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起,一条有关“4月大婴儿D罩杯雅培奶粉”的微博在网上疯转——陈先生女儿四个多月,喝雅培喜康宝系列奶粉。一个多月后,女儿右胸肿大,到广东雷州人民医院看医生。诊断为:极大可能由于喂奶粉引起的,联系到厂家,厂家称自己后台有人,拒绝受理。请网友扩散为其讨公道。
截至昨天下午5点半,这条微博已经被网友转发近两万次,评论达4000多条。不少网友表示强烈关注事件进展,希望商家给出说法,一些正给孩子喂食雅培奶粉的妈妈表示担忧。
对此,雅培公关部发表声明称,该消费者投诉的批次奶粉经公司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完全合格。在这起事件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孩子的症状和食用婴幼儿配方产品存在因果关系。
“早熟”女婴父亲陈先生针对雅培发表的声明表示质疑,并打算由他人陪同将奶粉送检。
这条微博也引起了不少儿科医生和育婴专家的关注。
上海瑞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肖园@Penicilinum认为,配方奶引起基本不可能,4月大女婴“乳房发育”是因为处于小青春期范畴。
@张思莱医师也转发该微博并发表意见:“此事还是不要乱传,给国内奶粉市场再撒一把盐。还是给出结论再说吧!不要忘记前几年性早熟的事件,结果是配方奶粉厂家之间的商业不正当竞争造成的,害了多少妈妈盲目给孩子换奶粉,造成孩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傅君芬主任医师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徐芳副主任医师,两位专家的意见比较统一,都认为孩子的症状更像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和奶粉关系不大。
微博称4月大女婴
疑喝雅培奶粉引发“D罩杯”
雅培回应称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安全
事实上,早在微博发布前一天,陈先生女儿“早熟”一事已经在天涯论坛上引起关注。
3月12日晚9点,一位名为“伤不起的奶粉”的网友发布《雅培奶粉造成几个月大的BB“早熟”》一帖,网友自称为申诉人陈先生,讲述了女儿的“早熟”事件——
陈先生家住广东湛江,女儿2011年底出生,前四个月都是母乳喂养,之后因为母亲乳汁较少,改喂雅培品牌——喜康宝系列奶粉。但是,用奶粉一个多月后,发现女儿右胸肿大,并有一个结核。发现异常后,陈先生带女儿到雷州人民医院检查。儿科医生在询问、检查后,诊断为:极大可能由于喂奶粉引起,并建议少量用这个品牌(雅培)的奶粉。当陈先生要求医生将诊断结果写到病历卡上时,医生拒绝了他的要求,不肯填写。
陈先生称,由于孩子不肯转奶,从医院回来后一直继续食用雅培奶粉。到了2012年7月,女儿左右胸都变得肿大,并各有一个成人小指头般大小的肿块。
8月,陈先生又带女儿到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儿科教授询问、检查后证明孩子的身体没问题,诊断为:极大可能由于喂奶粉引起的,并建议换用另外品牌或停用现在食用的奶粉。
9月,陈先生开始让女儿停用“雅培”奶粉,更换了另一种品牌奶粉,9月底,女儿左胸肿块有所消失,右胸肿块也缩小了一些,但都仍然肿大。
其间陈先生一直和雅培公司进行交涉,但未果。
帖子引起了不小关注,但更大的反应始于微博转发后。
3月13日晚7点,网友@Happy张江发布微博“4月大婴儿D罩杯雅培奶粉”,并贴出了小女婴的胸部照片,从图片上看,小女婴左右胸部肿大明显,微博随即被疯转。
不少网友表示强烈关注,部分网友措辞激烈,一些正给孩子喂食雅培奶粉的妈妈表示担忧,但也有网友希望事情调查清楚,不要以讹传讹。
当天,雅培中国公共事务部就奶粉问题作出回应公告(节选)——
我们自去年7月接到消费者问询后一直和消费者保持联系和沟通,该消费者投诉批次的喜康宝产品在上市前通过了严苛的质量和安全检查,同批次产品也没有收到其他同类投诉。公司还特别针对消费者询问该批次金装喜康宝送交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激素检测,雅培确认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产品不含外源性雌激素。在这起事件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孩子的症状和食用婴幼儿配方产品存在因果关系。
但是,回应公告中没有提及第三方机构具体名称,也没有出具相应检测报告。昨天,记者就此事联系雅培中国公共关系及市场支持高级总监李浩,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联系上陈先生,陈先生很激动地表示,他之前希望雅培公司出具产品入境检测报告单,但公司一直不予回应,现在又表示已经由第三方进行了激素检测,对此他完全不知情,在没看到检测报告前,他不认可雅培的这一回应。
儿科医生质疑女婴事件属于个案
配方奶引起基本不可能
@Happy张江发布的微博中,除了小女婴的胸部图片,还有医院的检查单,包括激素水平检测和子宫B超检查,两项检查结果都提示正常。
区别于普通网友的一边倒“声讨”,一些儿科医生和育婴专家就此提出了质疑和看法。
上海瑞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肖园@Penicilinum评论说:“配方奶引起基本不可能。理由如下:个案,不符合流行病学特征,如果奶粉影响,应该有用同一批次奶粉的孩子发病,这要一群人,例如三鹿;实验室检查不完善,为何只有雌二醇,垂体促性腺激素没做;4月大女婴处于小青春期范畴,部分女孩子可持续到两岁。”
科学松鼠会成员、乳品学博士@少個螺絲说:“婴儿出生后,自身内分泌系统尚不稳定,女婴体内雌二醇水平甚至可达正常成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限。部分对雌激素敏感的女婴可出现较明显的乳房发育,甚至极少数还会出现类似月经的少许出血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迷你青春期。附图中的例子可能就是这一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是有其他原因造成的。”
