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背后的期待: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8月的最后一天,胡兵等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意见,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即将启动。
10年前胡兵从安徽来北京经营石材生意,两个孩子也随同来北京上学,转眼即将参加高考。
虽然北京的改革方案要到年底才出台,但胡兵满怀期待:“在北京打拼十年,年年交税,孩子应该符合在这里参加高考的条件。”
与胡兵的心情形成对比,不少市民开始担忧:如果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都在北京参加高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呢?他们同样关注着即将出台的“北京政策”。
归根到底,“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与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普惠式改革相比,现在改革面临的阻力要大得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往往触及深层利益调整。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第一个前提是取得共识,中国当前的改革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之后,“改革共识”再次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摆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凝聚共识——创新精神不能缺失。
“2013年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2014年起,新招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最近广东酝酿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顺德的改革的思路首先是对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的挑战和考验。在新一轮改革中,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在思想上求稳怕乱;有些部门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改革敷衍了事;有些地方担心改革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怕得罪人,无所作为。
改革疲劳症、麻痹症、畏难情绪不根除,向前推进必然步履蹒跚。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中央基于现实的召唤,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回声?纵观古今中外,大国的崛起、强国的衰落,虽然间或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其必然原因正是改革创新精神上的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0多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它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说:“一个丧失了反思能力的国家,怎么会有前途呢?一个不能居安思危的时代,怎么会发展和进步呢?”
凝聚共识——改革动力需要强化。
深化改革,必须调动和整合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改革动力融为一体。
凝聚共识——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改革本来是要取消部门不合理利益,结果现在有一些立法,往往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反而变成了对部门不合理利益的强化与合法化。”
王小广认为,现在一些改革久推不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针对“增量改革”对象,而无法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如果回避“存量改革”,不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
凝聚共识——中国特色必须鲜明。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十几亿人的现代化,中国改革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西方体制。
林毅夫举例说,国际上推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大银行体系,但对于发展中国家,90%的生产活动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照搬西方模式进行金融改革,结果80%的生产活动可能得不到金融支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辛鸣说。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间,但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于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的国家,弥足珍贵。
须臾懈怠,可能坐失良机;半点停顿,或将前功尽弃。发展的目标生动而清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我们的目标如期实现,改革必须永不停滞!(记者 汪金福 宋振远 季明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