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职校数控专业学生最吃香 毕业工资5千2年后上万

来源:大众网-- 2012-11-06 07:41:36 字号:TT

    “孩子成绩不太好,想上职校,咨询的时候,所有职业高中的招生老师都说自己的专业就业率高,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这是青岛一名初三学生家长的疑问。记者了解到,青岛各个职业高中的初次就业率几乎都在96%以上,工资方面,刚出校门一般工资都是一个月两千多到三千左右,而数控等工科专业刚毕业工资能有四五千,干得好2年后工资就能上万。市教育局职教研室的专家认为,目前就业率最高、最稳定的就是技术工。

   

 人物:有技术,有成就感

    今年25岁的小高2008年从电子学校电器专业毕业,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特锐德电气公司,他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公司:“我们是上市公司。”2008年毕业后刚进公司时,他被安排在了生产一线,生产箱式变电站,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一千八百块钱左右。他的同学也全都在与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比如在发电厂和供电所。

    2009年小高从生产一线转岗去了公司的售后服务部门,负责对销售出去的变电箱进行安装调试,“这个工作需要去全国各地跑,我现在就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这里现在特别冷。”四年的工作经历,让小高感受到社会上电力人才的稀缺,“我们去各地服务安装变电箱,我发现对这一行不懂的从业者太多了,真正有资历的很少。招聘来的本科生大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还真不如我们,我算是懂点的了,去年我已经是助理工程师了,再钻研钻研朝着工程师方向努力。”

    由于工作性质,小高需要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跑,4年前,他第一次出差去的是湖北省内的大别山隧道。“我记得那是2008年8月份,第一次出差,我们的工作是调试配电箱,给隧道里面送电、送通信。隧道长14公里左右,当时还不通车,只能人在里面走,我和同事俩背着设备和工具箱,背着食物就走进去了,在隧道里面待了两天两夜终于把任务完成。”小高说,这样的工作,说艰苦也确实艰苦,去的地方都比较偏,风景区、煤矿、铁路,这些户外需要电的地方都是小高工作的地方。“2008年10月去锡林浩特的时候,当时的青岛只要穿一个薄衫,到了锡林浩特却是冰天雪地,这就是常事。但我觉得我的工作更多的是幸福的一面,因为自己有技术、有能力,每去一个地方调试,别人都对你很客气,把你当成工程师看,这时候就有一种成就感,就觉得自己就是个工程师。”

    小高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的工资待遇不错,都在四千元以上,而且自己也不用每年都出差了。

    现状:还没毕业就被抢走了

    青岛电子学校招生办的刘丽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电子、电气专业的人才紧缺,学校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每年都是百分之百就业,明年毕业的学生现在正在各个企业实习,就在实习期,所有学生已经被企业全部“预定”了。“供不应求啊,我们学校电子、电气专业一共2个班,80来个学生,企业需求大,这些学生每年都不够用。不是我们学校自己说的供不应求,事实是只要有电的地方,都需要电子、电气专业的人。毕业生去的最多的就是电气公司和物业公司,毕业生去做电气维修、电气配材,甚至去当电梯维修人员。”既然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学校为什么不多招紧缺专业的学生呢?刘丽红告诉记者,限制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不少,比如学校场地、设备有限,电子电气专业的实践设备都是大型的,占地也大,学校面积小,没有办法引进更多设备,另外师资力量不够也是目前学校没有办法扩大电子电气专业招生的原因。

    “今年有12家企业来学校抢学生,有的企业只带走了几个毕业生,还开玩笑地嫌我们学校不公平,把毕业生都给了其他企业。学生们都是自愿选择去面试自己喜欢的企业,我们老师不过多干涉。”谈到毕业生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走的原因,刘丽红告诉记者,职校对学生的定位都很明确,就是要培养实打实的技术型人才,和本科院校注重理论知识教育不同,职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注重,“我们要培养的是劳动技术工人,是金蓝领,是真正为学生们的饭碗着想,高一的时候学生们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到了高二就在校上实验课,动手操作,到了高三,学生们就分到企业去实习了,通过一年的实验课和一年的实习,学生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好地适应工作。”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