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日媒称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骑虎难下 称今后比耐力

来源:环球时报-- 2012-10-07 11:25:31 字号:TT

  日本共同社10月6日文章,原题:日中两国骑虎难下,领土摩擦呈长期化 围绕钓鱼岛的日中摩擦呈现长期化趋势。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和中国海监船及渔政船在周边海域僵持不下。两国还向国际社会展开宣传战。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今后就是比耐力了。”双方可谓骑虎难下,修复关系变得遥遥无期。

  日本政府9月11日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船只5次进入钓鱼岛周边领海,其中10月2日和3日连续两天驶入。日本外务省官员指出:“每次都用同样的措辞对同样的对手进行抗议。看上去像将棋中的磨棋,但目前需要坚持。”

  每次发现有中国船只进入领海,日本政府都会通过外交途径向中方抗议,“要求立即离开”。对此,中方也反复回应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法接受日方要求。

  外务省官员称“不论如何抗议中国的态度都不会变化”,日方对此也心知肚明,但若此时松懈就等于向国内外宣告“日本承认存在领土问题并作出让步”。

  中方也面临着同样情形。一名熟悉中日外交的人士称,一旦暂停钓鱼岛海域的“巡逻”,“中方恐被认为承认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国有化”。

  目前,中国持续对国际社会进行宣传,在《纽约时报》等美国主要报纸及巴基斯坦的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日本夺走钓鱼岛”。

  担忧日中经济降温的日本经济界开始出现敦促政府开展对话的声音。日本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表示:“将中国视为问题的事称为‘没有问题’,这一点实在难以理解。”

  但即使在9月底钓鱼岛附近海域一度没有出现中国海监船时,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也没有表示乐观,他说道:“可能是台风影响。我不认为事态会简单平息。”

  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10月3日文章,原题:失去朋友,树立敌人

  中国认定美国要遏制其崛起,但事实却是其亚太野心导致美国要重新部署亚洲军力,也令其他亚洲国家作出相应的防御行动。是中国令自己逐渐失去朋友,并树立更多敌人。

  中国认为美国与东盟国家结盟包围着它,并在日本、韩国和琉球(冲绳)设立军事基地,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其在亚洲崛起。

  为了保持美国于太平洋的势力,美国近年在亚洲重新部署海军力量,这更令中国认定美国有意遏制中国。但事实上,美国之所以重新部署海军,而亚太国家又作出防卫动作,都是因中国对整个南海主权充满“野心”引起。虽然菲律宾和越南都获《联合国海洋公约》所赋予200公里专属经济区的坚实法律基础,但在南海问题上仍遭到中国“欺压”。

  另外的南海主权争议国,马来西亚和拥有丰富石油的文莱并不热衷于南海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所以它们并非全心要和中国争夺南海主权。

  另一方面,中国和日本也正陷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虽然日本在中国的反日示威中蒙受庞大经济损失,但日本政府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仍然坚定。中国是日本电子产品和汽车的重要市场,钓鱼岛事件对日本的索尼、三井、三菱、丰田、日产、本田等公司造成严重损失,不过也因此让韩国从中得益。

  中日钓鱼岛争议最近走上联合国大会的舞台,而两国也未停止在该问题上针锋相对。北京指责日本“窃取”钓鱼岛,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也坚称,日本“购买”钓鱼岛动是合法的,并在国际法之下具有约束力。

  中国选择将钓鱼岛争议带到国际层面,但却拒绝菲律宾将黄岩岛问题提交国际海洋法庭。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可做的不多,因为钓鱼岛的位置比较接近日本,而钓鱼岛也断断续续由日本控制。

  日本跟菲律宾不一样,并非中国可轻易击败的对手。早前日本就曾用水炮赶走在钓鱼岛附近出没的中国渔船。如果日本当时发射的是实弹,中国渔船必定伤亡惨重。这样的话,中国届时一定会撤退,情况就如当年中国在中俄争议海域遭俄罗斯炮舰开火一样。

  鉴于中国争夺地区霸权的“野心”,中国现正迅速失去朋友,并树立敌人。虽然俄罗斯、日本、越南和菲律宾之间并没有正式结盟,这些国家也无意包围中国,但却会严阵以待,抵御中国更多的野心行为。

  澳大利亚虽然不牵涉南海主权争议,但仍和菲律宾落实以互访军队地位协定加强两国的军事联盟。另外,由于中国在黄岩岛附近不断作出防御建设,所以菲律宾最近都增派8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到巴拉望省保护南沙群岛。日本也提供巡逻艇帮助菲律宾保护其海上边界。

  与此同时,一直被北京指责煽动“中国恐惧症”的华盛顿也有所行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近日就积极透过外交途径,避免南海和东海危机最终会引爆战争。希拉里为此会见了中国、日本、俄罗斯和东盟代表团负责人,不断强调亚洲局势稳定和持续繁荣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由于世界超过一半的货船都需要通过南海的航道,所以,若因南海和东海爆发武装对抗而影响航道,美国届时将无可避免地介入亚洲主权争议。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