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集多种光环于一身的“马家沟”芹菜一直是“皇帝的闺女不愁嫁”,“今年,马家沟芹菜将进入200多家超市,包括利群、佳世客、银座等大中型连锁超市,省内的地级市将达到全覆盖,”青岛琴园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伦庆东告诉记者,价格方面基本与去年持平。
记者在公司包装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分拣包装芹菜,“精品装的只有三到四根嫩茎,一般10斤毛菜能出一斤精品菜。”在这里干了3年的王琴一边熟练的打包一边说。
“这是马家沟商标,” 伦庆东指着包装盒上的标志介绍,这也是辨别马家沟芹菜的正宗与否的标志,另外,每个盒子上还贴有二维码标签,用手机一拍就能显示出是否原产地。
不可否认,随着“马家沟”知名度的越来越高,市场上的马芹“鱼龙混杂”,“作为企业,我们没能力也没精力打假,一是做高端,二是做防伪,是我们坚持的目标。” 伦庆东道出了市场营销的策略,“当然,在包装防伪技术和正宗马家沟芹菜宣传、识别上我们还要加大力度。”
对于9、10月份就已上市的所谓的马家沟芹菜,李园街道农业中心主任曲香远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由于规模种植,不可能所有的芹菜都同时开种,这样导致芹菜收获时间也有早有晚。霜降前的芹菜口味不佳,价格自然也上不去。
“马家沟芹菜与马家沟牌芹菜也是两个概念,马家沟牌商标是琴园现代公司注册的,其基地位于地理标志保护的核心区域。”他介绍说,按照地理标志保护规定的时间限定,正宗的“马家沟”芹菜11月中下旬才上市,提前上市的肯定不正宗。
合作社农户亩均收益万元以上
“除独特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外,马家沟芹菜在种植过程中全部使用农家有机肥、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害虫……”天价马家沟芹菜的背后,其品质也不“掉价”。
“相对于散户种植,合作社农户在种植效益上有保障,但前提必须严格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具体要求开展生产,”伦庆东介绍说,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有150多户,种植面积达2000亩。
“一亩地的投入得有4000多元,农药、化肥根本就不沾边,全部施用有机肥,”小庄子村种植户何军今年种了6亩芹菜,“按照合同价收购,一亩地纯收入一万元以上没问题。”
“这个区域的散户种植,虽然也有一定市场,但许多芹菜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也相对较低,今年总体来说一亩地纯收入二三千元,虽与合作社农户收益相比相差甚远,但比其它地方种芹菜赔本现象还是好很多。”曲香远介绍说。
据了解,国家质监局对马家沟芹菜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公告中有 “两个限定”:一是地域上限定,“保护范围”包括李园街道及附近的93个村、6.8万亩土地,均适宜种植马家沟芹菜;二是时间上限定,11月上旬收获。收获后进行15天以上的半地下式窖藏,使芹菜从根茎外部向内部“营养回流”营养物质更加丰富,然后才上市销售。
与其它地区生产的芹菜不窖藏的做法不同,马家沟芹菜上市前都要进行这一看似没必要的“多此一举”, “芹菜收获后,就此在地里开挖几个长百余米,宽10多米的大坑,然后搭上拱棚,盖上草帘子。”何军给记者介绍着这一“原始”的独特工序。“贮藏温度控制在—2℃到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7%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