是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的必要条件,而提升国内电影宣传营销团队的总体水准,吸引院线的积极配合,则成为提升观影人次以及上座率的重要条件。
也就是说,当中国银幕在初具规模后,业界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影片质量,同时加强影片的宣传营销,把更多观众吸引进影院。万达院线、中影星美院线、北京新影联院线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一点进行了充分肯定。否则银幕数再多,没人来看,只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实际上,中国的观众人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2年总的影院观影人次接近5亿,已经创下近年来的历史纪录。可中国大约14亿人口,一年才5亿观众人次,每个人平均下来差不多三年才进一次影院。如果一年能进一次影院,中国的电影市场将发生根本性改观。本版文/记者 喻德术
制图/周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