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废弃后如果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汞长期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潜在污染。由于缺少高效低成本处理方式,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都没有形成有效的回收体系。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拿着家中坏了的节能灯,市南区居民李淑芳走进社区居委会。“上次听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讲座,我才知道原来节能灯跟电池一样也会污染环境。我家前几年在居委会买的节能灯坏了,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从哪里买来的再送回哪里。”她说。可是,送回到居委会的节能灯也让工作人员很棘手:“这几年,政府一直推广节能灯。居民只要事先到居委会登记,就能买到有政府补贴的便宜灯。可是,怎么回收我们也没数。既然居民送来了,居委会只能先存放着。”
报废的节能灯该如何处理不禁让居委会工作人员挠头。记者了解到,在我市某再生资源集团仓库的一个角落里,也躺着上百支报废的节能灯。“公司在全市设了四五个节能灯回收点,收上来的灯数量不多,只能先存放着。作为一家主要以回收再生资源为主的公司,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节能灯。”这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老旧节能灯环境污染风险大
老旧节能灯因为含有汞、铅等有毒有害金属,被专家称为是仅次于废电池的第二大“汞污染源”,而我国节能灯回收处理体系却基本属于空白,“只推广不回收”,环境污染的风险很大。
相关研究表明,废旧节能灯汞含量平均约0.5毫克。但若渗入地下后,与微生物作用成为有机汞化合物(如甲基汞),却可污染大量的水及周围土壤。此外,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
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大量推广节能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每年推广有政府财政补贴的节能灯以十万、百万计,加之市民自己选购的节能灯,数量不可低估。即使每支节能灯汞含量有限,但数目巨大的总量可能千万的污染依然让人惴惴。
更值得重视的是,与废旧电池相比,公众对废旧节能灯的环境危害知晓率普遍偏低。“节能灯含有重金属、能污染环境?这个我还真没听说。”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位市民中,七位不了解节能灯可能导致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节能灯回收难成处理瓶颈
尽管节能灯早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如何回收处理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机制。按照政府的相关要求,报废的节能灯应由推广企业进行回收,“谁生产谁回收”,但因为没有相应的强制机制,这一原则无法落到实处。一位南方生产厂商说:“生产企业要跨地域回收,基本不可能。”
据一位多年从事节能灯推广的业内人士介绍,与推广相比,节能灯回收难乎其难。“居民家庭使用节能灯一般只有几只,数量有限。坏个一只两只,往垃圾桶里一扔最方便。节能灯不比报纸,可以攒起来卖。现在,还没听说回收节能灯有什么鼓励。市民对这个热情肯定不高。再加上,节能灯同时也是易碎品,存放、运输都成问题,企业也没这个积极性。”他说。随着节能灯陆续进行集中报废期,如何回收、处理节能灯,成了一只烫手的山芋。
青岛新天地集团承担了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拥有废旧节能灯回收处理能力。据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处置成本高昂,又没有相关的财政补贴,我国对废旧节能灯的回收处置体系还属空白。新天地集团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借助社区体系开展废旧节能灯的回收,集团下属的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区也在规划类似项目,但“废旧节能灯至少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集中处理,现在居民回收意识不够,回收难是处理的一个瓶颈。”这位工作人员介绍道。
呼唤出台配套措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也要建设‘美丽青岛’。如果知道废旧节能灯有污染,大多数居民肯定愿意配合开展回收。毕竟生态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问题就在于,如果不是在社区听过讲座,我根本不知道节能灯也有污染。”李淑芳告诉记者。
只知节能之利,不知污染之害。这是大多数居民对于节能灯的认知。在采访中,专家建议,应该加大对节能灯回收的宣传。作为危险废物,节能灯决不能一扔了之。
专家还建议,国家及地方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结合目前的回收体系资源,建设规范化的废弃灯管回收处置体系,并进行严格监管,以实现废弃灯管的有效回收和安全处置。此外,对于如何回收、处置废旧节能灯,应有强制措施,要求厂商在广告、产品包装、销售现场醒目警示污染风险,并且规定生产企业的基本回收率。
目前,我国公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明确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从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随着普通照明白炽灯的陆续淘汰,目前,作为家庭照明的替代产品——节能灯的使用将进一步增长。为此,专家建议,应尽快解决节能灯的回收、处置难题,不给“美丽中国”增加生态负担。(记者 姜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