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决定方略,方略明确使命,中国步入科学发展的新空间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曾几何时,这一质疑成为不少人心头的巨大问号。
占世界近1/5人口的中国,却仅拥有世界不足10%的耕地。当很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信息化时代,中国仍然离不开“农”字当头,“民以食为天”始终不能放松。
金秋十月,玉米丰收时节。走在老家山东莱州的试验田里,“玉米大王”李登海喜上
“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十多年来,李登海不断创新推广“超级玉米”品种,让每亩产量增产100多公斤。
2005年4月,加拿大“蓝色梦想号”货轮将4.3万吨小麦运抵深圳赤湾港,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长达26年的无偿援助画上句号。
十年来,中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取消千年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答案。
但这绝非一次性回答,毕竟我们还远非农业强国。
农业发展如此,经济社会发展亦如此。聚精会神搞建设无疑是改变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一心一意谋发展无疑是时代赋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使命。
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方式正在显著改变。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遗址,至今仍在升腾煤矸石自燃的缕缕白烟,仿佛是一个历史老人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兴衰--
十年前,开采近半个世纪的阜新煤矿进入枯竭期,整个城市也陷入了“恐慌”:2000年全市经济增速仅为0.2%,37万产业工人中下岗者就达13万。
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新特征。阜新的遭遇折射出中国面临的制约困境:
“地大物博”曾是古老中国的自豪宣言,但如今的中国,随着人口增加,已经变成“地大物薄”,发展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资源耗费巨大,沉重的环境代价如影随形。
国情在变化,认识在深化。
基于对发展特征和时代方位的科学判断,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从此,“科学”成为发展这面大旗上鲜明的注解。从“快字当头”转为“又好又快”,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治国方略发生了深刻变化。
十年后,阜新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比重却降低近1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144天增至337天,煤矸石堆积而成的山头披上了绿装……
治国方略的转变,成为改变国情的历史契机,也成为使命必达的不二选择。
从“十一五”首设节能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1700亿元节能减排计划……2005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昔日的“黑色发展”之路正在远去,中国正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一个整体的绿色生态轮廓正在形成。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传统增长方式有了新转变,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
像宁夏石嘴山众多涉煤企业一样,2003年才建厂的常能达焦化公司很快尝到了“来钱容易”的甜头。不过好日子没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又令炼焦行业陷入销路困境。
困则思变。2010年,常能达公司开始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开设片碱、碳纤维环保材料生产线。“一年生产30万吨焦炭,产值不过4亿元;而生产500吨碳纤维,产值就达2亿元,关键是销路好,污染少。”公司总经理耿吉祥真切体会着转型的好处。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民生得以优先,使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