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1-28 05:14:30 字号:TT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逛水集大集看民俗大戏

核心提示

    拇指大小的葫芦上刻着栩栩如生的图画,用黄泥塑造的人物像精细到每一道皱纹,在箱底尘封已久的木偶重新拿了出来……艺人们在大集上尽情展示各自的高超技艺,老少爷们齐聚一堂,逛大集如同看一出岁末大戏。这里是莱西水集大集,也是一处充满民俗氛围的百姓大舞台。

    进入莱西市里,沿着烟台路一直走,穿过冰封如“镜面”的月湖公园,道路两旁的一幢幢高楼,现代化的公共

设施等,让人无法相信就在这里至今还“藏”有一个民俗大集。在水集街道办事处宣传科李焕青主任的指引下,穿过一个个安静的现代化居民小区,慢慢地商贩们的吆喝声越来越清楚,终于在水集街道的西面,看到了开市已久的水集大集。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现在,为了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大集从水集街道的南面搬到了西面,同行的李焕青表示,原本以为大集会因为搬迁而衰落,但就现在看来,大集并未因为位置的改变而人气衰落,相反,因为搬迁后的规模比之前更大,商品的种类也由之前的30余种扩展到现在的近百种。

    说起大集的历史,李焕青无奈地表示,和其它一些地方的大集类似,水集大集目前并无多少可考究的文字资料,只能从老人们的言语中知晓一二。在大集上走动,记者遇到了年过九旬的崔明德老人,从老人的言语中获悉水集大集有着悠久的历史。“俺今年92岁了,可这个集比俺的岁数都大。”老人告诉记者,关于大集的年龄,他们一帮老人聚集在一起时经常研究,但至今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确切时间,现在最多的说法是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到上世纪30年代,水集一带商贸十分活跃而被称为胶东四大集市之一。

    镜头1

    大锅香油香气四溢

    从大集东头走到中央地带,记者一行人一直被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即使是走在腥气超重的海鲜市场,这股香味依旧很浓。到底是哪里发出的香味呢?记者首先来到了花鸟市,鲜艳的菊花、清爽的水仙、冰清玉洁的茉莉花,这里的各式各样的鲜花虽然香气宜人,但明显和之前闻到的香味不同。又来到集市的炸货市,炸鱼、炸鸡腿、炸肘子、酱猪蹄、熏鲅鱼、腌牛蒡,品种繁多的各式菜肴香的鼻子都有些失灵,但仔细辨别发现仍不是之前闻到的味道,终于在一声“过年捎香油回家啦”的叫卖声中,记者找到了这股香味的源头——芝麻磨成的香油。

    直径近1米的一口大锅中装了满满一锅混合着芝麻酱的香油,越靠近越让人感觉香气四溢,浓浓的香味不断吸引赶集的人们前来购买。将磨出的香油小心翼翼地装进一只只玻璃瓶中,递给前来购买的人之后,老板吕建发又马不停蹄地坐在大锅旁,手持一把大铁锤,不断搅动捶打着大锅里的香油。和集市里调料市场上的精装香油相比,吕建发的散装香油销量明显要好很多。“吃他的油好几年了,现在老感觉吃那些成品香油没这么香。”正在买香油的一名村民说。

    人物

    料纯味美成金字招牌

    看着吕建发和妻子不停地用大铁锤搅动着锅中的香油,让人多少有些不解,在记者的多番询问下,46岁的吕建发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讲述自家香油吸引人的秘诀。“这道工序叫‘碓油’,能够使油和芝麻酱更好地分离,做出来的香油更纯,味道也更香。”说得兴起,吕建发还现场演示如何制作。

    “看看这料,纯芝麻做的,有一点杂质你来砸我的摊子。”从麻袋里舀出一大勺芝麻,吕建发自信地说。开动磨芝麻的机器,吕建发将芝麻缓缓倒入机器中,不一会混合着芝麻酱的香油从机器中流出,刚磨出的香油香气四溢,味道诱人。走过不少大集,但像这样制作香油的的确少见,吕建发告诉记者自己做香油生意已经10多年了,从他父辈开始就掌握了这门手艺,虽说还没有创出过品牌,但每次大集,老吕家的香油一出锅,就会吸引不少人争相前来购买。

