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已过半个多世纪,但日军侵华的罪证依然清晰可见。在李沧区永安路39号,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一座由日军在1938年建成的炮楼。几十年来,一直有居民住在这里,炮楼也摇身一变成了居民楼。如今5家住户都办下了房产证 ,还分成了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的户型。居民们在已经用上了水电气的基础上,今年还有望供上热。12月5日,记者来到这栋特殊的居民楼进行了探访。
1938年建的,已有74年历史
12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李沧区永安路39号,沿着一条小道走上去,一栋三层居民楼矗立在路边,跟附近方方正正的居民楼相比,这栋建筑的造型显得极为怪异 ,仿佛由圆柱体和长方体拼接而成,除此之外,该建筑四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窗户,有些窗户外面挂着的空调外挂机显示,还有住户在里面生活。更为奇怪的是,建筑的最顶层竟然并排开着六个小窗户。尽管这个“怪物”的外墙已经整体被水泥覆盖了,但从框架上来看,跟电视里的炮楼非常相似。
这到底是栋什么建筑呢?“这房子以前就是个炮楼 。”见有记者来采访,住在一楼的曲立安老人热情地跟记者聊起了这个炮楼的“底细”。“这个炮楼是1938年日军侵华的时候建起来的,至今已有 74年的历史了。”曲立安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是这里年纪最大的居民。他于1970年搬到炮楼里的,对炮楼的历史“算是比较了解”,但因为炮楼的历史较长,一些细节问题他也说不好。
“听老人讲,在1938年,炮楼旁边是一个变电站,负责为周围的工厂和居民住户供电。因为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日本人就在门口建起了这个炮楼,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变电站。”曲立安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炮楼连同周边的楼房分给了电力部门。上世纪50年代,附近的大多数建筑都被改成了食堂和单身职工宿舍,炮楼也被当成了食堂和职工宿舍,后来全部分给了职工。“以前炮楼是没有第三层的,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加盖上去了一层,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曲立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