@张思莱医师同样提到了小青春期概念——“是不是微小青春期的问题?当新生儿出生的时候,下丘脑——垂体——性腺是调节体内内分泌的重要的轴系还不太稳定,体内的这些激素就会升高,即微小青春期。一般男孩在6个月内,女孩在1岁以内,个别可能到2岁。以后激素分泌水平逐渐平稳而正常,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1岁内的孩子出现乳房变大,并内有乳核。”
@张思莱医师同时提醒:“此事还是不要乱传,给国内奶粉市场再撒一把盐。还是给出结论再说吧!不要忘记前几年性早熟的事件,结果是配方奶粉厂家之间的商业不正当竞争造成的,害了多少妈妈盲目给孩子换奶粉,造成孩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对此,陈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就诊的几家医院的医生都没有和他提及过小青春期的事,都认为极大可能是由于喂奶粉引起的,但他也承认,没有专家愿意在病例本上写下这一诊断。
家长发现孩子乳房增大及时就诊
除了单纯性乳房发育也可能是肿瘤引起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徐芳副主任医师,两位专家的意见比较统一,都认为孩子除了乳房肿大外,子宫卵巢并没有变化,激素水平检测也显示正常,症状更像是微小青春期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和奶粉关系不大。
采访中,两位专家都提及了2010年的“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事件。
2010年8月,有报道称,湖北3女婴出现乳房发育特征,且都食用圣元乳粉,家长怀疑是乳粉中雌激素过量,导致婴儿“性早熟”。
之后,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湖北省,立即对“性早熟”事件开展调查处理,检测乳粉激素含量的同时对患儿病情进行会诊。
检测结果表明,抽检的42份圣元乳粉中,未检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内源性雌激素和内源性孕激素的检出值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患儿乳房早发育与所食乳粉没有关联。
傅教授说,婴幼儿的微小青春期,男性在半岁之前,女性大部分在一岁之前,有极少部分到两岁左右。这一时期婴儿体内的激素会明显升高。对雌激素比较敏感的孩子,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乳房发育。
徐芳医师说,有家长看到孩子乳房隆起,就以为是性早熟,其实不然。性早熟分中枢性(真性)、周围性(假性)和部分性,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就属于部分性早熟。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起病常小于两岁,乳腺仅轻度发育,但不存在生长加速和骨骼发育提前。
引起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原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快,有些孩子内分泌激素活跃,乳房会像青春期时隆起,但其他性器官如子宫、卵巢都不发育,骨龄检查也显示正常,不是真正的性发育。
傅教授每周三有一天时间坐诊名医门诊,一天下来大约看50个小病人,其中有三到四个2岁以下的小婴儿是来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这些孩子中,有些纯母乳喂养,有些喝配方奶,有些则是混合喂养。如果只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建议随访观察,一般到两岁之后会自动消退,但也有很少一部分孩子持续不消退,或进行性增大,最后转为中枢性性早熟。
不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乳房增大,特别是像小馒头、小包子这样的隆起,还是要及时就诊。乳房增大除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外,还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脑垂体肿瘤、卵巢肿瘤、乳内肿瘤、甲状腺功能减低等,也有孩子是偷食避孕药后出现乳房增大,这些因素都要一一排除。
两位专家都提到,这两年,孩子性早熟的病例确实有增多现象。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10周岁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可诊断为性早熟。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迹象,要及时就诊。
防止孩子性早熟,家长要注意,不要老带孩子吃洋快餐,少吃反季节食物,建议饮食均衡,不要偏食挑食,不要光吃高蛋白食物,不要吃花粉、蜂蜜、牛初乳、高蛋白营养滋补品等保健品或补品,奶制品和豆浆也要适当控制,不要过度摄入。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情感类电视剧,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早点睡觉。大人用的避孕药、化妆品要收好,不要让孩子误食误用。
傅教授特别强调,女孩子要保持好身材,控制体重,不要超重和肥胖,否则发生性早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