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集的《我爱我家》最初开播时反响并不好,但很快,剧中人物搞笑的表演和经典台词、NG片段、客串的大腕儿乃至主题歌都渐渐流传开来,随之便创下了国内收视率第一和重播收视率第一两项收视纪录和经济效益,文兴宇、宋丹丹、梁天、关凌等演员更借助该剧红遍全国。时至今日,每逢春节,还总是有地方卫视重播《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成功后,导演英达联手老班底又陆续推出了《候车大厅》、《心理诊所》、《中国餐馆》等情景喜剧作品。1999年,40集反映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开播,在春晚上屡次失意的蔡明也凭借这部戏从小品演员正式转型为喜剧明星,在接下来的3年里,“马大姐系列”前后共出了300集,很快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同时期,一些针对年轻人的情景喜剧《网虫日记》、《欢乐青春》等也陆续推出,但都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吸引多少年轻人的眼球。2001年,英式情景喜剧又推出了充满浓郁地方风味的《东北一家人》,在那之后,情景喜剧便呈现全面开花的形式,不再拘泥于一个地区一种题材,以教育子女为主题的《家有儿女》、讲述军旅生活的《炊事班的故事》以及在非典期间推出的宣传健康知识的《健康快车》等作品,各种类型的情景喜剧争红荧屏,但都没能超越《我爱我家》。
《我们一家人》讲的是家住天津曲艺团大院的潘文海一家老少的生活故事,由“80后”网络作家“东东枪”担任总编剧,目前计划拍摄120集。
英达说,当年《我爱我家》也是拍了120集。最后一集叫《都不容易》,英达认为,这最后的一集片名颇有象征意义——就是都不容易!
如今观众的欣赏口味变了。无形中给《我们一家人》提高了“笑”的砝码。英达认为,网络写手有观众基础,他们植于民间,更能摸到观众的笑点。英达回忆说:“当年,我和不懂影视表演的英壮就敢摸石头过河,我们俩就敢随写随改、随改随写,终于写不下去,爱写相声的梁左出场了。当时,剧组驻在中国工人运动学院里。简陋的学院招待所,请来的梁左被安排在带有空调的标准间,而英壮就在只有电扇吹的普通间。梁左同样是首次创作情景喜剧,但是以前写相声的经历无疑帮了大忙,因此可独当一面。我和英壮,英壮写、我来改,我俩合二为一算做一人,于是我们和梁左兵分两路,在大纲的框框下各自编写。”英达说,当时梁左的剧本进展顺利,而英壮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主要是我挑剔和标准高,最极端的一次,英壮居然在四易其稿后,还是被我狠心地给枪毙了。”
《我爱我家》20集完成后就开始在工运学院的摄影棚里开拍了。“当时,我以导演的身份面对众多现场观众和媒体记者,宣布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机,特别兴奋。”英达无比幸福地回忆20年前的那个情景,“那个时候,我们是边写边拍,越写越有感觉,越拍越有感觉,现在,谁敢有这胆量?观众不好伺候了,观众的兴奋点不好琢磨了。”
似水流年。如今演员文兴宇、编剧梁左都驾鹤西去,英达和宋丹丹也由一家人成了结怨的陌路人,杨立新、关凌、沈畅、梁天、赵明明等,也都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这些给英氏情景喜剧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令英达无比怀念。英达说,那个时候开始,情景喜剧在国内观众中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影迷群体,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支从编剧、导演、演员到摄、美、灯、录、服、化、道、剪接、切换、管理、宣传各方面都堪称出色的摄制队伍。由于观众喜欢,许多著名的明星也都纷纷来捧场、客串,杨立新、蔡明、吕小品、杨青、李琦、刘金山、虞梦、彭玉都是英氏情景喜剧的常客,宋丹丹、方青卓、刘蓓、王姬、梁天、巩汉林等曾经分别担任男女主角,他们经受了拍摄电视剧以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每天要背诵新的大量的台词,并且不能说错。臧里、臧希姐妹、张越、梁欢都在这个时候先后加入到《我爱我家》的创作班子。“那个时候,我在A剧后期制作,英壮已开始了B剧的拍摄,而与此同时编剧们就开始筹划、撰写C剧剧本。”
20年来,英达感觉变化最大的是观众。所以,这给拍摄《我们一家人》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第一,现在观众太不好糊弄了,当年稍微用一招两式的,就是新的,观众就觉得有意思了,现在观众什么没见过,你们再这样根本不行了。所以观众胃口很高。第二,现在的喜剧环境跟20年前比,不光我们说的政治标准,包括老百姓的,心态不像《我爱我家》那样了,拍《我爱我家》的时候,我们写的是北京的一家人,好像就没有人对号入座,说北京人怎么这样,但是你看现在我们拍西安的情景喜剧,我们拍广东的情景喜剧,甚至拍国外的情景喜剧,都不好拍了。”
《我们一家人》这次拍的是天津人的故事。英达特别期望天津观众,包括媒体,都以一种宽松的态度,能够以自嘲、反讽的精神来看待。英达搬出了梁天,他说,这个戏并不是我一个人从头到尾导演,这部戏将是我和梁天,更多的是我们俩在导演上的一个合作,一个共同联袂导演的作品。
从1993年《我爱我家》起,《起步停车》到以后陆续出现的《候车大厅》、《新七十二家房客》、《心理诊所》、《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一手托两家》、《绝对权利》和《网虫日记》、《党员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15部近千集电视剧的拍摄,英达的情景喜剧也以每年一至两部的速度抢占市场,“那些年一直是一种良性有序的循环,后来几年出现了一种停滞的状态。”英达说,我一直在思索观众的需求,有些评论也令我很恼火,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我后来的情景喜剧没有超越《我爱我家》。“我个人从不这样认为,这些年我也反复强调后来的一些情景喜剧在各个方面都已超越了开山之作,但观众却总是固执地认为还是《我爱我家》最好。每每遭到记者类似追问,我都无可奈何,直到后来不再解释了。”
英达说,20年,我一直没有对我自己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形象有过高的评价,20年前我们拍这个戏剧,我觉得我很幸运,遇到这么一个人,然后拍出这样一个戏来,说这20年没有超越,我本人不能同意,其次我现在认为,超越不超越已经不重要了,我对情景喜剧需要坚守的是,故事人物要“现在时”,不回避现实矛盾,不美化粉饰生活,不追求惊天动地的事件,不塑造叱吒风云的英雄。全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诸如北京一个家庭,上海一条里弄,或者是东北一家人,而全国的老百姓,哪个家庭从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呢?“情景喜剧能够在世界风靡,原因在于它能使一个人独自对着电视机大笑,没有这个功能,就不叫情景喜剧了。”陈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