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航天技术造出“诺亚方舟”
记者在现场看到,救生舱呈圆柱形,圆形截面的出舱口大约有1.8米,舱体长15米左右。实验结束时,当密封条撕掉舱门打开后,8名志愿者都自己走出了救生舱。根据现场测试,试验期间舱内温湿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等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志愿人员出舱后各方面生命指标完全正常。
“救生舱里配备了生命支持、通讯、内外实时环境监控等系统,在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调节、供氧、防水等方面独家采用了航天及潜艇的军工先进技术装备。 ”朱建钢介绍说,救生舱在设计时采用了诸多先进技术,其中包括航天储冰空调、气流循环及控制技术、潜艇有毒、有害气体处理及高防水密闭门等等。
体验
乘“方舟”像坐飞机经济舱
救生舱的内部究竟什么样?躲在舱内是什么感觉?记者决定到舱里体验一下。昨天上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打开厚重的圆形舱门进入舱体,第一感觉像是在乘坐飞机经济舱一样,空间稍显局促。 “由于救生舱主要作用是在外界矿难极端环境下保障舱内人员的基本生存条件,所以舒适并不是救生舱的第一考虑。 ”工作人员解释说。
舱体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朱建钢介绍说,这3个部分分别为过渡舱、生存舱和设备舱,“过渡舱储存了气瓶,有风幕和喷淋,主要作用是矿难后隔绝矿上的有毒有害气体,生存舱是避险人员的生活区域,设备舱用来存放蓄冰空调和作为动力用的压缩空气瓶等。 ”(记者 赵伟 通讯员 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