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青岛文史专家,今年80岁,从1935年就开始看电影,经历了从黑白默片时代到彩色影片的转变;滕学臣,今年67岁,从1960年起担任电影放映员 ,工作近20年间目睹了青岛电影史的辉煌与轰动。自1907年开始,青岛电影放映史距离现在已有105年了,电影票价从最低的3分钱(大众露天影院),再到现在的35元~120元不等,青岛的电影票价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过程。而青岛电影也由于电视机的大量普及和电影院的拆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萧条期。如今院线的成立和影院的遍布让青岛又重新走入了电影时代。
关键词:影院
遍地开花,大影院达11家
青岛的电影放映史是从1907年开始的,放映单位是水兵俱乐部(即现在的湖北路17号),为德国人开办。在青岛的电影院建设中,不得不提到一个在青岛的知名日本人:三浦(有人称他为三浦爱三,有人称他为三浦林藏)。鲁海告诉记者,三浦在青岛开办过咖啡厅、食品公司、妓院等,并且黑白道都吃得开,他曾在青岛建过三个影院:1919年,他在市场三路开办了一家电影院——青岛电气馆,有 600个座位,当年主要上映一些日语片,中国观众很少,后多次改名,比如友协电影院 、东风电影院等;1939年,三浦又买下了李村路12号地皮,开始兴建青岛映画剧场,1940年5月25日开幕,共有座席1051个,后更名为青岛影剧院 ;1940年初,三浦还占有了位于锦州路上的永乐戏院,当时这座戏院可容纳观众三百余人,兼演京剧、评剧,三浦占有后,拆除旧址建了东洋剧场,后称胜利影院。在2000年时,三浦的后代曾来青岛寻根,因为这里是三浦家族的发源地,鲁海还曾接待过他们。
1922年底,安徽路上建起了明星大影戏院 ,在鲁海的记忆中是很豪华的电影院,解放以后安装了椅套,服务员还统一服装,比较正规。1924年,在平度路上兴建了大舞台(今永安大戏院),白天放电影,晚上演京剧。1927年,中山路中部经改建成立福禄寿电影院(后改名为红星电影院)。
1931年,著名导演张石川(曾导演过《金粉世家》《火烧红莲寺》等)联合上海制片厂在中山路投资兴建了第一家国人开办的电影院——山东大戏院 ,说到名字的由来,鲁海告诉记者,“建电影院时,喊的口号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所以起名山东大戏院”。当年12月15日,山东大戏院开幕,放映了由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并聘请电影皇后胡蝶前来剪彩。
到1949年5月,青岛共有 11家放映电影的大影院 ,包括青岛影剧院 、中国剧院(原山东大戏院)、青光剧院(原明星大影戏院)、国泰电影院(原上平安电影院)、福禄寿电影院 、慈光电影院 、永安大戏院等。其实,最辉煌时期,青岛大小电影院非常多,就连劈柴院里都有一个大光明电影院,“其实这个影院是在傍名牌,因为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是当时国内最豪华的影院,而劈柴院的所谓大光明只能容纳100人,而且座位还是长条板凳”。
后来因为年久失修 、建设快速路等原因,不少电影院已经被拆除,这些曾经放映过不少经典电影的影院 ,只留在人们的记忆和斑驳的照片中。
关键词:票价
由高到底,最低只需3分
说到电影票价,鲁海告诉记者,德国水兵俱乐部就曾预售电影票,每张票25分,如果到现场购买则是30分,“相当于25块、30块钱,在那个年代属于很高的价格了,老百姓根本看不起。”从解放后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院的票价就分为三个档次了,“大的电影院承接首轮电影放映,价格也比较高,里面分甲级、乙级座位,中间有栅栏隔开,不能互通,甲级座位每张票价3角,乙级两角到两角半;二轮放映的影院价格就稍微低一些,到了三轮放映影院时就只需要8分钱了,而这个时候的胶片由于过度使用画面清晰度非常差,甚至都模糊了”。此时,电影票相比解放前便宜了不少,“那个时候,像工人、教师等,每个月的工资都在40元左右”。看电影不再是件奢侈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已经能消费得起了。
当然,当年演大片也和现在一样,需要加价,但是逢年过节的,即使票价贵老百姓也会挤进电影院凑热闹。
