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八成民工认为青岛工资高环境好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1-28 04:51:48 字号:TT

近八成受访农民工认为青岛是个打工的好地方 过去一年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在三四千元

近八成受访农民工认为青岛是个打工的好地方 过去一年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在三四千元

近八成受访农民工认为青岛是个打工的好地方 过去一年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在三四千元

近八成受访农民工认为青岛是个打工的好地方 过去一年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在三四千元

核心提示

    春运大幕已经拉开,青岛的火车站、汽车站早已热闹起来,提着行李等车的旅客中,不少是外地来青的农民工,他们为岛城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付出了辛劳。记者随机采访了他们中的近百人得知,2012年他们在青岛赚得腰包鼓鼓的,每月至少能赚三四千元,说到打算,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春节后还来青岛打工。

    人物:金凯 45岁 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 焊接工

    这边干熟了不

想换地方了

    金凯今年45岁,记者昨日上午10点在青岛火车站东候车厅见到他时,他正和几名老乡盘算着午饭怎么解决,因为自青岛开往内蒙古包头的火车中午11:50才发车,“火车上饭菜贵,我们能省点就省点,争取上车前吃上一餐,最好是带汤的,热乎。”金凯笑着说。

    金凯从事建筑业已经快20年了,做的主要是钢筋焊接,从起初的学徒工到技术工再到能撑起一片天,如今的他也算个“小头头”,带着10多人的小队伍包活干。和其他常年在青岛干活的建筑工不同,他们一年中多半时间在老家附近的工地干,到了10月份左右才从家里出来。“因为老家那边气温太低了,到10月份就基本不适合施工了。但我们也不能歇着啊,所以就到处找活干,江苏、湖北好多个地方都去过,两年前在一个熟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青岛,青岛虽说也是北方地区,但温度偏高,一般干到12月底都没问题,有时候能一直干到来年1月甚至2月份。”金凯说,这就意味着出来能干三四个月,比闲在家里强多了。

    说起在青岛打工,金凯有两点感受,可谓是“喜忧参半”。“我们跑很多地方,青岛建筑市场相对来说规范很多,我们在李沧区干了两年,从没发生过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这点挺让人欣慰的。但青岛工资水平偏低,拿我们焊接工来说,焊接工在建筑业各个工种里算是比较吃香也是比较紧缺的,但一个月也就五千来块钱,在我们内蒙古都不止这个数,多数在七八千元。”金凯说完这话又自我分析起来,“要是总包的话,工资应该能高点。估计因为我们是分包,摊到我们这一级,利润少了,工资自然也就低了。”金凯说,“到哪儿都是讨生活,这边干熟了就不想再走了,春节过后我们还过来接着干。”

    人物:陈长征 33岁 来自湖北黄冈 家装工

    人脉客户都有不能说扔就扔

    陈长征刚进入火车站候车厅,两岁半的儿子就从他身上下来,在大厅里四处跑,陈长征和媳妇不得不在后面跟着,脸上写满了幸福。今年33岁的陈长征8年前来到青岛,刚开始跟着熟人学家装,水、电、抹灰、贴磁砖、做防水等等,各道工序都学了一遍,慢慢地手艺成熟了,他也拉起队伍开始到一些大公司包活干。如今他已在青岛扎下了根,媳妇也一起跟着来到青岛。

    “前两年好干点,这两年干家装的人太多了,竞争也大了。而且因为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不是很景气,装饰装修行业也跟着受影响,从2011年、2012年两年的业绩就可以看出来,下滑还是比较明显的。”陈长征说,一年下来毛利润仅有七八万元,去掉开销剩不了太多。“但从当前的市场来看,经过两年的疲软,2013年市场已经开始好转了,我相信今年要比去年强,年后肯定还得回青岛接着干。”陈长征说,“这么多年打拼,积累的人脉、客户群哪能说扔就扔啊!在全国经济大形势下,这个行业在各地都一样。再说了,上别的地方得从头开始,谁也折腾不起。”

    人物:曹东波 19岁 来自安徽宿州砀山 电工

    工资说得过去过完年还回来

    曹东波全身上下都是 “格子装”,上身穿一件羽绒背心,头发是较为时尚的小板寸,乍一看,你很难把他和建筑工地上的电工联系起来。今年19岁的曹东波来自安徽,两年前先是跟着村里人去了上海,干了不到一年又追随老乡来到了青岛,在即墨开发区一建筑工地干起了电工,凭着聪明和勤奋,他已从学徒工成长为一名正式的电工。

