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讯 一份来自智联招聘的《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一本可以直观评析2013全国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求职未来的“行路指南”。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3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而699万人的求职缺口,也让2013年的就业氛围,被涂上了几许阴郁的色调。抬眼即是“史上最难就业年”零落的指示牌,阴霾中的2013的应届毕业生,面对前路又该何去何从?
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近日,智联招聘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和解读。简言之,就业市场的错位,或许是这场应届毕业生“求职浩劫”中,最正中红心的解释。面对如此的局面,社会、企业与人才,都在挖空心思,思索化解困境的方法。而此时,智联招聘,也为此携手CCTV,发起“就业有位来”公益活动,将供求信息,以更新鲜、更快捷、更便利的方式全景呈现,为就业中的供求双方提供了绝佳的互动平台,据了解,该活动已在雇主企业及求职者中引起全面关注。
让错位回归原点:破解供求障碍 梦想必须“紧跟”现实
用智联招聘就业分析师的话讲,中国职场正进入“刘易斯区间”,这意味着职位供求在总量上趋于平衡,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局面却愈演愈烈。也就是说,中国人才招聘市场的断层,让就业市场出现了各方面严重错位的局面。
错位一:人才市场呈“纺锤状”,多“硬闯”北上广深
首先,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具体表现为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型”结构错位,即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急速发展,服务性人才需求量上涨。
另外,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更多的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乏人问津。虽然职位量较大,但比起求职者的倾慕仍显得有些“狼多肉少”,一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逃离北上广”曾一度成为求职者的流行口号,但“硬要闯一闯”的心态也仍然存在。
错位二:都想嫁给“高富帅”,国企“皇粮”成偏爱
在企业规模方面,智联招聘报告数据指出,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量占到了43%。然而,因为不受应届生的青睐导致竞争比相对不高。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诞生了很多微型企业(20人以下),比如创意策划公司、微博传播运营公司、工作室等创业公司团队,这类企业薪水优势并不弱,平均薪酬达5675元,仅次于500-999人规模的大企业,但这类小企业由于不够知名,很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
从企业性质方面来看,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应届生对于“皇粮”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应对招聘难,民营企业不得不提升岗位工资,但尽管薪水相比国企外企已经不低,仍然难受大学生青睐。
错位三:服务类职位需求旺,应届生“挑剔”致失败
纵观《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总体分析来看,竞争激烈程度较强的岗位中,专业对口要求高的岗位为财务、银行、IT/技术,说明财务、银行和IT/技术的相关专业供需出现饱和。人力资源、采购贸易、行政对专业对口要求较低,但因为比较受大学生欢迎,导致这些岗位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但是,有些岗位的需求较大,竞争指数相对较低,但大学生对此却兴趣较低。因此,“就业难”又可解释为“择业难”,很多应届生对于岗位比较挑剔,导致就业的不成功。
错位四:互联网“养大”90后,“梦想丰满、现实骨感”
当一切显示条件都被一一剖析,内心的求职就业向往,就成了“最原始”的原因归结。中国式的应届生,在毕业前与独立、生存乃至职场、工作接触非常有限,因为对就业环境以及职业规划的不明了,当他们准备进入社会,努力的搜索工作、投递简历时,发现期望值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最终的签约率低、毁约率高。
同时,90后成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着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当现实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时,新一代的毕业生往往选择了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也给企业无形带来更大压力。从智联招聘显示的数据上看,2013年4月份起,虽然已快临近毕业时间点,但应届生的求职意愿反而在降低。
错位五:经济疲软急功近利,企业更愿招“老鸟”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企业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老鸟”,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更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能提供漫长的实习岗位已属难得。
同时,社会的价值观也在改变,求职者对“好工作”有了新的定义,企业还需考虑薪资外更多的因素,可谓招人才难,留住好的人才更难。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就业成功需要“八方援助”
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应届大学生就业在中国被赋予了太多色彩。那些看似“机会”的机会,反而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牵绊,比如户口、父母背景、关系熟人、深造机会等等,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机会的判断。
为了更好地化解难题,社会与企业又在哪些方面及时地伸出了援手呢?作为中国网络招聘领军者的智联招聘,从企业、高校、媒体及政府等方面,广纳良策,帮助大学生共渡就业难关。
一、企业“养才”,毕业生“成才”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使未来社会面临人才短缺局面,企业更应尽早“慧眼储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与其苦等抱怨,不如自己培养新人。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招聘渠道进行招聘和传播,才能覆盖更多人才。
另外,在错位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应积极寻找“错位机遇”。脚踏实地,在毕业前多积累实习经验,适应职场,尽早考虑职业规划。要知道,是人才,在任何地方都有机会“闪光”。
二、高校“育才”,政府“助才”
从学校角度来看,高校应将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落在实处,多借助招聘网站及企业力量,给大学生提供实战性的求职指导和实用性的职业规划课程。只有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才能帮助大学生尽早了解不同工作的真实情况。招聘平台也应多多促进更多企业通过网络提供大学生岗位,完善求职招聘服务。同时,媒体加大呼吁力度,倡导正向声音。
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政府应该适当政策倾斜,推动供需平衡。从政策层面,推动高校建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制度。而立足于家庭,家长在指导和帮助之余,放手让孩子去面对现实,为自己的梦想去打拼。给予坚定的情感支持,少攀比少施压,多支持多鼓励,聆听新生代的想法远比横加干涉更加有力。
智联“牵手”CCTV 就业有“位”来等你来战!
错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是残酷的真实市场供需情况,市场问题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但大学生人才市场化才能解决问题之根本,就像中国的各类改革一样,阵痛在所难免,长期来看,必需形成人才市场健康的竞争机制。
正如智联招聘CEO郭盛所言,当下的“就业难”,是我国社会转型下的矛盾体现。“难”不是单纯的职位供需失衡,而是就业质量,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社会问题。化解需要政府积极引导、舆论呼应、人力资源服务商搭建平台、企业配合,发挥人企对接的纽带作用,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对此,智联招聘诚挚发出就业信息“征集令”,在毕业倒计时,携手CCTV新闻共同发起“就业有位来”大型公益行动。活动自2013年6月3日起,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在央视黄金时段节目《新闻1+1》节目中,将对此行动进行宣传,同时选取部分职位滚动播出。与此同时,央视网、央视新媒体也将一起联动,通过央视全网联动共助大学生就业。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最大的特点,即央视与智联招聘的合作,一方面是重量级传统媒体平台,一方面是网络招聘行业的翘楚,发挥双方平台的最大优势,此次行动必将会在这冲刺的最后一个月给毕业生带来更加实际有力的帮助。同时,此次公益行动中,智联招聘除利用网站宣传优势大力推广外,还免费为参与此活动的所有企业,发布所有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活动期间,签署的《 就业有“位”来 - 2013大学生就业公益行动倡议书》,还将倡导广大企业开放更多应届生的招聘职位,呼吁和带动全社会共同解决“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问题。(青岛新闻网记者)
上一篇:宁安路小学生 共观神十太空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