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 百度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新华记者山东5市调研 描绘文化强省建设路径

来源:新华网-- 2011-10-28 15:23:21 字号:TT

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年画艺人在制作年画。

  传统文化遗产激发“创新”活力

  山东高密有“四宝”: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和茂腔。“四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密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被授予“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称号。

  高密剪纸历史悠久,艺人遍布千家万户。1984年,高密剪纸首次在北京亮相,引起外界关注。那一年,剪纸艺人齐秀花第一次离开家乡,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示了她的剪纸绝活。

  49岁的齐秀花现在是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创作的剪纸《金牛奋蹄》被选作1997年中国生肖邮票图案;“双牛报春”图被选为2005年贺岁明信片山东部分背面图案。

  高密市对常年从事民间艺术创作、以民间艺术为生的重点技艺传承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帮助。齐秀花说,她收了11名正式徒弟,每年获得“非遗”项目政府补贴资金。相关部门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民间艺术节、研讨会等交流活动。

  一叠彩纸、一把剪刀,在齐秀花手中上下翻飞,展开就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牛头,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造型夸张而不失真,线条粗旷中暗藏精巧,令人爱不释手。

  齐秀花说,小时候看姥姥剪出美丽的窗花,就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学会。如今,她的女儿、周围四邻的闺女都跟着她剪纸,村里、县里还成立了专门组织剪纸工艺品生产、包装、销售和收藏拍卖的文化公司。剪纸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娱乐活动,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有民谣这样形容山东人对茂腔的痴迷。高密市委宣传部长万丽说,2006年高密启动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当时大家曾担心祖祖辈辈流传的茂腔在自己手上毁了。让人欣慰的是,政府并没有将剧团简单地推向市场,而是设立了非物质遗产保护基金,市政府每年出资30万元,用于挖掘、整理茂腔传统剧目、创作新剧目等。

  高密市艺术剧院是当地最大茂腔剧团,现在每年演出100多场。政府以购买演出的方式鼓励剧团赴社区、企业、学校、广场推广茂腔艺术,送戏下乡。剧院副院长高永梅介绍,在政府部门资助下,艺术剧院这几年整理、改编和排演了近30部传统剧目,基本上涵盖了茂腔艺术史上的主要优秀作品。

  为确保茂腔艺术后继有人,2008年,潍坊幼教特教学校成立高密茂腔少年班,面向社会公开招收11至13岁的学生。少年班获得当地政府资助,前后培养40多名学员。文化部对高密茂腔的改革非常赞赏,把经验向全国推广。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其他改革一样,也是调整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体制改革为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契机和活力,促进文化事业稳步发展。专家认为,今天中国发展的成就中积淀着传统文化因素,拭去“宝石上的尘埃”,弘扬优秀文化成果,将增强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激发当代人的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