    “一开始出来打工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没想到在即墨工地一干干了一年多,坚持下来还是挺有收获的,起码学到了手艺。”曹东波说,他现在一个月工资3000块钱,跟家里一说都还比较满意。“不过要到年底结算时才能全部发下来,平时有事的话也可以预支,但不是想预支随时就能预支,这点挺没劲的。”毕竟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曹东波身上还有着抹不去的孩子气,他希望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收入,想玩就玩,想吃就吃,而建筑业的传统让他有点束手束脚。还有一点让他不太舒服的就是工地位置有点偏,吃喝玩乐的地方基本没有,一天下来除了在工地还是在工地,下班后他找不到打发时间的去处。

    当记者问起开春后是否还回来接着干时,曹东波略微有点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工资说得过去,而且不是特别累,比我在上海的那些弟兄舒服,他们活儿太累,工钱还不一定有保障。”

    人物:赵永刚 55岁 来自江苏邳县 钢筋工

    青岛离老家近应该还会回来

    坐在汽车北站的候车室里,55岁的赵永刚一边看着手中的杂志一边等车。跟他说话时,记者明显能闻到赵永刚嘴里的酒味,“嘿嘿,马上回家了,宿舍里还剩下半瓶白酒,就弄了点菜喝了。”赵永刚满足地笑了,“这三四个月在青岛干得还行,工钱也一分不少地拿着了。”

    赵永刚是江苏邳县的农民,去年10月份从新疆来到青岛打工,他在下王埠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扎钢筋。“我这是第一次来青岛打工,以前一直在新疆干。”赵永刚说,去年10月份新疆天气太冷了,他们就准备回老家,听朋友说青岛比较好找活,他就和自己的弟弟一起来到了青岛。“回老家就只能闲着,啥也干不了。”赵永刚说,现在家里地很少,妻子在老家也就忙活了。

    虽然在工地上干的并不是技术活,但这并不影响老赵的收入,“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吧,跟人家那些木工没法比。”老赵说,技术好的木工在工地上每月赚个六七千元不成问题,但老赵很知足,“现在的收入比在家里已经强多了。”

    老赵的行李在候车大厅里堆了一堆,有被褥、衣服,还有青岛的海鲜和给孩子带的礼物,老赵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过完年还回青岛打工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赵憨憨地笑了笑,“应该会来。”老赵说,尽管在新疆打工赚得多一点,但离家太远了,每年只能回家一次,但青岛就不一样了,长途车只需要6个小时。

    不同声音

    人物:刘克成 41岁来自安徽亳州 木工

    哪里有活儿就到哪里去

    候车室里大部分乘客脸上都充满着回家的喜悦,但刘克成和几名同乡则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随身的行李也只有尼龙袋里的被褥和衣服。

    “我们的工钱还没有拿到呢,每人只领到五六百元的路费。”刘克成来自安徽亳州,去年10月份来到青岛打工,他在建筑工地上扎木架子,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工资,刘克成每月能拿到6000多元,但工程一个多星期以前完工后,他们一直没有拿到工资。“老板说工程款还没有到位,让我再等几天。”刘克成说。和刘克成一起来青岛打工的还有同村的3个人,其中1人是自己的弟弟,“我们等不了了,现在也没有定下发工资的时间,再拖下去回家车票都不好买了。”刘克成昨天来到汽车北站买了到徐州的长途汽车票,准备从徐州转车到亳州。

    尽管没有拿到工钱,刘克成和老乡有些郁闷,不过他们认为老板会在节前把钱给他们,“我们出来干活都是熟悉的老乡介绍的,说这个老板人不错,不会赖账。”刘克成说,临走的时候,老板保证说将在春节前将工资打到大家的银行卡上,“两万多块钱呢,拿不到钱没法过年了。”

    刘克成和老乡都是第一次来青岛打工,之前他们走过了十几个城市,“最南去过上海,北边去过大连。”刘克成说,他们打工都是老乡们相互介绍,别人有活了会给他打电话,他自己有活了也会找老乡帮忙,“我们这个活只是建大楼中的一小环,主体完工、混凝土浇筑结束,我们的活儿也就干完了,就需要再找别的活。”说到今年的打算,刘克成说现在就想回家歇一歇,“至于今年,哪里有活儿就到哪里去。”(记者 孙静芳 臧旭平)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