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青岛轮渡公司在黄岛轮渡码头举行仪式,欢送曾经在青岛与黄岛、青岛与薛家岛之间航行13年之久的“鲁胶渡8”号渡轮。由于桥隧双双通车,轮渡运力明显过剩,青岛轮渡公司通过淘汰老旧船回笼资金,加大在旅游方面的投入。今晨7时,以730万元转让的“渡8”将驶离胶州湾,前往印尼继续作为渡轮使用。加上此前已经转让的“渡3”、“渡6”、“渡9”,目前,青岛轮渡公司还剩4艘渡轮跑青黄航线。
恋恋不舍“老朋友”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黄岛轮渡码头看到,粉刷一新的“渡8”加满油后停靠入泊位,等待和印尼船员交接,在印尼船员前往黄岛边检站办理相关手续时,“渡8”的最后一任船长刘法敏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船上的驾驶设备。“这艘船是1989年在日本建造的,1998年12月,由公司从日本引进,一直在胶州湾两岸‘服役’,船龄22年,还不到咱国家规定的30年强制报废期限。”刘法敏向记者介绍,“渡8”与之前的“渡3”、“渡6”、“渡9”不同,它是单层的,那些船都是双层的,“渡8”机动性好、靠离码头速度快,但是油耗大,它跑来会一趟,其它船可以跑3个单趟。
“卖船的时候心情有点沉重,一种把女儿养大出嫁了的心情,和接船的心情当然不一样。”52岁的刘法敏告诉记者,在等待交船的日子里,他每天都上船,一边仔细地检查擦拭机械部件,一边和自己的“老朋友”说上几句话。虽说早有思想准备,可心里还是恋恋不舍。
青黄之间的“主力军”
“随着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来往于青黄之间的车、客数量不断增加,当时轮渡公司虽然已经有了多艘渡轮,最多的时候达到11艘,但‘老渡1’、‘老渡2’、‘老渡3’已经到了服役年限,即将面临退役,运力急需补充。”青岛轮渡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渡8”加入轮渡运输后很快就成为青黄之间的“主力军”,加大了发船密度,缓解了青岛老市区和西海岸的交通压力。今年8月12日,随着青岛至薛家岛轮渡航线的停航,油耗大的“渡8”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海上功臣”驶离岛城
“每当其它渡轮到船厂进行维修保养,‘渡8’就会从码头上出来替班,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今年12月中旬。”工作人员表示,13年来“渡8”往返于胶州湾两岸,在数万次的航行中,从没有出过一次安全事故,共运送旅客1000多万人次,运送车辆100多万车次,可谓是轮渡公司的海上功臣。
昨日下午,青岛轮渡公司总经理韩明云与印尼船公司负责人进行了船舶交接仪式,正式将“鲁胶渡8”移交给印尼。随后,船长刘法敏缓缓降下“鲁胶渡8”上的中国国旗。今晨7时,“鲁胶渡8”号渡轮将驶离黄岛轮渡码头,前往印尼继续作为渡轮使用。
轮渡上座率仅为一两成
桥隧开通后,轮渡公司先后向东南亚国家转让两艘渡轮,客流大幅减少是其中重要原因。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黄岛轮渡码头看到,汽车排成长龙等待上船的场面已经不见,码头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辆车,偌大的候船大厅也显得格外冷清,仅有3个人在等待检票。“昔日轮渡热闹的场面再也没有了,以前客流量大的时候都需要民警来维持秩序,现在可拉480人的客船上座率也就在一两成左右。”56岁的轮渡员工樊春友告诉记者,一班轮渡上少的时候只能拉十几个人,多的时候也就拉百余名乘客。
记者看到,船舱内大量的座位闲置,显得空荡荡的。“我平时在黄岛上班,还是坐轮渡比较方便,以前轮渡都挤不上去,现在确实没啥人,感觉就像给我们周边几个企业开设的专船一样。”乘客朱先生告诉记者。
青岛轮渡瞄准海上旅游
青岛轮渡于1986年12月建成通航,是很多居民每天都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为市民跨海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截至目前,青岛轮渡共运送旅客大约1.08亿人次,运送车辆大约1800万辆次。但随着桥隧的建成通车,青岛轮渡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在桥隧开通之前,青岛轮渡共有8艘渡轮服役,承担着日均2万人次的运力。而现在的日均客流量五六千人次,这就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运力是闲置的。”青岛轮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渡9”卖了372万元,“渡8”卖了730万元,通过转让老船回笼资金,轮渡公司将加大在旅游方面的投资。
“渡8”的交接也表明了轮渡新一轮的运力结构调整告一段落,运力价格趋于合理。目前,青岛轮渡公司的“渡1”、“渡2”、“渡5”、“渡7”4艘渡轮平均船龄为10年,可以满足青岛至黄岛航线的需求,还是每半小时一班。轮渡公司还将充分利用手中优势资源,全力开拓青岛海上中高端旅游市场。(记者 刘海龙)
轮渡第一轮运力结构调整
●2000年7月1日,30年以上的老“鲁胶渡1”轮和老“鲁胶渡5”轮以37万美元转卖。
●2002年1月,公司将船龄超过30年的“鲁胶渡2”以15万美元转卖。
●2001年,投资105万美元,于11月份从韩国购进了“鲁胶渡5”。
●2003年12月29日,“鲁胶渡1”顺利抵达青岛。
●2004年4月25日和11月17日,“鲁胶渡2”和“鲁胶渡7”先后顺利抵达青岛,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