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化自强——
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文化自强,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体现为文化自强的目标和行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100场,中国舞台艺术的深刻表现力让世人惊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10
这10年,是文化创造力空前迸发、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的10年——
文化繁荣、文艺当先。10年来,我国的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在美术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歌曲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话剧《郭明义》,电影《建国大业》,电视剧《誓言今生》……一部部脍炙人口、昂扬着民族精神和时代气韵的作品,展现了我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认为,加强原创作品生产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上海特别重视推进“新品、优品、精品”创作,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原创基地。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10部“上海制造”的优秀电视剧登陆央视。
这10年,是中国文化加速“走出去”、影响力日益增强的10年——
文化“走出去”,凸显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坚定决心,是实现文化自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讨论孔子。跨越了2000年,孔夫子‘活跃’在东方人、西方人的唇齿之间。”联合国经社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内维德·哈尼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10年,中国传统艺术从过去的主动‘送戏上门’,变成了国外积极邀请演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说,昆曲作为百戏之母,在国外演出非常受欢迎,这说明中国文化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同,中国文化的力量正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设计的蓝图,是中国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铿锵誓言。
“蓄之以道,养之以德。”随着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文化的振兴与传播,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王弢 田丰 魏贺 曹玲娟 余荣华 姜峰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