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68人当上农场主 大的家庭农场年赚200万元

来源:大众网-- 2013-03-13 12:54:15 字号:TT

青岛“种”出68个农场主

  工商注册有了新身份,银行贷款市场开拓有优势

  “有了这个执照,咱们的身份就不一样了,客户过来谈合作更有信心。”3月12日,作为胶州规模最大的农场主,拥有5000多亩地的青岛鸿飞大沽河农场的负责人王兴迁高兴地说,注册成为家庭农场对于农场规模扩大、品牌运作、银行贷款、拓展市场等都有好处。

  注册成为家庭农场主,王兴迁算是拓荒人之一,而当“资本下乡”、“家

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时,“王兴迁”们一下多了起来。目前仅胶州就已经有32个家庭农场主,全市家庭农场的注册数量每天都在增长中。记者从各区市了解到,全市已经至少“涌”出68个家庭农场主。

  站在自己的农场规划图前,王兴迁挥手向四周招呼了一圈,他笑说,这四周能看到的土地都是他的。形成这样的规模不容易,今年48岁的王兴迁说,种粮户从骑摩托到开轿车下地的变化刺激了他,他放弃自己做了多年的建筑行业,从2007年开始用了6年的时间做成了现在5000多亩的农场规模。2010年3月1日,胶州国泰农场成为全市第一个注册农场。2012年2月28日,王兴迁正式注册成为胶州家庭农场主。“单纯的经营模式上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有了这个身份以后在谈客户的时候,农场就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可以拓展更高层次的市场。”王兴迁说,成为市场主体以后,银行贷款、市场开拓等方面都会有优势,今年自己就成功从银行贷出200多万。

  时间回到一年前,家庭农场在全市绝对算个新鲜事物,像王兴迁这样虽然注册只有一年的时间,但绝对算是老人。全市真正大量涌现是在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前后,敏锐“嗅”到农业产业化商机的人们争先到工商部门注册成为家庭农场主,数量增长之快甚至连青岛市农委都掌握不了最新的数据。3月12日,记者分别咨询了胶州、黄岛、即墨、莱西、平度五个区市,仅这五个区市完成注册的家庭农场就已经有68个。

  多数家庭农场主都是由原先的种粮大户或合作社负责人发展而来的,他们有的规模已达到几千亩,有的只有上百亩。虽然相信前景发展美好,注册也免费,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土地租期难保障、农村基础设有待改善、缺少资金、人才等都是问题。对此,胶州市经管站站长刘丕舜也承认,单单靠工商注册就跟其他市场主体竞争是不现实的,家庭农场亟需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未来家庭农场要发展好,不仅需要落实政策上的优惠,还需要法律上的保护,两手都要抓。”刘站长说,应该尽快给予家庭农场应有的法律地位,明确权责,这样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去经营。(记者尚青龙 李伟伟)

  说到家庭农场,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国外的景象: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坐落着一个小院,农场主摆弄着自己的小型飞机,准备为农作物喷洒农药……然而,在如今的青岛农村里,这样的景象正日益增多。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家庭农场主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沃野里,有的种着土豆,有的种着玉米,还有的种植玫瑰,农场主们按照自己的设想,打造一个个“农业王国”。这些农场主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岛城郊区的4个乡镇,探访那里的家庭农场。

  揭秘

  68个家庭农场主大多曾是种粮大户

  全市至少已有68个家庭农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因为一个概念的提出,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农村“家庭农场”,一个在众人印象中盛行于国外的农业模式,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成了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而青岛早在文件出台之前,已有多个“家庭农场”出现在农村。

  据记者的多方调查数据,仅胶州、黄岛、即墨、莱西、平度五个区市,便已经注册了68个家庭农场。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胶州市,早在2010年3月份,便诞生了全市首个家庭农场,在短短3年时间里,就涌现出了32个,成为全青岛市探索家庭农场最为成功的地方。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家庭农场在青岛市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部分区市而言,探索、尝试仍是当下的特点。“虽然已经注册了19家家庭农场,但是规模还不大,多数只有百十亩地。”莱西市经管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家庭农场,而成熟的运营确实需要时日。

