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记者在薛家岛拍到的“海草房”。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以石为墙、“海带草”为顶、防虫防漏的民居已处在绝迹边缘。(记者 刘延珉)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世代与大海打交道的岛城渔民,在生活中也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恩赐,连朝夕相伴的房屋都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长久以来,胶东半岛一种被称为“海草房 ”的传统民居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一种以石为墙,海草为顶的老屋 ,据说这种海草缮制的屋顶,保用40年不漏雨。稍加修缮,海草房可以使用一两百年。海草房被人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相提并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并肩兀立于祖国的遗产宝库。近日,本报记者用三天时间,专程到薛家岛街道南岛片区——鱼鸣嘴、董家河、施沟等渔村,对岛城所剩无几的海草房进行了探访……
老人回忆 嫁进海草房是一种福分
今年83岁的薛家岛街道施沟社区老人侯芳花清楚地记得,自己20多岁嫁到这个海边渔村时媒婆说的话:“施沟海边人居住的是海草房,冬暖夏凉不用愁…… ”那时,靠近海边的施沟村家家户户都是这种以海草为顶的房屋,走进用花岗岩石头砌成的房屋内,抬头望厚厚海草覆盖的房顶,顿时就能给人一种家的温馨感。
“海草在屋顶多少年不会腐烂,房屋起火也不会燃烧,更看不到害虫等骚扰。”侯芳花老人说,海草房是海边独有的房屋,不是平常人都能看到或居住的,因为海草生长的地方对地理环境有要求,所以靠海的地方也不是都能见到这种海生植物。她家在靠近胶南附近的海边,但见不到这种适合做屋顶的海草。在侯芳花老人的记忆里,能盛产适合做屋顶海草的地方,大约就是现如今的薛家岛沿海附近这一带。
侯芳花老人笑着告诉记者,嫁到海边人家住进海草房,是一种福分。
房主讲述 住了59年,屋顶一次没修过
记者前往薛家岛社区采访时,正值岛城一场小雨过后迎来冷空气寒流,站在冷气袭人的海边就想找个暖和的地方猫起来。但当走进鱼鸣嘴社区薛瑞东家的海草房时,房间中的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正在炕上喝酒的房屋主人薛瑞东笑呵呵地指着堂屋中的灶台,用地道的当地口音介绍“小土鸡已经炖很长时间了”,灶台的炉火不仅把土炕烧热,屋顶厚实的海草还把热量全都“捂住”了,全家人穿的都是单衣裳。
薛瑞东告诉记者,鱼鸣嘴共有5处海草房,他家海草房最“年轻”,只有59年历史。那是1952年秋天,其三大爷薛焕功在朝鲜战场牺牲后,家里人用政府给的600元钱抚恤金,盖起了这4间海草房。虽然海草房年近六旬维修过多次,但厚实的海草屋顶至今也未动一下。如今,薛瑞东利用海草房的几间房屋办起了“渔家乐”,游客坐在海草房内感受的除了海餐美食,更多的是体会海草房的那份情怀。
为了让市民认识和了解海草房,开发区有关部门在唐岛湾公园建造了两座模拟的海草房,但是面对同样是用海草覆顶的海草房新建筑,许多薛家岛的渔民们看后并不认同这就是过去的“海草房”,他们感觉本该用海草苫就的屋顶,现如今只是“铺”在上面,完全没有过去手艺人的感觉。
工匠揭秘 “海带叶子”防虫防水防火
海草房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尤以荣成、青岛等地区最为集中。海草房的造型、颜色也传递着丰富的审美信息,灰褐色的海草苫成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石头和黄泥塑就的马鞍式屋脊厚重而高耸,在蓝天、碧海、绿树的映衬下愈加显得古朴而稳重。
在记者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是海草房已经面临绝迹 ,因为现在“既没有懂手艺的师傅,海里也见不到做屋顶的海草了”。
今年79岁的薛玉太老人从小在薛家岛海边长大,并在小时候多次参与了给大人当“小工”的房屋建设。他告诉记者,用于做屋顶的海草,是附近海中生长的一种繁殖性极强的水生植物,生鲜时翠绿细嫩等边宽,所以很多人又叫它“海带草”,海草随着海潮的涨落而被成团成团地卷到海岸滩涂,渔民在退潮时便把它们捞上来晒干,这个过程需要经过风吹雨淋等大约一年时间,目的是去掉海草中的盐分。由于海草房是“海带叶子”做材料建成的房屋,薛家岛人还称这种海草房为“海带叶子屋”。这种海草长在水深3至5米的海湾,叶宽不足1厘米,叶长却可达到 3米。
“含有卤和胶质的海草,除了保湿性能好以外,防虫蛀、防霉烂、不容易燃烧是最大的特点。”薛玉太老人说,请到家中来盖房的人都是高手,由于晒干的海草蓬松开来体积庞大,把海草“束”起来就是个很关键的技术活,这个人往往在屋子下面自己先“束草”,然后再上屋顶用腿夹紧一把一把地将海草“挤”在屋顶上,在屋顶从下往上苫草的过程中不使用其他建筑材料,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海草房造价不高,却可经久不坏不漏。
海草房邮票
海草和海草房亟待保护
虽然海草房的知名度一直在增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海草房却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海草的消失也就是近十多年的事情。”顾家岛社区村民顾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海滩近水养殖的大规模兴起,养殖肥料在海中大量使用,使得海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原本绿油油的海草日见其少。
此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渔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渔民原有的旧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了,新建的海草房也越来越少。现在居住在海草屋中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也正是这些由老人居住的海草房,让文明的进步带来的喜悦和海草房的减少带来的惋惜交织在一起。那些历经无数风雨的海草房在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目前,薛家岛南片渔村渔鸣嘴、顾家岛、董家河、施沟、石岭子、刘家岛、鹿角湾等7个村庄,整体搬迁已经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为村民新建的安置房也在昼夜施工,普查中了解到的45处150间海草房该如何保存和保护,成为政府部门和村民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都提交了保护海草房的提案,该如何保护岛城的海草房许多市民也在关注中。
海草房邮票
1986年4月1日至1991年6月11日,原邮电部发行了以我国多姿多彩民居建筑为题材的《民居》普通邮票,在历时15年的时间中共计发行了4套21枚。其中最后发行的一枚,即为普通27组的“山东民居”,而这张“山东民居”邮票(左图)画面所展示的,就是极富胶东半岛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