    镜头2

    葫芦瓢舀水好处多

    由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莱西水集素来有种植葫芦的习惯,雕花的葫芦和一系列葫芦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但记者在大集上却看到一个摊位前,一个个硕大的葫芦被当中切开,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可惜,仔细打听后才得知,这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名叫葫芦瓢,是用来舀水喝的器具。

    看到记者好奇,今年已经76岁的摊主石美花仔仔细细地讲述了葫芦瓢的制作流程。按形状葫芦分两类:一种呈直条状、另一种是圆肚葫芦。只有圆肚葫芦才能做瓢。到了秋天,被霜打过的葫芦藤干了,结在藤上的葫芦就开始渐渐由绿色泛成灰白色。用手指甲试探性地掐掐,掐不进去时,说明葫芦“熟了”。把老葫芦摘下来,用刀具将葫芦表面那层白色的外皮刮掉,然后从中间锯开,掏出里面的瓤子,再将葫芦放在太阳下晾晒。

    大约一周后,葫芦瓢硬实后就算晒好了,涂上油漆后,葫芦瓢不仅看上去外表颜色鲜亮,而且还能延长使用寿命。如果不摔不碰,一只瓢可以用很多年。这种葫芦瓢不用担心生锈,而且还有软水、净化水以及防治结石的作用。

    人物

    不愁吃喝就图个乐和

    冬日里的水集大集尽管人气旺盛,但在寒风中等待顾客上门的滋味也非常难受。一只葫芦瓢通常只卖两三元,即使全卖完,也挣不了多少钱,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年近八旬的老人至今仍在坚持。

    “你们别多想,俺儿子对俺好着呢,每个月都给俺钱,吃穿都不愁,就是觉得闲在家里不得劲。”石美花告诉记者,她的儿女都有稳定的工作,在儿女的关心下,石美花表示她的生活吃喝不愁,但儿女都忙于工作,不能长时间地陪在她身边,长期一个人在家总感觉孤独和不自在,于是就又拾起了丢下多年的手艺。

    说起新年的心愿,老人的言语中丝毫不想自己的这点小生意多么兴隆,只希望儿女平平安安,事业顺利。

    镜头3

    拍卖行里“淘宝”忙

    “200万第一次,200万第二次,200万第三次,成交!”看过影视剧的朋友对于剧中动辄上百万的拍卖情节往往印象深刻。乍一看拍卖这种事情与一个民俗大集似乎并无多少关联,但水集大集里恰巧就有这么一个专业的拍卖行。

    在大集的南侧,一处占地数百平米的大棚就是拍卖行所在地,这里不仅销售桌椅板凳、家用电器等一手和二手物品,还兼具物品拍卖的功能。“我打算到这来淘个冰箱,这里能省不少钱呢。”村民赵荣华告诉记者,现在到拍卖行“淘宝”几乎已经成为水集街道居民的共识,因为在这里总能以较低的价钱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

    走进非遗

    莱西木偶戏传承2000年

    伴随着阵阵欢快的音乐声,台前的木偶或展翅高飞,或扭头摆臂,憨态可掬的形象让台下的观众无不拍手称快。在水集大集及莱西木偶艺术馆门前,记者有幸看到了传承2000多年的木偶戏。

    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属考古发掘的一项重大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该木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是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个头最大的木制偶实物,被称为中国木偶之最。经考证,莱西是木偶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年从事木偶制作的李泽志告诉记者,莱西木偶以杖头木偶为主,俗称“撮头戏”,木偶造型多数沿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脸谱,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木偶面部眼、耳、鼻、口可动,表演讲究举功、捻功和步功。操纵讲究稳、准、正、平,并借鉴戏剧人物的步伐、跳跃、翻身、转身等表演形式。其他木偶的表现形式则根据木偶形象的本身特点,增加了更多夸张表现手法。近年来已经演变成门类众多的各种形象,如卡通形象、动漫形象等,表现形式不仅局限于人物,更多地融入了动物、变形人物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2009年莱西木偶戏入选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莱西市文物管理所的资料中,它的历史要上溯到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是国内公认的木偶艺术鼻祖。

