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陕西延安将投资千亿削平33座山头造新城(图)

来源:时代周报-- 2012-12-27 07:07:33 字号:TT

延安欲用10年时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土地。(本报记者 杜光利 摄)

延安欲用10年时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土地。(本报记者 杜光利 摄)

  位于延安市清凉山以北10.5平方公里的沟壑,在此时的寒冬里正是一片火热的世界:2100多台大型机械在八个月里,日夜不停地轰鸣着,33座山头正被一一削平,十几道深沟正被填平。

  这里是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工地的主战场。从今年4月份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在延安市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根据正在实施的“中疏外

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延安市将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将用10年时间,最终将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

  据称,延安的“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和很多城市化进程依赖于债务融资一样,延安新城建设的大规划也许潜藏了不确定的风险。

  逼上山的另类工程

  “把山移掉再把深沟垫起来,这里盖楼的地基能好吗?”陕西延安28岁的出租车司机陈勇看上去是一脸的不解,仿佛全城的重担都压在他肩上。在他看来,上山造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事。

  从三年前开始,陈勇每天穿梭在繁华市区。他的感觉最强烈,整个城市好像一下子变得异常拥挤,高楼呼呼地生长出来,路窄人密,交通拥堵。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高高耸峙,三面合围的山崖底部,延安城区密集地分布在一个“Y”字形的三条主川道中。站在高处,三条主川道犹如大地的巨大裂隙,自中心点呈射线发散出去。

  延安属于典型的线形城市。延安市区地形最为宽阔的东川最宽处也不足一公里,长度却超过了20公里。而地形更为狭长的南川,最宽处只有200米,只有两三条马路的宽度。

  据介绍,延安36平方公里的城区目前容纳近了50万人口,人口密度接近北京、上海,达到每平方公里1.47万人,“局部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密度”。

  官方资料显示,延安的人均建设用地仅为72平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一般城市半径每增加1公里,可增加的建设用地在1万亩以上;而延安的城市半径每增加1公里,只能增加建设用地不足700亩。

  据当地官员介绍,延安市区168处革命旧址周边环境不断受到侵占和蚕食,保护革命旧址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难度和压力大,“这一现状,与革命圣地的地位极不相称,与发展红色旅游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成为延安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是,一“地”难求,地从哪儿来?

  去年12月召开的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延安市决定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新战略,总占地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将在城市周边的丘陵地带铺排。宣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一个历史与现代相辉映,城市格局完备、管理先进的新延安,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呈现”。

  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曾向媒体表示,“中疏”就是要把现在老市区的密度减下来,保护革命旧址,发展旅游产业。“外扩”就是将老区部分城市功能扩到外面去,在山上建设一个现代的延安,突出红色延安和现代化延安两个特色。

  延安新区建设无疑称得上是个“大规划”、“大手笔”,相当于在山上再造两个延安老城区的面积。

  多名受访者称,延安“削山建城”工程是目前亚洲乃至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

  为保证规划科学、技术可行,延安新区管委会邀请了30多位国内知名院士和专家多次专题对新区建设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土方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评审论证,“专家组认为,延安上山建城在技术方面是科学可行的”。

  削山造地技术难度大

  来自延安新区管委会的消息称,目前,新区一期工程建设的11张“通行证”已全部获批。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同意将延安增设为国家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这意味着新区工程建设的土地指标将全部解决。

  根据陕西省发改委批复,延安新区一期项目建设主要是土地整理、边坡防护、防洪等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由延安市政府多方筹措解决。延安新区融资平台与两家金融机构签署了20亿元的信贷协议,一期工程总投资接近50亿元。

  其中包括一期工程的削山造地,以及市级行政中心、路网建设等相关配套工程多是通过BT模式、或由中标者垫资施工。

  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于4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13个标段进驻的施工单位共13家,除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处、延安市嘉泰建筑安装公司、榆林长盛集团、榆林市大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之外,也有刚刚从煤矿撤资转产的工程公司参与其中。

  “因为进场施工要先交2000万元的保证金,延安当地的不少工程公司望而却步,但许多实力雄厚的榆林煤老板都被吸引来参与投资建设。”延安当地一位曾参与前期招标的工程商介绍。

  某标段的一位项目负责人透露,他的合同段,每天的机械租赁费、燃油费和人员工资等开支至少需要7万元,而干完1000万元的工程只结算300万元的工程款,项目的前期垫资将在1亿元左右,“资金压力还是很大”。

  先期进行的岩土工程通俗点说就是削山填谷。据测算,一期工程10.5平方公里区域的总用土量为3.63亿立方米,其中挖方量2亿立方米,填方量1.63亿立方米。

  群山阻隔最易让人气馁却步。但是,凭依资本的魔力,高峰期间,共计4000台挖掘机、装载机和载重车像是一个庞大的金属蚁群,各自分工,井然有序地进行着33个“移山”行动,对大山的征服的景象令人震撼不已。

  如此宏大的新区建设相当于在丘陵地貌上进行一次“大手术”,由于工程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湿陷性黄土具有特殊的岩土结构特征和工程特性,同时又具有高填方、超大土石方量、建设环境复杂、相互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使得延安新区的工程技术问题突出。