滕学臣从15岁(大约1960年)就开始当电影放映员,当时是在糖球会南边的嘉禾路上,是个大众露天放映院,所以票价很便宜,只有3分到5分钱,到了1970年,电影院里的票价是8分、一角、两角钱不等,“那时我的工资和一般青年的工资差不多,记得是37.44元,一些资深的老工人工资最高也超不过70块钱,购买电影票不是高消费,所以电影观众特别多”。
关键词:明星
胡蝶赵丹,都曾光临岛城
在鲁海的记忆中,当年最大的明星是歌声动人的电影皇后周璇。“其实在周璇之前是胡蝶,胡蝶曾来过青岛,但因为我年龄太小了,所以对她的印象不是很深”。但对于这位同样被封为电影皇后的大明星,鲁海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记忆,“1935年,我父亲还在国际俱乐部工作,当时《劫后桃花》剧组来青岛,父亲负责接待,听说大明星胡蝶也来了,只有3岁的我要跟着去看 ,结果只看到一男一女在吃饭,根本就没有看到‘蝴蝶’,其实我那个时候哪里知道胡蝶是谁啊,还以为是天上飞的‘蝴蝶’呢,所以就问父亲哪里有‘蝴蝶’啊?哈哈!”因此,当有人问起鲁海胡蝶漂不漂亮时,鲁海无从回答,“我那个时候太小了,根本没有漂亮这个概念”。上了中学以后,鲁海就有了崇拜偶像:曾于上世纪40年代下嫁给青岛资本家的李丽华。当然,看过众多外国影片,英格丽·褒曼、费雯丽等都是他喜欢的影星。
滕学臣记得,上世纪60年代知名的影星是赵丹、黄宗英、王丹凤等人。他曾在博客中记载,196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赵丹、上官云珠、王丹凤、张瑞芳、舒适等闻名遐迩的电影明星,曾组团来青演出话剧《雷雨》和《上海屋檐下》,经过剧团与赵丹对灯光、音响等诸多方面的考察,赵丹把剧院里每个方位的座位都坐了坐,对青岛影剧院音响条件相当满意,他兴奋地告诉大家,这里是全国最适宜演话剧的剧场!
关键词:轰动
彩色电影,上座率极其高
鲁海最早看电影是在1935年,“在明星电影院,那个时候看的是一部黑白幽默无声影片,由美国滑稽片老搭档劳莱和哈台主演,电影片名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两个人在雪地里经常摔跤 ,非常搞笑”。除了这对滑稽兄弟,当时风靡一时的影星还有卓别林 ,“我们那个时候翻译成加柏林”,他的影片也非常受欢迎。
鲁老说,德占时期,流行黑白无声影片,“当时的电影以纪录片为主”。而1945到1949年间,影院主要放映好莱坞影片,“什么《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等,都曾放映过”。但当时电影的上座率不是很高。说起当年最轰动的影片,鲁老认为当属好莱坞大片《出水芙蓉》了,“首先因为这部影片是部彩色影片 ,那时候叫七彩影片 ,而且颜色好,拷贝也新;其次是电影中有不少美女穿比基尼的镜头,所以整部电影很养眼,放映时影院爆满”。
滕学臣也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一次有趣经历:“那个时候我也就五六岁,青岛染料厂大手笔包场看《火烧红莲寺》,大卡车拉着职工来到青岛电影院,场面非常热闹。就在电影正在放映时,银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火烧的洞,然后是一片黑暗,有人大喊‘片子烧着了!’”后来,成为正式电影放映员的滕学臣知道了片子着火的原因:当时的胶片中间有齿孔,有的地方转不过去的时候,就会卡住,聚光灯一照射,胶片就容易着火,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爆炸,“后来这种易燃的胶片停止使用了,现在的胶片都不易燃,当然,现在为了节约成本,主要是数字的了”。
在滕学臣的记忆中,比较受欢迎的电影也主要是彩色电影,“像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追鱼》,以及《红楼梦》《柳毅传书》等,特别是《柳毅传书》,因为这是一部神话电影,除了是彩色的外,还有了特技镜头,上天入地的花哨动作吸引了不少观众”。滕学臣说,他放映露天电影时,即使下着小雨,观众们也都打着伞跑过来看;而到了影院内,上座率最高的时候,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不但座位满了,走廊里站着的都是人,比如说在1000座的影院剧场,能有2000人挤进去看,300座的,则有五六百人捧场,虽然票价都一样,但遇到好看的影片 ,老百姓即使站着也愿意看”。
