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为仁年轻时的照片。齐鲁晚报记者 吕璐翻拍
应张玺芝家属要求,不刊发张老先生生前照片。齐鲁晚报记者 吕璐
11日,青岛市第332名和333名遗体被送往红十字会生命奉献厅的爱心市民产生,他们是99岁的赵为仁老先生和85岁的张玺芝老先生。他们在人生的终点,用捐献遗体的方式让生命的价值获得了永恒。两位老人的遗体均被青岛大学医学院接收。
捐遗体让医生 研究长寿秘诀
赵为仁生于1915年,是青岛市莱西人。1939年,从济南师范学校毕业后,赵为仁投笔从戎,在黄埔军校接受了一年的军事训练。1944年,他加入国民党军队,1949年9月,他所在的部队和平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赵为仁的继女程立荣介绍,早在2005年,90岁的赵为仁就联系青岛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
赵为仁年轻时饱受坎坷,身体不好,曾得过气管炎、糖尿病和肺结核。他从1980年开始坚持锻炼并研究各种养生之道,身板逐渐硬朗起来。所以,他一直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让医生通过解剖看看自己体内的器官,研究出长寿的秘诀。赵为仁已有1岁多的外重孙,家庭美满,他生前告诉老伴,他的目标是活到105岁。
赵为仁不仅是今年青岛市最年长的遗体捐献者,也是继2012年2月11日捐献遗体的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李嘉泳教授(99岁)后第二年长的遗体捐献者。
生病后 反而安抚家人
4月11日上午,因白血病去世的张玺芝先生的遗体被正式送往青岛大学医学院。他生前有两个心愿,捐献遗体和等到重孙出世。前一个愿望实现了,后一个则没来得及完成。
张玺芝退休前是青岛纺织厂的一名工人,在家人眼中,他是个坚强、乐观的人。离开工作岗位后,老人甲状腺功能减退,腿脚渐渐变得不太灵便,但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去年10月,老人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他并没有焦躁,反而安抚家人的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张玺芝的儿子盖先生说,老人查出白血病后,主动联系了红十字会准备捐献遗体,希望通过医学研究,为后人排除疑难病症。
10日早上9点多,老人在李沧区中心医院因病情恶化离开人世,享年85岁。家人随即联系青岛市红十字会,帮助老人实现了捐献遗体的愿望。
据介绍,由于年纪较大,赵为仁及张玺芝两位老人的器官和眼角膜都无法供他人使用,他们的遗体被送往青岛大学医学院,用作医学研究。
延伸阅读
临床教学遗体缺口巨大
“目前,医学院可用于解剖教学的遗体并不充裕,每年500余名临床专业的学生只分配到24具左右。”青岛大学医学院人体形态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刘志才介绍,现在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会学习局部解剖学课程,能有机会操作解剖遗体。过去平均10人能解剖1具遗体,由于生源不断增加,现在平均近20人只能解剖1具遗体,口腔和护理等一些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科生根本没机会动手操作。
而据介绍,在医学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一个医科学生本科阶段至少要解剖过一具遗体,一名医生从学生到成长为教授要解剖10具遗体。(记者 吕璐)
济青遗体捐献占全省八成
“以前每年报名登记的也就几十个。”济南市红十字会负责遗体捐献工作的周蔚曾向本报记者介绍,从2010年开始,咨询遗体捐献的人越来越多。
据统计,2010年,全省范围内遗体捐献报名人数为2705名,2011年达到3348名,新增了643名;2012年则新增1162名,增幅达35%。
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全省实现遗体捐献人数为505人,其中,济南市有129名,青岛市有306名。济南、青岛两市的遗体捐献志愿者数占全省数量的近80%,实现者数占全省的86%。
不过,除济南和青岛外,省内其余15个地市中,报名捐献遗体过百的仅有淄博和烟台。(综合)
上一篇:8岁男童4米假山玩耍滚落摔破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