    2010年8月,青岛第20届国际啤酒节巡演,莱西市木偶艺术团获得组委会颁发的 “最佳表演奖”;2010年除夕,他们走上了青岛电视台的春晚舞台;2011年夏天,国际木偶联合会向莱西市木偶艺术团正式发出了邀请,欢迎他们参加上海国际木偶节;2012年6月,他们又给亚洲沙滩运动会助兴;如今木偶戏在青岛劈柴院剧场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

    泥塑人物像精细到皱纹

    一个小小的黄泥团,使用几个大小不同的竹签,在经过一系列揉、团、塑、戳、捏之后,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头像就诞生了,加上身子后更加生动。这种铅灰色泥土制成的小人,胶东地区的人根据方言,亲切地把它称为“糨模人”,有着漂亮的意思。而它的制造者就是家住莱西的民间泥塑艺人李泽志。

    4岁起跟随祖父学习泥塑,李泽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做了37年的泥塑。李泽志告诉记者,看似小巧的一个泥塑其实制造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一个技法熟练的老艺人从选泥到制成泥塑通常也要一个周的时间。李泽志告诉记者,取回泥土晾干后进行筛选,砸碎去杂质,取细泥放进用粗布做的布袋中扎紧,放到水缸中泡透。泡透后用手拖动布袋进行漂洗,洗出的泥浆搁置沉淀后,用手不停地和、捶打,就得到了捏制泥人所用的泥料。在泥塑200多年的历史里,一直坚持着这传统的工序。

    如何判断泥塑的好坏?“这个不难,只要你仔细看,我不说你也能看得出来,其实就是细节。”仔细观察李泽志手中的泥塑,虽然只有娃娃拳头大,但就是在这样小的一块泥上,人物的表情却被刻画得极其真实,细致到人物的每一道皱纹。2012年李泽志带着自己的 “糨模人”走进了澳门的“卢家大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目前莱西泥塑已入选莱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小葫芦上雕出“大文章”

    除了泥塑,李泽志还有个远近闻名的手艺,那便是在葫芦上雕画,甭管是大如西瓜的大葫芦还是小如拇指的小葫芦,经过“莱西第一刀”李泽志的一番打磨后,葫芦立即被赋予了“艺术生命”。李泽志原出身泥塑世家,从小与泥巴为伍,但闲暇之余对同为“莱西民间四宝”的葫芦雕刻也产生了兴趣。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候,为了挖掘葫芦雕刻这一民间艺术,莱西成立了一个叫“葫芦山庄”的特艺车间,召集了30多位民间顶级艺人,而李泽志师从的就是“葫芦山庄”的这批老艺人。

    当着记者的面,李泽志现场制作起葫芦雕。在雕刻前李泽志先用铅笔起稿,然后刻线,最后镂空。使用的刀具有平刀、斜刃刀、三角刀和刺针等,用来制成针刻、浮雕、镂空等基本艺术形式,而最具特色的是镂空工艺,也称镂花,它是受莱西花边抽纱工艺的启发而创作出来。雕刻用的大瓢瓜,大葫芦,都取3个镂花带,派生出3个开光面,开光面的处理或绘或烙,生动传神。

    尽管声名远扬,李泽志却从不售卖自己雕刻的葫芦。“这些葫芦都是艺术品,如果只是把它当成挣钱的玩意,批量地生产,那这门手艺迟早就毁了。”李泽志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让民族的手艺早日走向世界。如今莱西的大部分葫芦雕刻工艺品都远销俄罗斯、美国等地。

    结束语

    为讲述岛城传承千年的大集文化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12年1月16日开始,本报策划组织了《逛大集看非遗》系列报道,先后走访了8个大集并寻访了近20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深地感觉到,如果大集和非遗是一出台前的好戏,那么忙集人和传承人便是这出大戏的编剧,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有着浓厚民俗风味的大集和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继续传承和发展。但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仅靠个体,必须看到的是,现在有的民俗大集和非遗项目经过变革之后有了新的发展,但仍有很大部分由于长期缺乏保护,如即墨虎头鞋、虎头帽的制作几乎成了“绝唱”,随着传承人的年迈,这种举世无双的技艺也很可能消失。

    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需要有关部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样,早报的发展也离不开读者的支持,本次报道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读者以及大集当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们诚挚地表示感谢。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和想法,欢迎与我们沟通和交流,我们愿做您忠实的聆听者。(记者 王晓先 于滈)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