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迟翠家中的老式吹风机是1982年买的,至今仍好用。
近日,本报发起寻找身边的国民老物件后,青岛市民热烈响应,纷纷找出自家压箱底的宝贝炫一把,掀起了一股浓浓的怀旧风潮。用了80年的木箱子、用了59年的老挂钟、骑了近半个世纪的自行车 、听了30多年的收音机……这些老物件见证了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一段岁月最美好的印记,在市民心目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文史专家称,这些带有时代印
老吹风机两代人没用坏
“我家的老吹风机是我爸妈结婚时买的,现在还能用。”今年29岁的迟翠家中有一只老式吹风机 ,她说这是 1982年父母结婚时在江西买的,以前是她父母用,后来给了她,目前依然好用。10月 14日下午,在迟翠家中记者见到了这只两代人都没用坏的吹风机。从机身上可以看出产品是万里牌的,看上去依然很新,产自上海崇明电器厂,机身是金属的,手柄是黑色塑料的,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将插头插上后,吹风机依然还能出风,“这个吹风机有冷热风,还能调节风量大小。”迟翠给记者演示了起来。
“我爸当时很爱美,不光买了这个吹风机,还买了电推子和假发,这两样东西也还在,不过在我父母家里。”迟翠说,她从父母处得知,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像喇叭裤、假发都很流行 ,她的父母也时髦了一把,买了这些东西。
迟翠说,前几年买了一个塑料的吹风机,但发现还不如当年父母买的这个好用。
市民赞老物件“抗用”
对于家里保存下来的自行车 、缝纫机 、挂钟等老物件,86岁的周敦伟老人一直珍爱有加,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擦拭一下,尤其是心爱的自行车不骑之后,他还专门用报纸将自行车包裹了起来。周敦伟说,这些老物件记载了自己家庭的温馨回忆,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想起当年的一些有趣故事。
对于家中珍藏的老物件,市民有个普遍的反映就是“当时这些老物件可真抗用呀,用了几十年还能用。”65岁的江信兰老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生产建设刚起步,很多东西产量都很低,但工人在生产时却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
文史专家
“最炫国民风”饱含民族情
“最近你们关于国民老物件的报道,我一直在关注,我也知道网上流传的国民床单故事。”14日下午,对于岛城劲刮的国民风,青岛文史学家鲁海告诉记者,“最炫国民风”劲刮的背后,首先是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温馨故事,看到这些老物件,市民很容易想到自己的童年,将家庭、亲人联系到一起心底里会涌起一股温暖 。
鲁海说,“最炫国民风”背后还饱含了国民的爱国民族情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逐渐有了民族品牌,为了抵制洋货,民族企业只能选择以质量求生存。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原料紧缺的状况,国内企业更是将结实耐用当成生产产品的第一要求,宁愿产量低质量绝对不能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都愿意支持国货买国产品牌的商品。“市民家里拿出这些老物件时,都会由衷而发‘我们的国产品牌一样耐用’,这种自豪感使得市民争相炫出国民老物件。”鲁海说,这其中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更需提高当今产品质量
不过,对于由一件老床单引起的“最炫国民风”,鲁海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分析说,像床单 、缝纫机一类的国民老物件的爆红,更应该引起中国人反思。
“那个时代物资虽然匮乏,但物欲还没横流,旧规约对人心的牵制是现实的。”鲁海说,当前科学技术比几十年前进步了很多,本来应该使产品拥有越来越过硬的质量,但是现在部分产品的质量却越来越让人难以放心,山寨风让一些“中国制造”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质量问题上的急功急利、心态浮躁成了一些行业普遍现象。
“当时产品的式样虽然少,但质量绝对过硬,不然那些东西绝对保存不到现在,所以才会用出感情来。”鲁海说,现在很多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留住并发扬“国民床单”的美好品质,才能让后代对当今的产品有一个美好记忆,也才会让企业长足发展有不竭的动力。(记者 杨洪星)
上一篇:8成人为智能机所累1天用3小时
下一篇:岛城药店缺药师租证不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