  在黄岛区,目前还没有家庭农场完成注册,但观望成了不少潜在农场主的特写。据该区有关部门统计,仅规模过百亩的种粮大户,目前就有25家,而他们很可能成为尝鲜家庭农场的首批黄岛人。

  农场主大都曾是种粮大户

  在多日的调查过程中,记者采访了岛城郊区市的农业部门,据工作人员的说法,如今已经完成注册的家庭农场,其原来的背景颇为相似,绝大多数农场主,曾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比于早已兴起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出现有着特殊的背景。”胶州市经管站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该市有32个家庭农场,农场主多数是种粮大户和以前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曾经承包的土地规模都比较大。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规模种粮和农业合作社的经历,让这些人对现代化农业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和传统农业对比的过程中,他们敢于尝试新型的农业发展之路。“相比一家几亩地的传统农业,种粮大户都转变了以往的观念,无论种植模式、农产品销售,都是崭新的思路。而农民合作社,更是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长时间的摸爬滚打,让这些人看到了新型农业的好处。因此,在收益面前,他们敢于尝鲜。”

  资本,是开办家庭农场的基础

  在接触了几个家庭农场后,记者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农场主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这背后离不开资金做后盾。“我转包了360亩地,算上承包费、修水渠、硬化路面等基础设施,仅先期投入的资金就达到了110万元,具体何时能收回这些成本,我现在还真说不上来。”2011年,胶州市九龙镇农民孙志刚注册了一个甘薯农场,他转包的那片土地,是种上粮食亩产收入不到1000元的贫瘠地,他之所以敢对这片地下赌注,离不开他的另一个身份:房地产商。孙志刚说,他多年以来都在房地产领域打拼,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能把资金投向家庭农场,他说没有几十万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像孙志刚这样的农场主并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农场主们有的曾干过房地产,有的开过塑料厂。那些种粮大户或农民合作社领头人,多年来也都有了一定的闲置资金。而不论转包土地、改善农田水利设施,这些都离不开钱做基础。正是基于资本做后盾,他们才有能力去转包别人的土地,从而在家庭农场的路上踏步前进。

  人物

  A

  不种粮食种玫瑰

  人物:郭嘉良土地280亩

  今年42岁的郭嘉良,是胶州胶北街道办事处店子村的一位村民,2010年之前,他是村里蜜桃种植合作社的领头人。在农民合作社里干了多年,渐渐让他对规模化农业产生了兴趣。“村里有不少人因为外出打工,土地转包了出去,其中不少是包给了合作社。成了规模的土地,让合作社更加壮大。我就寻思着,如果一个农户家也能有这么多土地,那岂不是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农场吗?”郭嘉良有了这想法后,2010年末便着手转包别人的土地。到了2011年,他手底下已经有280亩的规模。

  “在正式注册为家庭农场后,我给自己的农场定了位,即不能单纯种传统的农作物,一定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要收益。”郭嘉良通过在青岛的朋友推荐,瞄准了玫瑰花市场。“种植玫瑰花,不仅可以单纯出售花朵,也可以做深加工,比如提炼细胞液,做成精油;花蕊可以进行烘干,制成茶叶。”有了农场的发展思路,2012年郭嘉良便试种了20亩玫瑰,其余土地种植小麦或玉米。

  “去年亩产是400多斤,按每斤花朵12块钱算,一亩地的收入接近5000元。而种植粮食的话,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有了第一年的尝试,更坚定了郭嘉良走高端农业种植的思路。2013年,他花30万元定制了一套设备,用于玫瑰花提炼、烘干,制作精油和茶叶。“今年5月10日就是玫瑰的盛花期了,估计5月1日前设备就能到位。而今年的亩产量能达到800~1000斤,经过深加工后,亩产收入肯定要翻倍。”郭嘉良说,除了要上设备,他还准备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种植出高品质的玫瑰花。“已经让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采集了土样,他们将帮助我改良土壤。”

