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中小学招生政策已相继出台,7月小学招生将正式开始。临近招生季,学区房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备感压力的家长们早就提前打算,紧追学区房。
从青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们,他们的“起跑线”在哪儿?从4月底开始,记者展开调查,发现去年青岛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没一个读过“市南区热门小学”。
我本身有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所以家长让我上了少儿艺校。上小学的时候,上午上文化课,下午活动,所以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很好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李晨朗
我当时考虑到初中划片问题才转了学,尽管两所小学的风格有所不同,但是我感觉两所学校对我的意义都非常重大。——王昌青
◎现象网友选择学区房引热议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就不断有家长问我,孩子将来要到哪儿上小学,我还笑他们太着急,但是现在我已经完全被‘同化’了。”四月底,网友“小葱儿白”在网上分享选择学区房的经历,在网上引起热议,几天之内就有近三万点击量。网友“小葱儿白”大学毕业之后来到青岛,2009年生了孩子之后才买了房子,当时经济情况并不好,就在市北区买了一处二手房,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一家三口住在那里也算其乐融融。不过,这套房子刚刚住了三年,就卖了。至于原因,她有些无奈地说,“就是为了给孩子买学区房。”
从去年11月开始,她就和先生一起了解起了学区房的行情。“虽然不是青岛人,不过大名鼎鼎的青岛市实验小学还是听说过的,很多人说这应该是青岛市最好的小学了,不过我们问过之后就放弃了,那里的学区房太贵了,一平方米直逼三万元,而且都是老房子。”
除了考虑小学,林女士也将初中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我们本来想买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的学区房,但最后还是没买,因为离我上班的地方太远,接送孩子不方便。结合经济情况和距离,我最终决定买大学路小学或太平路小学的学区房。”
对于她的选择,网友说法不一。有人表示,“孩子有没有出息不在于学校,而在自身。”也有人对她的选择表示支持,“谁不想让孩子有好的素质,肯定都愿意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网友“小葱儿白”最后表示,“环境非常重要,选学区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我深思熟虑的决定。”
这些清华生、北大生在哪读的小学?
学区房的选择是否至关重要?“起跑线在哪儿”是否至关重要?
从四月底开始,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青岛(市内三区高中)通过参加高考以“硬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考生一共有9人,另外还有9人凭借美术特长考入清华美院。这些学生,上小学时并非都就读名校。他们上的小学分别为同安路小学、鞍山二路小学、寿光路小学、平安二路小学、市北实验小学、四方实验小学、崇明岛路小学、台东六路小学和少儿艺校。“虽然我们学校跟青岛市实验小学、大学路小学从名气上来说没法比,但是我觉得我们小学还是很不错的,据我了解,我们那一届的学生都表现得很不错。”去年考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田维希告诉记者。谈起四方实验小学,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课余活动很多。“我们小学的课余活动还是很丰富的,从小学开始我就经常参加演讲、主持等各种活动,从小锻炼了自信心。”
去年进入北京大学的胡树伟在高中时就是个传奇人物,也是最早被北大“预订”的高中生之一。他小时候上的是同安路小学,曾经的班主任张老师谈起他时,印象仍然深刻。“他各科都很强,成绩很稳定。”考入北大的学生中,王昌青的小学经历稍微特殊一点,从寿光路小学转入文登路小学。王昌青告诉记者,当时考虑到初中划片问题才转了学。“尽管两所小学的风格有所不同,但是我感觉两所学校对我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如今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就读的王昌青告诉记者。
◎讲述
小学带给他们怎样的影响?