  据介绍,新区建设的技术关键点是“三面一体一水”问题,即原地面处理、挖方区和填方区交界面处理、临空面防滑坡、填筑体和地下地表水防渗排放,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的问题。

  “沟道原本是过水的地方,现在削山填沟将阻断原先的水路,那么上游的来水将如何疏导,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地基沉陷。一栋楼房出点问题已经不得了了,何况我们是在建设一座城市。”一位参与延安新区建设规划的专家表示。

  经过多位国家级专家的考察论证,鉴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后期,即“削山造地”的填方区会遇到黄土沉降这个技术难题,对此,在对填方区的地基处理上,采用分层碾压处理方式,并对局部薄弱地方再用强夯机不断夯实。

  重达18吨的夯锤从20米的高空落下,一次又一次富有强烈震感地锤击着大地。据延安新区开发公司的工程师介绍,填方区的压实度,其控制性指标比修建高楼地基处理的设计标准还要高。

  “现在面临的许多技术问题都没有先例可循,只能边建设边跟踪研究。这样的结果一是增大建设成本,二是有一些不确定性。”陕西省科技厅一位专家称。

  而延安市平山建城岩土工程已列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和陕西省重大专项课题,全程跟踪研究,为同类地区“上山建城”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建城投资在千亿以上

  从12月11日开始,因为出现冻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历时八个月的北区一期工程陆续停工。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北区一期岩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造地10170亩。据官方预计,后半程工程将于2013年3月初开始,整个一期工程计划2013年5月结束。

  “去年冬天第一次来到这里感觉山高沟深,山上没有路,领导说要干这个工程,一想到要将那么多的山全都削平,感觉难度太大了,不可思议。”延安新区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薛延江很有一番感慨,“但随着工程一步步往上走,每天的工程量都在85万立方米,技术问题解决了,现在感觉‘上山造城’真正心里有底了。”

  尽管诸多专家认为上山建城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不过,延安一再申明,表示将吸取其他城市上山建城的教训。据称,西部有的城市因为没有处理好填方区的黄土沉降问题,造成地基沉陷,楼房及城市管网道路出现质量问题。

  “由于施行层层碾压,我们这里,在填方区上建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问题。”延安新区开发公司总工程师高建中称,真正的问题在挖方区和填方区的交界处,这个地方建楼有问题。

  薛延江透露,延安新区的规划安排中,总体建筑区将放在挖方区,在填方区上搞路网和绿化工程,彻底解决沉降区的问题。

  而让设计建设者感到理想的是,将来的新城和老城区挨得很近,两者垂直距离不足一公里,新老城拥有共同的公共活动区域。不会像有的城市新城离老城太远,出现那种老城容不下、新城无力去的难堪。

  根据目前延安新区规划,按北区一期工程对外公布的造地投资推算,延安新区10余万亩的造地投资将接近400亿元,如果加上山体居民安居、相关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及未来新城景观建设等,建城的投资至少在千亿元以上。还有人指出“削山造城”的财政风险。

  负责新区工程建设的薛延江表示,目前,削山造地每亩的成本约为32万元,若把后续的城市配套成本加起来,每亩地也就是70万-90万元,老城区的土地成本中往往有拆迁成本,算下来,新区的土地成本相比可能还低些,延安地价一般在每亩二三百万元,所以,新城建设中资金平衡没有任何问题。

  当地一位学者指出,根据测算,预计造地获得的经济效益为50万-100万元/亩,“仅一期工程就可能产生75亿-150亿元的直接收益”。

  “不能简单地认为延安‘削山造城’就是政绩工程。”延安大学管理学院一位教授指出,这些年来,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差距在缩小,但城市化差距却在拉大。目前中西部城市化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期,“让中西部慢下来,很难”。

  得益于石油产业,2011年延安市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达到东部地区中等水平,城乡收入水平已走到陕西省前列。按照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延安城市人口将达到80万人,2030年将达到100万人。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研究城市经济问题的学者之一,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表示,城市化进程中应有充足竞争力的产业和实体经济来支撑。城市管理者避免人为拉大城市骨架,搞“大规划”的造城运动,应树立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理念。

  除了石油外,由于缺乏多样性实体经济的支撑,城市人口扩张不足,有当地学者认为,实践大体量“削山造城”规划,虽然不能一概否定,问题在于,这类新城的效率和收益率都会递减,最后很难达到预期的发展逻辑。

  延安计划利用2-5年时间,将以石油化工、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为龙头,发展可持续经济,推动城市化。

  延安提出,将把新区建成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现代生态园林新城。但还有人担心延安新城计划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在“削山造城”的过程中寻找到对人类有利又对自然界损害最小的平衡点?

  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要求,新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按照“大平小不平”的原则,随山就势,科学设定坡降比,确保新城错落有致。本着低密度、多绿地的原则,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高度,加强新区内外生态环境建设,对周边山体有削有留。

  从一开始起,延安的“削山造城”就是一件费思量的工程。(记者 杜光利)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