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2-20 05:20:20 字号:TT

曾经兵家必争地今朝古村待飞升

曾经兵家必争地今朝古村待飞升

曾经兵家必争地今朝古村待飞升

曾经兵家必争地今朝古村待飞升

  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长久以来被人们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然而,伴随着社会发展,大批古村落濒临消亡,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近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评审认定,青岛市崂山区青山村以及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村赫然上榜。近日记者走进这两座古老村落,揭秘古老村落的沧桑巨变。

  石墙、石屋、石板路、古井、古树、古院落,即墨丰城镇历史悠久,而雄崖所古村落则完整见证了一座古城的历史春秋。明清时期作为海防前线,雄崖所肩负着抗击倭寇和一切来犯敌人的任务,作为一处兵家必争之地,风雨之中屹立600年,它在巩固华夏大地海防事业的同时,也庇护了世代生存在这里的雄崖所人。借着“中国传统村落”的称号和海即跨海大桥的“东风”,如今静谧的村落期待飞升。

  历史

  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即墨丰城镇开车驶往雄崖所村,只要10分钟的时间,而因为有了美丽的山色,却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烦躁。来到雄崖所村的南城门,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但村里的老人们还是坚持到城门下晒太阳。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靠着墙根谈天说地,这样安详的一个村落让人想不到这里曾经战火纷飞。只是斑驳的城墙和村里老人们记忆里,依然没有忘记古村落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

  谈起世代居住的古村,今年82岁的李永青老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言语中尽是自豪,因为激动的“演说”就连脸上的皱纹也越发变得明显。谈起雄崖所村名称的由来,李永青告诉记者,“雄崖所”的得名与村庄东北方的白马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因为毗邻白马岛上一处雄伟的断崖,村庄地势险要因此得名“雄崖所”。李永青老人的说法得到了丰城镇文化站宋站长的认同,“雄崖所又名雄崖古城,全称又名雄崖守御千户所。”宋站长告诉记者,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定都南京之后,为保卫海防,打击倭寇,朝廷决定在沿海地区实行卫所制。洪武二十一年(即公元1388年),魏国公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下辖浮山、雄崖二所,雄崖所从此成为海防前线。当时,衙门、官署、粮仓、伙房、住所、学校等处所分布在十字大街两侧。白天,千户、百户和相关士兵在衙内各署公干;晚间,除巡逻、值夜人外,他人则回城中府邸和城外所辖六处营盘歇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20个千户、27个副千户、5个百户和众多兵士世袭罔替,相继看过了346个春华秋月。目前,雄崖所的村民共有19个姓,他们绝大多数是军户的后裔。

  古迹

  古老城池构造很“讲究”

  走进雄崖所,记者看到南城门外刻有“奉恩”二字,城门内则刻着“迎熏”二字,对此宋站长表示,每个石刻字都是有着其特殊意义,由于雄崖所特殊的作用,南城门上的字包括其它城门上的“镇威”等字多是古时用来迎接将士凯旋和预祝将士胜利归来的祝福语。与之前走访的诸多自然村落不同,雄崖所村的面积并不大,算上如今在城门外扩展的居民区,这个村落的面积依然显得很“袖珍”,但尽管面积不大,却已经足够体现祖辈的建筑智慧。

  在李永青和宋站长的指引下,记者用了不到5分钟,村庄便已走了一半,站在村中央的十字大街上,记者脚下的这处中心点与东西南北四方城门的距离均是相同的,据村里老人介绍,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一旦敌人从一方进攻,村庄内的守军便可迅速驰援,不会因为距离的长短而使村庄某一点的防御力削弱。并且十字大街与村庄内的每一条几乎都成交错之势,即使有强敌侵入,村民和守军们也可以灵活地进行战略迂回。“整个雄崖所城呈方形,坐北面南,偏东南向。城设四门,其中,东、北二门已倒塌,今只剩南、西二门。南门于清末民初多次维修,现为古城最壮观的城门,顶部建有城楼。带有镇威石匾的西城门和门边城墙是明代原物,是古城的最早遗迹。目前只有东南部尚有残余城墙。”宋站长告诉记者,目前村庄的南门是保存最为完整的,近年来经过修复,城门几乎已经完全还原了当年的景象。目前雄崖所的古城门已被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

