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凌晨,营盘路湘江隧道西交叉口, 渗漏水的湿渍绵延数十米。 (记者 李丹 摄)
两段两千多米长的隧道,至少有132处漏水。“壮观”时,可看见线流直泻而下……这样的景况发生在有着“湘江第一隧”美誉的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里。自2011年10月通车来,营盘路隧道频频曝出渗漏水现象,隧道安全问题引发市民关注。但早在2月14日,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洪开荣、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分会副理事长彭立敏两专家曾承诺“隧道结构安全,请市民放心出行。”
两支队伍全程补漏
“(渗漏水)有时会哗啦哗啦地直流。”
在负责“补漏”的农民工老李(化名)眼里,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的渗漏水现象“并不怎么稀奇”。
从2011年4月起,他就在湘江底下开始从事隧道补漏工作。老李告诉记者,目前在营盘路湘江隧道里,共有两支队伍在负责补漏,每天在隧道24:00—6:00封闭交通时进场施工,一边走一边看,哪里漏了就补哪里。
老李的话,在市民熟悉的一则新闻报道中能得到印证:2月15日凌晨,一辆闯禁的小汽车曾撞倒了补漏的架子,导致两名正在补漏的农民工严重骨折,两人至今仍在省中医院接受治疗。
老李说,他和他的工友们工作很简单,遇到小漏点,就用堵漏剂直接封堵,而遇到大的漏点,就用钻机打孔,等孔里的水流完,再注浆封堵,酬劳是百多元一天。老李显然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相对而言比较轻松而且也稳定,反正隧道补了又漏,漏了又补,我们总是有事做的。”
记者在隧道调查时,发现工人们用于直接封堵的是“快速堵漏王”,而用于注浆封堵的是一种名为“路得IP-11聚氨酯堵漏剂”的堵漏材料。据该堵漏剂经销商李康(化名)介绍,厂家只能保证该堵漏剂在“10到15年内有效”,但记者得知隧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补漏痕迹多达132处
为了亲眼见到老李所述的“水哗啦哗啦地流”的景象,2月22日、23日、24日,本报记者连续三次兵分两路,在凌晨时分别从东岸湘江大道东西两个匝道口进入,由东向西,全程一路步行调查了整个隧道南北两线,最后从西岸潇湘大道两个匝道口离开。
2月22日凌晨3:27,在隧道北线NK1+640位置,一条线流直泻而下,在20多米外就清晰可见,并可听见线流“噼噼啪啪”砸在隧道路面的声音,如同大雨砸落在石面上。走近一看,湿渍地面达到了近二十平方米,东西向绵延达十余米。
这处线流经记者摄像、摄影取证后,在当天凌晨已被补漏完毕。次日,记者看到除了隧道顶部的一处补漏痕迹外,线流的景象没有再出现。
但记者经实地取证、统计发现,整条隧道能观察到的补漏痕迹多达132处。
观察
白色“补疤”
最长连绵百米
营盘路湘江隧道北线长2843米,南线长2850米,平均下来,约43米即有一处补漏的痕迹。
记者在隧道里看到,补漏痕迹最严重地段集中在主道与匝道的交界处,这里已呈现出成片白色的被修补痕迹,连绵近百米。
其次,江底段补漏痕迹多在两洲洲底。营盘路隧道由西往东先后横穿傅家洲和橘子洲,江底部分隧道主线在两洲处的渗漏水点多聚于此。
第三,隧道南线比北线补漏痕迹多。记者观察到的南线渗漏水点比北线多出将近两倍,且南主线自傅家洲往西直到潇湘大道路段,渗漏水处成点状特征。
漏水正常?“国标”说不!