关键词:观众
人群多样,依据电影而定
说起当时电影的观众群 ,鲁海表示主要以知识人群为主,说起原因,他解释:“在无声电影时期,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主要靠字幕,再加上外国影片没有配音 ,也是靠看字幕来理解,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没法看。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孔夫子》,因为刚上小学所以根本就看不明白”。鲁海说,到他上中学的时候,和母亲一起看电影时他就是个专业的“翻译”,“我母亲不识字,每当字幕出现的时候,我就会小声地讲给她听”。在外国影片占主导地位的字幕时代,受文化程度的影响,观影群体并不宽泛。
到了滕学臣放映电影的时期,中国影片开始发展,加上票价越来越便宜 ,所以,更多的人群加入到观影队伍中,具体年龄层则根据电影的不同而不同,“有老年人,有青年,也有孩子,当时受孩子欢迎的动画片也不少,像《半夜鸡叫》《葫芦兄弟》等”。滕学臣特别提到了当时的加演片,“就是在正片放映之前加放的短片 ,有时是动画片 ,有时是《新闻简报》”。《新闻简报》是一种新闻纪录片,分很多期,都是在等待正片时陆续放映,是专门为这个时间段制作的,讲述的多是国家大事,比如毛主席或其他领导人接见外宾,或者是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当于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开始部分。“我记得有一期放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另外,加演片还包括《祖国新貌》、《祖国各地》等一些科教片。
关键词:萧条
电视冲击,票房跌落低谷
青岛电影经历过最辉煌的时期,影院遍地开花,观众人群广泛,加上票价的亲民,看电影已经成为最平常不过的事情。鲁海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时期,青岛至少有11家大影院,我是粗略统计的,其实不止这个数,至少有16家。根据《抗战回忆录》记载,在中国大中型城市中,青岛已经成为继上海之后拥有影院最多的城市,甚至比武汉、南京还要多。”滕学臣说,青岛影院最辉煌的时候,就连工厂都办起了影院,“青岛染料厂、四方机厂都办过,而且对外售票”。滕学臣称,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不多,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主要是看电影,“在漆黑的座位上拉拉小手什么的”。
有数据显示,1994年,青岛有二十余家影院,票房超过1200万元;然而,到了2003年,青岛只有一条院线、四家正式放映影院,票房不足700万元。700万元,是一个非常让人汗颜的数字,因为当年在北京等大城市一个影院的票房就可以轻易地超过千万元,一个城市甚至都比不上一座影院。据统计,在当年200万市区人口的计算下,青岛年人均消费在看电影上只有3元钱,而那时的票价平均有20元。也就是说,青岛市区每人每年看电影的次数为0.14次。记者通过资料得知,1979年,青岛平均每人每年看电影将近50次。从1994年到2004年,岛城影院经历了一个从最高票房到跌落低谷的过程。原因在哪里?
滕学臣给了记者一个明确的答案:电视的冲击!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电视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且电视台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里看‘小电影’,不再走进电影院”。加上青岛进行城市建设,拆除了很多老影院,“那个时候像四方区的影院基本上拆干净了,只剩下了四方剧院,而且留下的也为小影厅,效果不好,也没有了热火朝天的景象”。
如今,随着电影技术和水平的提高,看电影的习惯再次回到青岛市民当中,同时大批新的院线和影城诞生,分布在青岛的每一个区域!(王滨)
上一篇:10个学生8个考研总数直逼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