  郭嘉良说,从以前在农业合作社,到如今自己成了农场主,他说自己也在改变,而变化最大的当属自己对农业的认识,以及敢于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而且鼓励支持走新型的路子,这虽然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既然国家倡导发展家庭农场,我就敢于‘吃螃蟹’。”郭嘉良满怀信心地说,他今年会重点改良土壤,而在不久的将来,他希望玫瑰园成为旅游景点,打造成一个观光园,同时向游客们销售精油、玫瑰茶叶,这是一条一举多得的发展道路。

  我理想的 状态就是把农场打造成一个自己循环的系统,下一步将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更多的业态。——冷学家

  B“袖珍”农场年赚20万

  人物:冷学家 土地140亩

  30多亩土豆、60多亩小麦、40亩杨树……对于只有100多亩地的胶州市家美农场来说,在家庭农场当中,也算是一个袖珍型的。不过,别看人家规模不大,利润却不小,农场主冷学家笑着说,一年算下来收入20万元应该是有的。

  在泛黄的土地上,刚刚种上的土豆地上只能看到一排排塑料薄膜,而小麦也只有一点点高,所以冷学家的农场看起来并没有多美。不过会计出身善于精打细算的冷学家却把自己的农场充分利用起来。

  今年50岁的冷学家是胶西杜村社区土生土长的人,虽然出生农村却不光种地,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做会计,现在仍担任会计工作,每天还跟上班族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这么一个“上班人”怎么会到村里租地当农场主呢?冷学家笑着说,他看重的是这里面的机遇。“本来我也是农村人,妻子也一直在家种地。现在的年轻人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很少有回村里种地的啦,将来这种情况会更严重,大量的土地闲置下来。”当会计的账本就要算明白,冷学家说,现在种一亩小麦,地钱320元,农药、种子等费用400元 ,成本就要700多元。而一亩小麦收成九百多斤,一块多一斤再加上国家一年有101元的种粮补贴,一亩地也就能赚三四百块钱。

  “如果种个十亩八亩的地,一年几千块钱,确实不如出去打工干两个月的,但是如果面积大了,就有账算了。”冷学家说,当时社区里正好也有这么一片百十亩的地,2010年4月份他就正式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自己、妻子、父母共同经营。

  起初最开始是种小麦玉米,不过利润很低,从去年开始试种了30亩土豆,收益不错,今年又种上了。而为了充分利用每年产出的玉米秸秆等,冷学家又在家办起了生猪养殖,现在每年也能出栏300口左右的肥猪。再加上冷学家以前承包的40亩杨树,冷学家的农场里现在已经有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粮食、经济林等多种生产方式。

  “我理想的状态就是把农场打造成一个自己循环的系统,下一步将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更多的业态。”冷学家说,别看农场袖珍但一年下来算算家里的收入已经有20万元左右,不过他的要求远不止此,单纯养殖、种植的产值还是低,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家庭农场发展,他还想着向“更广、更深”发展。

  C

  5000亩地要买飞机喷药

  人物:王兴迁 土地5030亩

  种粮大户王兴迁最近一下成了名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庭农场,作为这个领域的拓荒人,和现在规模最大的家庭农场主,坐拥5000多亩地的他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切他本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王兴迁今年48岁,人很随和,说起话来带着农民特有的朴实。带着记者参观自己都望不到头的巨型农场、还有自己的机器库里动辄四五十万元的几十台大型农业机械,他语气中很有成就感却没有傲气,“周边12个村庄的土地现在都已经承包过来了,不过这个规模还要扩大,而现在还没到谈成功的时候,一切才开始起步,还需要进一步规划。”王兴迁有着自己的深谋远虑。

  说起王兴迁以前从事的行业,跟农业一点边都沾不上。他笑着说,自己以前就是一个建筑工,跟着在工地干活,后来慢慢地成了包工头,领着二三十个人包工程干活,再后来规模慢慢地一步步扩大,工程量也在增加,赶上了楼市黄金期,他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触动王兴迁从建筑行业转向农业的原因是自己一次不经意的发现。他说,看以前一个种粮户都是骑着摩托车下地,但是没过多久开上轿车了。农民开得起轿车,这证明这里面肯定是有“钱”途的。就这样他开始琢磨着包地当家庭农场主。

