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12日讯 淄博,全国工业经济过万亿的16个城市之一,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淄博工业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全国的工业重镇。随着“乡村文明行动”在齐鲁大地的开展,文明之花也渐渐绽放在这片工业重镇的大小乡村。
让乡村生态“美”起来
一进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北村,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两边,生长着茂盛的各种树木,道路笔直
这几年来,白兔丘北村对村里的大街小巷都进行了路面硬化,累计硬化路面3万余平方米。今年,村里还对村内街巷进行了绿化,栽植了山玉兰、银杏、国槐等高大乔木700余株,紫叶李等花灌木1700余株,地被1万余平方米,铺设路沿石6000米。
白兔丘北村只是淄博市“乡村文明行动”实施卫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文明行动”中淄博市区县、乡镇首先从整治农村环境入手,加大“五有”(有多功能活动室、有广播电视室、有农家书屋、有卫生室、有文化体育广场)、“五通”(通电、通邮、通水、通电话、通电视)、“五改”(改院、改厨、改厕、改圈、改水)、“五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的实施力度。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解决农村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五乱”问题,逐步消除脏乱差。其中临淄区还为“乡村文明行动”实现了连片创建,其经验多次在省内进行交流。
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来自临淄区皇城南卧石村的村民王海明在淄博市张店区农广校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班里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电气焊合格证,“有了这个合格证,俺就能在上班的厂子里一个月多拿一千多块”,像王海明参加的培训班正是淄博市大力实施的“阳光培训工程”的一部分。
近年来,淄博市按照“企业订单、学员点单、政府买单”的模式,安排专项资金,聘请专业老师,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免费专业技能培训班,使农民工普遍熟练掌握1—2门劳动技能。同时,政府充当“媒人”,通过建立“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长效援助机制,积极做好岗位推荐,让农民工实现有业能就、有业可就,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与此同时,该市为提高农民致富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农业技术员、科普人员和致富能手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帮助农民改变了打工缺技能、劳务少技术的状况。
这项工程让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几年来有十几万人受益于这个平台,让获得“技能”的农村群众腰包真真正正“鼓”了起来。
让百姓精神“富”起来
在高城镇北关村,每当夜幕降临,村文化活动大院便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集聚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随着音乐的响起,她们翩翩起舞。欢畅的乐曲、矫健的舞姿,已成为农村大地上一道别具特色的亮丽风景。
“以前忙完农活只有守着电视、电脑,甚至玩牌、打麻将,生活单调空虚。现在不去村上看看书、跳个舞,回家还真睡不着。”村民刘大姐乐呵呵地说。
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水平,已经成为淄博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一大特色,在敬仲镇由镇妇联、文化站牵头,围绕村居美化净化、家庭伦理道德、亲子教育、文化娱乐、身心健康五个方面面向村干部及农民群众开展“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
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正在淄博的大小乡村崛起,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农家书屋1069家,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淄博“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逐步改变了农村群众垃圾随处乱扔、“三大堆”随意堆积、污水随地排放等生活陋习,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根本性改善;教育、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新农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了民生。(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