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冒充官员身份实施诈骗的犯罪越来越多,这种犯罪往往行为隐蔽、发现周期长、骗取的钱财数额巨大。昨天,崂山区检察院发布了三起诈骗案,提醒市民要及时识破骗局,防止上当受骗。
骗局一冒充官员骗邻居
翟某是青岛某矿泉水厂的送水工,租住在青岛崂山区某社区,并认识了同住这里的闫某夫妇。出于虚荣,翟某一直对他们说自己在法院工作。2011年,翟某到了北京打工,由于平时花销大导致入不
自此之后,翟某只要一没钱花,就编个借口向闫某“借”钱。翟某知道闫某夫妇一直都想办社会保险,就说自己同学的父亲负责办理社保,可以帮他们办社保;他知道闫某是退伍军人,就骗他说自己认识领导,可以帮其办理退伍兵补助等等。他利用闫某“有求于人”的心理,一次次地向他借钱,还以请客送礼为借口向闫某索要活动经费。直到2012年10月,闫某发现受骗报警,翟某以各种借口骗取闫某共两万余元。目前,此案已被移送崂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骗局二夫妻俩合伙诈骗
徐某某在青岛某百货商场开一家服装店,孙某是店里的常客。一来二去,两人就熟起来。聊天中,她告诉孙某自己的父亲是某司法机关领导,自己是某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利用业余时间经营服装店,而这些都是她为了“有面子”编出来的。
2009年,孙某的弟弟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孙某就找到徐某某,希望他爸爸能帮忙。于是,徐某某编造出一个所谓父亲的好友——“高官王叔”,并不断以“找王叔打点关系”为借口编造各种谎言向孙某要钱要物。每次要钱,徐某某都是先和对象曹某某编好说辞,由徐某某打电话,曹某某去接头拿钱,除了现金,他们还索要了高档烟酒、海参、地方特产、海鲜等各种礼品。
直到2012年5月孙某一家发现不对劲报警,徐某某夫妻以为其弟弟找工作为由分九次骗取孙某财物共计20多万元。近日,徐某某和曹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崂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骗局三假“官二代”骗财又骗色
也是虚荣心作怪,让乔某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网上做起了 “官二代”。他从网上查了一些与自己同姓的领导干部,记住他们的相关情况,并把他们分别编排成自己的亲戚来招摇撞骗。2011年夏天,他在网上聊天时,告诉同龄的女网友陈某自己的父亲是某市领导,叔叔是高层领导,而自己是海归硕士,原来在机关工作,现在利用父亲的关系在做生意。而且,乔某还把“父亲”的职务、分管工作、履历等情况详细清晰地介绍了一遍。
谨慎的陈某上网查了查,发现这位领导的情况和乔某说的都相符,便相信了他的话。后来,陈某说自己现在工作很辛苦,希望乔某的父亲能帮忙把她调进机关工作,乔某一口答应了。他以请客送礼等理由向陈某索要了8万元,并将这些钱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个人挥霍。事后,陈某多次打电话询问,乔某都搪塞说正在办,让她放心。再后来,乔某的手机便关机,再也打不通了。发现被骗的陈某这才向警方报了案。乔某交待,他还曾用“官二代”的身份骗得其他多名女性与之交往并发生性关系。
经崂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认为乔某犯诈骗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一审判处乔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万元。
警惕三类骗子
崂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张晓兰说,冒充官员身份诈骗犯罪中的“骗子”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自己冒充官员实施诈骗;一类是冒充官员的子女或亲戚;还有一类是冒充官员身边的人来诈骗,如秘书、司机等。
这些骗子往往学历都不高,但都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又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利用被害人急于获利的心理 “空手套白狼”,通过言辞攻势及暴利引诱,或辅之以一定的感情投资,最终让被害人在“天上掉馅饼”的美梦中跌入诈骗陷阱。另外,许多这类型的犯罪都有一个和被害人关系密切的“中间人”,基于对中间人的信任,被害人往往很容易相信骗子的话,又碍于“官员”的显赫身份,被害人往往不好意思刨根问底,所以这类骗局被拆穿的时间都比较长,受到的损失也都比较大,待被害人发觉之时已悔之晚矣。
张晓兰提醒市民,要防骗于未然,常怀警惕之心。对于陌生人的无故献殷勤或者“官二代”、“富二代”、“关系户”的无故“垂青”要保持清醒,对于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事务,不要相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事。利令智昏,摒弃贪念才能百骗不侵。(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徐振凯)
上一篇:优卡丹被曝副作用大去年已禁用
下一篇:大货撞人逃逸QQ狂追50里记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