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肖翊|北京摄影报道
“我觉得生活在中国,非常完美。我有自己的房,有四个女儿,有自己的公司,有很多特别好的北京哥们儿,很自由,我觉得这是北京给我带来的生活,我很感谢北京。这听起来像是宣传,但真的不是。”英国人江森海认真地说。
1993年,英国青年江森海来到北京,登长城,游颐和园,钱花光了,就开始找工作。“没想到会留在北京20年,我当时没什么计划,就想玩得好,自
后来,江森海学会了中文和一些北京话,认识了一些好朋友,开始了解身边的历史和文化,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北京。“以前,就知道鼓楼东大街有座很高的楼,有特别陡的楼梯,三楼有个台球厅,一小时一块五毛钱,一瓶啤酒八毛钱;后来才知道,这是鼓楼,在中国的历史上很重要。那时候,历史都在那里,也没人管。”江森海说。
2003年,江森海认识了加拿大女孩、现在的妻子劳拉,搬进了南锣鼓巷,并租了一个店面做生意。“当时北京的文化衫样式很少,而且样子比较呆板,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北京的T恤品牌,而伦敦、纽约和巴黎等很多大城市,都有自己的T恤品牌。我就想利用自己在北京多年的生活经历,用一个老外的眼光来看北京,看待北京的变化。”
“我不敢说我的T恤就能代表北京,但它代表了一个外国人看待中国的眼光,我相信它和中国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江森海说,很多东西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像样板戏、年画、痰盂、门牌号、地铁票、办证电话号码等,但在老外眼中,这些都是有意思的,很复古、很新鲜。
“2006年,《THE BEIJINGER》杂志评选当年最酷的东西,其中有我的公司。之后没多久,我的月营业额就达到了6万多元。”在胡同里搞模特走秀,找居委会的阿姨在店铺门口跳秧歌……江森海在南锣鼓巷搞得风生水起。
慢慢地,这个在北京混得如鱼得水的老外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兴趣。接受媒体采访、到高校作演讲、上电视做节目嘉宾……江森海成了北京乃至中国一位知名老外。
“我在大杂院里住了8年,你想象不出我在北京的生活有多么完美,孩子吃百家饭,周围有这么好的邻居,有自己的小店,有胡同文化,我就喜欢这种人和人互相熟悉、关心,很亲切的感觉。”江森海说。
现在的江森海最头疼的是孩子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非常实用的教育。让你非常努力地去记住每件事情,但是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脑子不用去想。”江森海的大女儿上初中,功课都考90多分,相当于英国教育中的A,但周末一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她老想着回家做作业。
这让江森海很生气。“我对女儿说,其实你功课得B就可以了,不用这么想着做作业,要放松、自由。我不要我的孩子有压力,不要她们回家后有3个小时的作业,周末上各种班。我们希望她们都健康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
问答“十八大”
问:你听说过十八大吗?
答:听说过。
问:你从哪里听说到的十八大?
答:通过老百姓,通过媒体,都听说过。
问:你知道十八大是什么意思吗?
答:不是完全懂,有一个新的五年规划,有一个新的领导。
问:你觉得十八大对你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答:说实话,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