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大头条 > 正文

村支书卖掉座驾换校车 接送农村娃

来源:青岛晚报-- 2012-07-01 14:02:31 字号:TT

    村支书卖掉座驾换校车 接送农村娃

村支书卖掉座驾换校车 接送农村娃

村支书卖掉座驾换校车 接送农村娃

村支书卖掉座驾换校车 接送农村娃

    在青岛李沧区东部的刘家下河村,每天早上6时50分,两辆面包车和一辆崭新的“大鼻子”校车,都会载着全村的中小学生准时驶出村口,放学后,校车再度出现在村口,拉着孩子们驶进社区教育中心,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跟着村里专门聘请的老师补功课、学特长。 “书记把村里公务用的吉普车卖了,换了一辆崭新的面包车专门用来接送孩子,后来孩子越来越多,村子里的校车也就增加到了现在的三辆。 ”在昨

天的新校车剪彩仪式上,教育中心校长杨仲钦告诉记者,这所村办的 “业余学校”已经吸引了本村和周边村的350多名农村娃。 

    建乐园 村里腾地建起教育中心

    昨天上午10时,刘家下河村口处教育中心里显得格外热闹,活动室里几十名孩子正聚在一起欢快地玩着游戏,而在隔壁的舞蹈教室里,6名小姑娘穿着练功服,正跟着专业老师练舞蹈。“小学这几天放假,一大早家长们就会把孩子送过来,晚上下班再接回去。”支部书记傅大雨告诉记者,从三年前创办到现在,刘家下河的教育中心早已经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平时提供托管,周末可以学艺术,到了寒暑假,中学生还能在这里跟着名师补习功课,而这些对全村所有的孩子都是免费的。

    “村子是富了,但村里孩子的教育却老是跟不上,我就琢磨着由社区牵头,把下一代的教育抓起来。 ”在傅大雨的再三动员下,经过全村人的表决,村里专门拿出了一块地,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教育中心,为全村的娃娃们打造了一所专属学校。 “杨校长刚退休,我们就把他挖过来了。 ”原李沧区东川路小学的校长杨仲钦被请来了,各路经验丰富的艺术专业老师也被请来了,很快,20多名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也被村里成功“挖角”。

    为孩子 200多户小村有三辆校车

    “暑假里,家长早上8时多,就把孩子送过来,到了晚上再接回去。”从最初的不太理解,到现在的放心把孩子“全托”,午餐午睡都在中心,杨仲钦告诉记者,这中间村里的干部做了无数的工作。因为临近世园会场区,刘家下河全村也进行了拆迁重建,而这却让村里的家长们发了愁,“拆迁后,全村搬到什么地方的都有,接送孩子上放学成了家长们的忧心事。 ”为了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村里又为孩子们配上了校车。据杨仲钦透露,去年傅大雨书记特地把村里给他配的帕吉罗吉普车卖掉,换来32万元新买了一辆9座面包车,专门接送上放学不方便的孩子。 “后来一车实在装不下,我们又添了一辆15座的面包车。 ”

    随着外迁的孩子越来越多,对校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去年全国各地接连几起校车事故,更是让全村孩子家长的心都揪了起来,为了让村里娃娃坐上跟城里孩子一样的校车,今年年初,傅大雨又开始忙着为村里买新校车“化缘”。经过全村村民的努力,前几天,花费50万元特别订制的“大鼻子”新校车,终于开进了刘家下河的村口。有着20年驾龄的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他都会驾驶着这辆36座新车,途经徐水路小学、惠水路小学、61中等多所学校,一一把村里的孩子们送到校门口,下午放学后,再逐一把孩子们接上车,一起带回到村里的教育中心托管。有了这样一辆符合国家校车标准的新车,村民们更放心了。

    聘名师 13个特长班专为孩子提素质

    “比起市南区的孩子们,我们这里最缺的就是艺术教育。 ”傅大雨告诉记者,在开办教育中心之前,村里的大人们很少会把孩子送去学艺术,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学艺术不提素质,孩子们始终赶不上人家,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傅大雨都会寝食不安。为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学艺术,中心一下子就开设了13门特长班,拉丁舞、电子琴、葫芦丝、跆拳道、美术、小主持人……傅大雨说,只要是城里孩子能享受到的课程,他们的村里都要开起来。整面的舞蹈镜、铺着地毯的功夫房、爬满藤萝的幼儿园活动区,在教育中心的教室里,记者发现,连市内一些知名幼儿园都没有的设施,在这个小村子里都能看到。

    王新会是李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妈妈刘晓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办起了教育中心,儿子就免费学起了儿童画,现在已经颇有成果。“隔壁村里的人都羡慕我们,平时下了班不论几点过来接,都有老师陪着孩子,少操多少心哪。 ”短短三年时间里,拉丁舞班和书画班的学生们已经多次在省市甚至全国级比赛中获奖。 “去年为了给初中生们做学科辅导,我们还特别从外地的名校请了名师过来,一节课就要700元。”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忙着学特长,到了中学学生们的功课也没落下,据杨仲钦介绍,每年寒暑期的中学辅导班里,每天光老师的课程费就要上千元,而这样的重金投入,还只是中心每年20多万元投入的一部分。

    开眼界 1年10多次带着孩子去“撒野”

    “我们村的孩子不仅要学习成绩好,个个有特长有素质,还要眼界开阔。 ”有了专职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补功课、学特长,傅大雨仍然觉得不满足,他平静地告诉记者,自己没了帕吉罗不要紧,开着小面包车照样能工作,但关键的是不能对不起村里的孩子们。 “去胶南看杜鹃,去黄岛挖蛤蜊,去外地旅游搞夏令营,每年春秋还要专门组织两次野炊,都是为了强健孩子们的体魄、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说起村里孩子去过的地方,傅大雨都记得格外清楚,因为每次全村孩子免费外出,他都是领队。 “这么多的孩子外出,自己带队心里踏实,更重要的是我带队可以督促他们多学点东西回来。 ”

    如今,这间坐落在小村里面的“乐园”不仅成了本村孩子的“最爱”,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社区的孩子们,附近十几个村的家长都抢着把孩子往这送。杨仲钦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中心的350多个孩子中,四分之三都是外村的。 “我们整个北九水街道一共19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孩子过来。”从事了一辈子教育的杨仲钦如今早已经把家安在了刘家下河,他做老师当校长三四十年自己还没有见过一个这么重视教育的村子。 “有了高质量的教育,孩子们也拥有了未来。 ”(记者 王晓雨)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