曾被六度整改,暗存维护隐患
“营盘路湘江隧道的设计原则是‘排水式地下隧道’,即允许渗水正常排放,国际标准是每米隧道接受0.5-0.8立方米的渗水量,目前营盘路隧道的渗水量没达到这个标准。”2月14日,就在隧道渗漏水传闻闹得沸沸扬扬之际,隧道业主长沙市环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主持召开治水专家会,会上施工方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洪开荣如是说。
他的说法引来众多网友的质疑,记者查阅防水“国标”文件时也发现,其所说的“国际标准”与“国标”出入较大。
隧道渗漏水难达“国标”
据悉,2002年4月1日,经国家建设部发文,正式实施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并明确“本规范适用于地下建筑工程、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地下铁道等防水工程质量的验收”,成为地下防水工程的“国标”。而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设计的营盘路湘江隧道防水等级为国家二级标准。
记者查阅“国标”发现:地下工程防水二级标准为“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除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整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 平方米,任意100平方米防水面积不超过4处”。
值得注意的是,《国标》明确规定的地下工程防水最低等级—4级的要求也是“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但记者2月22日在营盘路湘江隧道里拍摄的视频显示,已经明显出现线流。
为此,记者3月6日致电长沙市住建委下属机构隧管所联系采访,该单位表示,目前隧道仍由施工方管理,尚未移交。随后,记者致电施工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营盘路隧道总工程师姜永涛,他声称自己在外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施工曾被六度要求整改
2009年9月20日,投资达18.7亿元的营盘路湘江隧道开工。
记者通过相关途径了解到,2010年2月8日起,该隧道的质量监管单位——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曾针对工程细节下发整改通知,之后该站六度发函,函件中曾明确提到,在施工时竖井存在渗漏现象。
据悉,在2010年2月8日、2月24日和2月26日,质监站连续三次就“隧道工程竖井施工”问题向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华南交通工程监理公司以及长沙市环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方下发了整改通知。但记者了解到,质监站去函之后,三方并未进行整改,仍继续施工,导致质监站当年3月5日第四次发函。
2010年6月4日,质监站再度致函长沙市环线开发有限公司,要求完善地质预报、地质素描报告等内容。就在“完善地质预报”的提醒发出5个多月后,营盘路湘江隧道发生塌方事件。
2010年12月9日,质监站再度致函长沙市环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除要求对塌方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对已完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外,函件明确要求环线公司落实“原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未明确不良地质段超前探孔的范围,并对注浆加固的目的进行明确”等工作。
3月5日、6日,记者两次致电质监站,希望深入了解这六次发函的详细背景及整改情况,均遭婉拒。
专家分析
隧道堵漏或难“治本”
就营盘路湘江隧道渗漏水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省内某高校土木工程学院刘利民(化名)教授。
刘教授认为,营盘路隧道结构混凝土因是节节浇铸,就有可能在节与节之间如匝道和主线交界处存在渗漏水的现象,同时,因隧道专设了防排水的管道,因此在管道没有铺设到位或隧道堵塞的情况下,水也可能从缝隙里漏出来,并渗漏到隧道表面。
不过,对于营盘路湘江隧道现在采取的“堵漏”方式,刘教授觉得并不乐观。他说:“不是说这里堵了它完全就好了,因为堵这一块,它就可能从其他地方冒出来。”此外,他认为隧道堵漏并非治本,因为在水常年的压力下,在隧道材料的老化下,就有可能“这边堵完那边渗”。
业内说法
“终身责任制”看起来很美
营盘路湘江隧道设计使用一百年,它能用一百年吗?
在3月5日营盘路湘江隧道北线河西一侧东往西匝道紧急封闭时,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营盘路隧道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公司对隧道是负有“终身责任制”的。
有不肯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现在的隧道建造理念,是将隧道的建设和运营期间维护的费用作为总费用。“建造的费用高了,可能维护的费用就低了,如果说建造的费用低了,因为我可能做得差一点吧,那么我维护的费用就高了。”该人士说,在全寿命周期理念里,时间也是折合成费用的。
他同时表示,工程“终身责任制”实际上在国内并未完善,有些企业“搞完几年就不管了”,追责难度比较大,制度还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