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在小学这条起跑线上,孩子们学到了哪些东西?对于这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记者对其中几位同学进行了采访。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三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习惯”这个词。“不光是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有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读过鞍山二路小学、从青岛二中考入清华的贾琳告诉记者。有几位同学都谈到了老师,他们可以随口说出让自己记忆深刻的小学老师的名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起上小学时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去年考入清华大学的贾琳提到了“习惯”一词。她告诉记者,在她看来,上小学主要是为了养成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喜欢读书,喜欢思考,才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她说,“有了这个基础,进入初中、高中、大学,在面对一些挑战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更成熟更稳定的心态。”
去年从58中考入清华大学的陈泽奇,绝对是当年高考的一匹黑马,高三期中考试只考了43名,但是在高考时却以697分的裸分考入清华大学。他的转折点就在2011年10月20日那天,他因为在宿舍里和同学玩三国杀被抓个正着,差点被学校退宿。“当时不光写了检查,还把我爸妈都叫来了。”陈泽奇告诉记者,“那一次他深深体会到自己让父母伤心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知道自己错了,开始认真学习。”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陈泽奇已经进步到班里第二名。陈泽奇家住黄岛区,当时上的小学是崇明岛路小学。他告诉记者,小学带给他最重要的就是一种“习惯”。“我们小学算是一个中等学校,但是氛围很好,所以我从小在学校里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有一种向上的氛围是很重要的。”他说。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学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在采访时,有几位同学提到了从小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性。田维希无疑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她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国际象棋,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参与主持、演讲等活动。除了国际象棋,她还喜欢羽毛球、帆船等。“这些爱好很锻炼人,让人更自信、更独立。”她说。
曾经从寿光路小学转入文登路小学的王昌青最感谢的是,小学让他培养了许多兴趣爱好。“我们小学的环境比较宽松,所以在那时候培养了不少兴趣爱好,我那时候天天打乒乓球,还参加其他活动,这样可以帮助我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贾琳在小学养成了一个爱好,那就是书法,从小学到初中,这个爱好伴随了她很多年。她告诉记者,对于书法,她自己曾经一度学不下去了,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后来我慢慢发现,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特长,它教会我如何看待各种问题,让我学会思考一些东西。”她说。在迎接高考的日子里,书法成为她独特的减压方式。“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练书法,这样压力会缓解很多,让我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小学老师令他们难忘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小学老师令他们难忘。尽管离开小学很多年了,但是这几位同学都能直接喊出一两位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小学老师的名字,有些甚至到现在还都和老师保持着联系。曾经就读于东胜路小学的丁睿在小学四年级时转过学,去年从15中考入清华美院。小学生转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要适应起来难免有些难度,但是丁睿当时过渡得很平稳,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
“我以前的性格挺内向,刚开始爸妈担心我适应不了新环境,没想到不光适应得很好,而且自己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当时的班主任迟婷老师。”丁睿告诉记者。她转入新学校的时候,迟婷老师已经带她所在的班级四年了,但是对她这个新人却从未区别对待过。“她对我们很好,从来没让我觉得自己是个转校生,而且我们当时的课堂上有许多激励方式,所以慢慢养成了这种开朗的性格。”这对丁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我决定去北京学画画,这种开朗的性格确实帮了我不少忙,我一点也没有觉得新环境难以适应。”
◎解释
普通学校包袱小
随后,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教科所所长翟广顺,他告诉记者,出现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一方面在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在于,普通学校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去年教育部门招聘了96位新教师,其中光硕士毕业生就有48个,他们的素质非常高,可以看出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相对于十年之前发生了质的变化,近两年我们也不断抽调名校的名师到普通学校去,带动普通学校的发展。我们对教育加大了投入,对硬件、软件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改造。”翟广顺告诉记者。
翟广顺认为,普通学校包袱小,于新东西的接受速度要比名校快一些。“为什么称为名校?是因为有文化积淀和传承,形成了很好的学风和校风,这是一种优势,但是这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包袱’。现在我们都在做课程改革,这些‘名校’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可能会慢一些。反而那些普通学校没有思想包袱,善于接受新事物。现在我们一直在推广特色办学,所以培养出的孩子能适应新的环境,孩子的接受能力更强。”
◎建议
家长应该择师不择校
翟广顺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本来就应该均衡发展,过分追求“名校”,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一种虚荣心。“这种虚荣心也可能会传染到孩子身上,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种自我优越感,在孩子性格养成的阶段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名校的确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同时,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翟广顺说。
转眼间又要到招生旺季了,许多家长绞尽脑汁为孩子选择学校。到底在选择小学的时候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翟广顺建议说,最主要的是学习方法,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好的学校需要有好的老师。因此家长在选择时真正的策略应该是择师不择校。“孩子都会有‘向师性’,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妨先选老师。与其选择名校,不如选择好老师。”(记者 孙祥辉)
上一篇:西海岸新区全面开工四大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