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即墨法院信息化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来源:青岛日报2012-11-07 14:39:25字号:TT
 

 

科技支撑跨越 创新推动发展

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全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道路上,面向未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将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改进工作方式,加强审判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与司法能力,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强力推进

“科技强院”建设

走进即墨法院,一栋“服役”近20年的五层楼,陈旧中透着庄严。在这座灰红色大楼内,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正使其焕发出崭新的发展活力。

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即墨法院收案已达12052件,结案11163件。其中,主要案件质效指标结案率、调撤率同比分别上升2.8%和12.1%,发改率、信访率同比分别下降0.2%和0.1%,案件审执周期同比缩短15%,……。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即墨法院强力推进的“科技强院”建设。年初,即墨法院结合全市“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活动,把建设全省一流法院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工作目标,经过反复考察调研,最终采取引进、改造以及自主研发的方式,完成了对原有综合审判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同时,采取加强培训、考核激励、监督检查等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实践应用和效能转化。

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共包括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刑事量刑辅助系统、法官业绩评价系统、执行数据同步系统、法律文书制作与纠错系统、质量与效率评估系统、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系统、办公系统、电子印章系统、来访人员管理系统、便民服务信息系统、信访管理系统以及院长数据分析平台、院长公开短信平台、审判监督管理平台,形成了具有审判特色和智能功能的基层法院办公应用体系。

目前,该院从院长到普通干警、从机关到人民法庭,都实现了网上办公、信息共享和审判自动化管理。特别是在办案中,书记员全部使用电脑记录,审判人员全部使用电脑撰写裁判文书,文件处理及裁判文书的签发全部在网上完成,在每一起案件、每一份文件、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上,都自动保留电子痕迹,从技术上使“责任追究制”得到强化,不仅成为助推该院审判、队伍和行政三大管理的重要抓手,而且通过规范诉讼行为,节约诉讼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方便群众诉讼,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让审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墨法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首先是为法院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最明显的就是使审判管理部门从繁杂的数据统计工作彻底“解放”出来,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各个节点,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要点点鼠标,分析、报表,一目了然,即时办结,既节省了时间,也保证了各项数据的真实、客观、准确。

不仅如此,即墨法院的所有审判人员、工作人员也体会到了信息化的便利。完善的局域网、三级专网、办公自动化系统,让公文流转、会议通知、车辆管理、信息传递实现无纸化,大大减少了文书审批、“文山会海”等带来的车马劳顿和较大浪费;安保系统由覆盖所有法庭和办公场所的电子眼、来访人员管理系统、安检系统共同组成,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保障办公和案件审理顺利进行……

在这实现高效管理的背后,正是信息技术使传统审判管理流程完成了一次技术更新。工作中,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自动根据案件在审理和执行中的不同阶段,对案件立案、审理、执行、归档等各个环节实施全面管理、协调和监督。在立案阶段,立案庭将诉前委托调解告知书、风险告知书、当事人地址确认书、立案审批表、案件社会稳定风险信息登记表、诉讼费发票等“三书两表”扫描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审判监督管理平台对立案庭是否超期立案、是否依法核收诉讼费、是否引导诉前委托调解、是否存在排期拖沓情况等进行定期、定量抽查。在审判阶段,主审法官将送达回证、庭审笔录、证据材料、各类庭审裁定书、合议庭笔录、审理报告以及结案法律文书等按庭审实际发生方式和顺序逐一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审判监督管理平台对案件送达、财产保全,或超六个月以上未结案件等问题自动进行定期、定量抽查。在执行阶段,执行人员将各类执行文书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并逐一填写执行日志。审判监督管理平台将电子档案中法律文书与执行日志对照抽查。通过对案件审判动态管理和流程再造,对办案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和管控,促使审判执行工作实现公开、公正、规范、有序。

审执全面“提速”群众方便满意

近年来,“案多人少”问题一直是各基层法院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由此造成的部分案件久拖不决,成为影响群众满意度和法院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如今,有了信息化技术这条“高速公路”的支撑,即墨法院一下迈进了审执全面“提速”的快车道。刑事量刑辅助系统、执行数据同步系统、法律文书制作与纠错系统、电子印章系统、便民服务信息系统等计算机管理模块,不仅提高了审执效能,缩短了审执期限,最大限度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而且对司法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有了新的期待。

“远程立案”,就是在信息技术系统支撑下实现的便民措施之一。即墨市行政区域较大,边远镇的老百姓到法院立案要跑上100多里路,十分不便。今年,全市的四处人民法庭通过案件流程管理系统授权,均开通了远程立案业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立案,大大提升了司法便民程度。同时,各法庭还可以通过电子印章系统,直接打印生效法律文书,案件宣判或调解后当场就能拿到手上,既节省了案后送达的人力和时间,也让双方案件当事人踏踏实实回家。

随着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成熟,其在实践中便民为民的优势在法院各个工作阶段得到显现。在即墨法院立案服务大厅,设置了包括LED屏显示器和触摸屏便民服务信息系统终端。立案时,当事人可以先打电话向法院咨询,也可在便民服务信息系统终端自动查阅诉讼指南、查询规章制度、下载诉讼文书格式、材料接转、诉讼费计算。案件审理过程中,在便民服务信息系统上,当事人可以很方便的查阅与自己有关的开庭信息,也可以通过系统申请查询案件、约见法官,法院则可以通过诉前调解合议庭或调解志愿组织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案件审理结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判后答疑、阅档预约等诉讼活动,并可通过本系统进行申请司法救助。对已结案件,当事人还可以通过院长公开电话“85559877”反映情况。上级领导和部门可以通过法院信访管理系统掌握信访情况,调卷评查、进行决策和督办、化解矛盾。

司法活动更透明、更阳光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即墨法院信息化建设不仅提升了法官的工作效率,也让司法活动更透明、更阳光,大大提高了公众对法院审判结果的信赖度。

目前,即墨法院27个科技审判庭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不仅使证据展示等庭审活动更清晰透明,同步录音、录像、刻录存档,并进行网络庭审直播,将庭审面向公众,其实是把所有的庭审活动都变成了观摹庭、示范庭,将法官的庭审活动及案件的事实暴露在镜头下,使法官自律性大大增强。以前,领导虽然大会小会一直强调要规范庭审,但并没有起多大效果,数字法庭的建立使提高庭审驾驭能力成为了法官的自觉行动。

除了数字法庭,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质量与效率评估系统、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系统和审判监督管理平台等也是监督法官公正办案的一双双“慧眼”。这些系统通过软件程序把审判质量指标自动分解到庭、责任到人,进行审限预警、质量跟踪、通报,并与综合绩效考评进行奖惩,使每名法官的绩效都明明白白展现出来,一目了然。

正如即墨法院张玉厚院长所说:“信息化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案子进入法院,电脑自动分案,杜绝了立案分案过程中的猫腻;审理程序中,各环节都有“机器”把关,领导和公众监督;结案后,执行信息还要上网公示、存档,终身责任倒查。这种动态分析、评估,常态监管、即时警示的管理方式,避免了秋后算账式管理的真空期无人管、出了问题才监管的弊端,减少了暗箱操作的机会,这种更透明、更阳光的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保护了我们的法官。”

长期处于审判一线的审监庭庭长赵紫信也深有同感:信息化不仅带给干警工作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还带来了观念上的变革。法官在进行司法行为时必需更谨慎、更规范。民众则因为了解司法的过程,而更认同司法结果,从而进一步理解法院,理解法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