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节会类> > 正文

战地日记:交换徽章——奥运村特殊的交友方式

来源:凤凰网-- 2012-07-24 08:23:14 字号:TT

    凤凰网体育特派记者陈清扬7月23日伦敦报道

    如果不是最后时刻的落选,中国体操队的“萌妹子”江钰源,一定会在伦敦邂逅一场美好的重逢。

    “你知道江吗?中国体操队的小女孩。”全身挂满各色奥运徽章的凯文是奥运村门口的红人,几乎能和所有身边经过的运动员、教练、志愿者和官员们说上话。

    多亏长了一张很东方的脸,我没有错过这个有趣的故事。

    凯文是美国人,今年45岁,是一家知名国际快递公司UPS的员工。每两年,他都会利用一个月的假期,以一种特别的身份参与奥运。他称自己的角色为Pin Trader(徽章交换者)。

    交换徽章是奥运会的传统。在奥运村,“我们能交换一下徽章吗?”是最常用的招呼。我所问及的每一个运动员都说,交换徽章是一种便捷的交友方式,“这也是一种记忆,帮助我们记住不同人和国家,记住我们所参加过的奥运。”

    显然,热衷于交换徽章的并不仅仅是运动员。身为一个以“徽章交换者”自居的人,凯文收藏的徽章“数不胜数,我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伦敦是凯文的第七届奥运会:“从1996年亚特兰大开始,我基本上出现在每一届夏季和冬季的奥运会的现场,只有雅典和长野错过了。”

    凯文和江钰源的故事,自然也始于交换徽章。

    “她不会说英语,每次见到我,就猫着身子指指这个,指指那个,笑得可甜了。”凯文称江钰源为“My Sweety”,“她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只是想要我的徽章,或者换完就好了。只有她,每次见面,都总会想各种办法送我各种东西,比如中国体操队的纪念品等等。”

    虽然语言不通,但凯文却能感受到江钰源的用心。“她太贴心了。我多希望她是我女儿。”凯文一边给我看手机里保存的他们四年前的合影,一边念叨着。

    不是所有美好的故事都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即便我不忍把江钰源无缘伦敦的事告诉凯文,他也最终会知道这个消息。甚至,这个消息来得如此戏剧性——就在我们谈话的途中,中国体操队的总教练黄玉斌正好出入奥运村,就在我们眼前。

    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他,似乎也被这个奇遇给吸引了。他告诉我们,江钰源现在和中国体操队一起,以替补队员的身份在北爱尔兰训练。“除非有人受伤,她才有机会顶替来伦敦。”

    对于这个不太走运的结果,凯文也只能接受。他希望每一次奥运都能与一些人重逢,但并不总是能够如愿。他说,每一个徽章都是一个故事,重要的是你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交换徽章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你遇见不同的人,经历很多的事,这才是交换徽章真正的意义。”

    抱着这种想法,凯文也常常会二话不说把自己的徽章送给别人。有时候,他所得到的回报要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有人会用奥运比赛的门票作为回赠。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换来的是一次亲眼见证博尔特百米奇迹的机会:“当时我坐在第18排。送徽章前,我可不知道那是一个有钱人。”

    凯文说,他记录下了自己的交换奥运徽章的故事:“要是书出版了,我一定要在序言里写:即使你不能足够出色去参加奥运,也一定能够找到另外的一种方式。”这句话凯文说了两次,每一次,他都用手比划着翻开书的模样,仿佛那本尚未面世的书就在眼前。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