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女青年晕倒在路边,呼吸心跳越来越微弱,围观的市民已经拨打了120求助,但她已经等不及救护车赶来,几分钟后呼吸心跳突然停止。危急关头一名女孩跪在她身边,连续10多分钟帮她做上千次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抢回了这条年轻的生命。这名见义勇为的美丽女孩张雨晴被称为岛城最美琵琶手,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2012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的候选人之一。昨天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雨晴效应”正在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
救人女孩仍然感动我们
“我们赶到现场时,路过的这名女孩已经跪在地上,给休克的女青年胸外按压,当时我们用执法记录仪拍摄下了一段女孩救人的场景。”中韩边防派出所的110民警曹警官称,他现在仍然记得当天感人的一幕,救人的女孩穿着紫色的外套,留着短发,看起来很纤弱,跪在女青年身边,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胸外按压的动作。女孩始终没有正面对着镜头,视频上看不到她的长相,但在曹警官的印象里,这名救人的女孩长得漂亮,心比人更加美丽。他们将休克的女青年送上救护车后,救人的女孩就悄悄离开了。他也是隔天看到早报的报道,才知道救人的是一名19岁的女孩张雨晴。
救人一命打开她的心结
“我之前从没有想到女儿能够这么勇敢,我们全家人都为女儿骄傲。”昨天记者来到同安路溪谷美寓小区张雨晴的家中,放寒假在家的张雨晴正给父母弹奏着钢琴,这是她除了琵琶外研修的第二种乐器。张雨晴的母亲告诉记者,雨晴从小是跟着姥姥长大的,自学急救术也是为了姥姥。姥姥对这个外孙女非常疼爱。前年冬天,雨晴为了准备艺考,在天津跟老师学琵琶,已经73岁的姥姥不顾自己的身体,跟姥爷俩到冰天雪地的天津陪读。雨晴参加完高考后10天,姥姥在楼下突发心脏病,周围的邻居都不敢轻举妄动,雨晴从邻居那里得到消息,下楼给姥姥一直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但因为得到消息太晚,姥姥最终还是走了。没能救回姥姥这件事在雨晴心里留下了很大的一个阴影,这次能成功救回一条人命,雨晴的心结也打开了。
休克女获救后再无消息
“她可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女儿救了她,就是希望她能好好活着,没有盼着她能感谢我们。”张雨晴的父亲称,事后他们从民警那里了解到,这名在路边休克的女青年经过雨晴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上了救护车后已经恢复了心跳,到医院经过急救已经没有大碍,听说是跟家里人闹了别扭才跑出来的,第二天就悄悄出院了,此后没有跟他们联系过。“她休克的一段时间并没有意识,也可能并没有觉察到当时自己有多么危险。”张雨晴的父亲称,雨晴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这名女青年不愿意让自己的隐私曝光,不跟他们联系,他们一家都能理解,只希望她能好好生活。
获奖金雨晴悄悄捐同学
“我还是我,也没有什么变化,跟别的同学一样会担心期末考试会不及格,一样希望在寒假里好好玩玩。”张雨晴告诉记者,虽然之前被各大媒体报道,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还是2012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的候选人之一,但这些荣誉并没有让她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她只是做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崂山区奖励她1000元见义勇为奖金,她觉得别人比自己更需要这笔钱,通过老师秘密将这笔钱转交给学校另外一名家里比较困难的同学。
推广急救术能救更多人
“在西方发达国家,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常识的培训,目的就是让每一个生命旁边都有一双救援的手,相比之下我们国家懂得急救术的人还是太少了。”张雨晴称,她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邀请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将并自己学到的急救技能传授给了身边的同学和亲戚朋友,希望发生在自己姥姥身上的悲剧不会再重演。张雨晴告诉记者,她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她希望媒体能够不断宣传,能够能多的市民抽出时间,学习这种对自己和家人都很有用的知识,在关键的时候能够跟她一样,勇敢地站出来营救身边的人。
雨晴效应正影响市民
早报连续报道了张雨晴伸手救人的事迹后,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办和市120急救中心培训科连续一周都非常火爆,很多市民被张雨晴的事迹感动,希望能够接受系统的急救培训,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跟张雨晴一样救人一命。市红十字会的孙京利处长将这种现象称作 “雨晴效应”。孙京利处长告诉记者,岛城对急救技能的普及工作也在快速发展,在一些星级酒店也增设了心脏除颤器等急救设备,2012年市红十字会组织了200多场的急救技能培训,岛城有1万多名市民拿到了救护员证。特别是在张雨晴的事迹发生后,报名参加急救培训的市民人数激增,除了大学生外,很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甚至还有父母带着七八岁的孩子来学习急救技能,很多企业也为员工报名。
推广急救术需要你帮
急救技能的推广受到场地和经费制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市红十字会在全市拥有100多名有资质的急救知识志愿者讲师,他们都愿意为更多的市民提供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但受到场地和经费制约,只能在周末组织急救课程。”张雨晴称,她之前曾跟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办张凤莲老师做过交流,目前岛城越来越多的市民报名参与免费的急救技能培训,每周末的急救课程人员爆满,已经安排到了4月份,市民迫切希望能够增加急救技能培训的场次,但急救技能的推广却受到了场地和经费的制约。
急救课程需要一个至少能容纳60人的室内场地,能够摆放模拟人做实地演练,目前他们都是从学校借场地,只能在周末开始培训课,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场地,他们就可以找到更多的志愿者老师,给更多的市民培训。另外一方面,很多企业联系市红十字会给员工报名参与培训课程,但很少有企业为急救培训定向捐助,目前市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经费紧张。“每个用来实地演练的模拟人都价值上万元,按压10万次以后就会报废,我们现在只能自己维修模拟人来保证授课。”张凤莲老师称,市民参加急救课程是免费的,但每名接受培训的学员都要有一份急救包和教材,这些都需要经费。
希望更多人学会急救术
“我的新年愿望首先是父母和亲戚朋友能够健康平安,其次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多的人学习急救术,有更多的人因此而获益。”张雨晴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她希望自己能够做回平平常常的自己,在学校好好学习,与此同时她也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特别是对急救技能的推广。“我多么希望在我姥姥心脏病发倒地时,身边能有一个人给她急救。”张雨晴称,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更多的人在病发时得到最有效的帮助。
人物对话
希望能立法保护好心人
记者:如果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还会毫无顾忌地去救人吗?
张雨晴:经过红十字会志愿者老师的培训,我知道现场急救要发挥更多人的力量,要善于保护自己。毕竟此前确实发生过,做好事的人反而被家属赖上的事情,而且急救都是有成功概率的,并不是每次急救都能成功。
记者:你觉得该如何打消大家做好事的顾虑?
张雨晴:我当天救人过程中,身边有很多人围观,他们不是不想救人,而是不敢动手,害怕会因此承担责任,我希望能够推动国家专门为好人立法,为见义勇为伸援手急救的人免除责任,让更多的人能够无所顾忌地做好人。(记者 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