  味美糈糕远销市区

  “掰一块软绵松软,吃一口香甜味美”,这便是雄崖所乃至整个丰城都引以为傲的美食——糈糕。由于物资相对缺乏,吃不到城里的大鱼大肉,想要解馋就只能开动脑筋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挖掘,糈糕这种味美的面点便是当地人饮食智慧的结晶。村民时鑫本是丰城糈糕的第五代传人,其经营的“老时家”糈糕不仅受到当地村民的喜爱,近年更是已经销售到青岛市区,在当地时鑫本也是颇有名气。谈起自己这手做糈糕的手艺,时鑫本感觉要做好吃的糈糕,传统手艺是一个方面,为此老时家的糈糕手艺通常是只传男不传女,除了坚持传统手艺外,真材实料也是糈糕能被越来越多人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小麦、蜂蜜、鸡蛋、牛奶,就这几样材料,但一百个人做肯定能做出一百个不同的口味。”时鑫本摸着一个个长条形圆滚滚的糈糕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无良的商家用甜味素替代蜂蜜,用奶精和其它一些添加剂替代牛奶,这是让人不齿的。

  滩腌咸菜名声斐然

  还在用大缸腌咸菜吗?和雄崖所这里的咸菜腌制手法相比,大缸腌咸菜在气势上就要弱上一些,因为这里的咸菜是埋到海滩里天然腌制的。由于毗邻海湾,当地人发明了利用海滩和优质食盐腌制咸菜的技术,如今,靠传统方法腌制咸菜已初具规模,并拥有品牌。选用优良的荠菜品种,每年的11月份村民们分批将清洗好的荠菜,埋于海滩大池中进行腌制,来年4月份将荠菜从海滩大池中挖出进行再一次清洗、晾晒,之后将晾晒过的荠菜重新装缸(池),再加盐腌制1年以上。独特的腌制手法让滩腌咸菜变得名声斐然。(记者 王晓先摄影 于滈)

  雄崖三大怪

  “见怪不怪”

  提起雄崖所,除了明朝古城墙和上马石、教堂等文物古迹外,雄崖所的三大怪事也是不能不提及的。“雄崖所三大怪,西门威字点下来,玉字一点点上边,庙顶山上无庙台”,这则在当地无人不知的民谣将雄崖三大怪集中概括在一起。

  西门威字点下来,此威字就是城西门上的“镇威”二字,与平常书写的威字不同,这里威字的一点竟然点在了下边,为什么威字一点落下来,宋站长介绍说,这是因为元末明初,倭寇经常来沿海一带骚扰,为了打击倭寇,明洪武三十五年,在建雄崖城时故意将门上的威字落下去一点,意在镇压倭寇的威风,使倭寇威风扫地。

  说起第二怪就不得不来到位于雄崖所西南方向海拔125米的玉皇山,山上建有一庙名曰“玉皇庙”,建于1403年,属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庙分正殿、院落和山门三部分。奇怪的玉皇庙的牌匾上“玉”字的一点被点到了上面,村民介绍说这是因为玉皇山是这里的制高点,远处看就像一只翘首的凤凰,而玉皇庙就建在“凤头”之上,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在书写牌匾时,书写人情不自禁就点到了“王”字的上方。

  三怪则是庙顶山上无庙台,提起这一怪与雄崖所世代流传的传说分不开,据说那是一段阴阳不分的日子,城隍爷与所城把总同日来这里上任,同时被迎入客厅酒席间,阴阳两间的官员说话十分投机,各自表示要为官清廉,秉公执法,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想城隍手下却贪赃枉法,滥害无辜,把总听后十分恼火,羞辱了城隍一顿,城隍感到自愧,便连夜将庙宇迁到庙顶山上,后被风吹雨蚀城隍庙片瓦不留,只留下了庙顶山这一空山,因此被称为一怪。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