  因为最初的资金也不是特别多,再加上对这个领域不是特别了解,他也是一步步积累。2007年开始,从最初的几十亩到上百亩,再到六七百亩上千亩,最后慢慢地形成了现在5000多亩的规模。能形成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得益于当地的第二三产业发达。“李哥庄镇是全国出名的制帽之乡,我们戴的帽子很多产自这里,这里的农民大都在制帽厂或者制帽机器厂、维修厂上班,大量的土地流转出来。”王兴迁说。

  一个人种了周边12个村庄约2000个家庭的土地,规模化种植再加上他投入200多万元购置的农业机器降低了成本,别人种地不赚钱,他却有不少赚头,现在一年已经有200万元左右的收益。下一步除了扩大规模,他还要花近百万元购买给作物喷洒农药的飞机。“农机局的领导已经来考察了,应该差不多能给补贴三四十万元,购买应该机会很大。”

  王兴迁的家庭农场现在已经成了全市的典型,连农业部的领导都曾带队下来参观过,但是他心里还有担心,“我最担心的就是土地租期没有保证,虽然签了协议,但是就怕赚钱了以后,会有人眼红不按协议租地,那自己前期1000多万元的投入就算白搭了。”

  D

  贫瘠地大胆投了100多万

  人物:孙志刚 土地360亩

  西凤凰岭,胶州市九龙镇西宋家莹村的一个山岭,有着一片贫瘠、没人想种的土地。亩产收入不到1000块钱,种上小麦、玉米忙活一年,还挣不出辛苦钱,成了当地村民的最真实印象。然而,2011年,村民孙志刚却看中了这片地,一口气转包下了周边的360亩土地,注册了青岛九龙七彩甘薯农场,在当地成为特大新闻。

  孙志刚,40岁的他正值不惑之年,戴着眼镜看上去有点文艺范儿。很多人没想到,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大老板,会摇身一变成为一片贫瘠土地的农场主。在过去多年时间里,孙志刚一直从事房地产开发,但他对农村种地问题始终很关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深知土地的重要性,但现在村里种地的鲜见年轻人。二三十岁的出去打工,剩下五六十岁的老人在耕种,将来谁种地是个很严峻的问题。”同时作为村支部书记的孙志刚对农村发展有着自己的认识。

  “我之所以选择注册家庭农场,是想把这儿作为一个试点,尝试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如果运作得好,既充分利用了这些土地,还可能带动村经济的发展。”孙志刚说,他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可以去尝试。而选择种地瓜,主要是为了不让村里的一个好甘薯品种消亡。“我们这里有个地瓜品种,大家俗称其‘696’号,因为种地的人在变少,这个地瓜品种也面临消亡的境地。我选择种地瓜,一大原因是为保护它,在此基础上再引进外地品种,从而打造成一个七彩甘薯农场。”

  “我转包了360亩地,算上承包费、修水渠、硬化路面等基础设施,仅先期投入的资金就达到了110万元,具体何时能收回这些成本,我现在还真说不上来。”2012年,孙志刚种植的七彩甘薯收获了第一茬,亩产从2500斤~6000斤不等,算了算毛收入,能有20万元就很不错了。“一下转包这么多土地,各项开支都很大,农场的发展肯定会经历一个艰难阶段,需要不断摸索和尝试,但我会坚持走下去。”

  孙志刚说,他的农场现在是以种甘薯为主,而且选择品质好的进行出口。“去年便有不少甘薯出口到了国外,用于提炼色素用,这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肯定是一个质的提升。”但今年已经开始尝试种植板栗。“农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仅以种植为主,我设想着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比如搞一个甘薯采摘节。通过旅游业盘活农场,走出一条不同的农业路。”虽然眼下处于高投入、低回报的阶段,但孙志刚一直没忘记设想农场的未来。(记者 李伟伟 尚青龙)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