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2老师教3名学生守孤岛30年 无人接班退休遭拒

来源:齐鲁晚报-- 2011-10-03 13:56:24 字号:TT

  竹岔岛是青岛一个四面环海的小海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现在岛上常住人口不足200户。因为交通不便,近年不少居民搬到距离小岛3海里的薛家岛居住。虽然很多村民搬走了,但学校却没搬走,岛上的竹岔岛小学目前只有三个学生,而他们却有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在此已经工作了30多年。

  一个班一学生每次考试都第一

  9月30日早上9点,走上竹岔岛的栈桥,沿着柏油路一直来到村东头,就找到了村里唯一一所学校。鎏金的“竹岔岛小学”字样,将近10间校舍规模的学校很难让人想象这里只有两个老师和三个学生。透过学校门口的铁门,一眼就能看到20米远教室内的情景,相邻的两间教室内两位老师都在全神贯注地上课。“b-ai c-ai 白菜、m-ei h-ua梅花、w-u g-ui乌龟……”负责教一年级的薛淑芹老师正给两个孩子上语文课,从9月1日开学以来,就读的薛岩岩和杨晓杰并没有落下课程,一年级上册已经学到34页。在孩子们标错音标时,薛老师就直接拿起橡皮帮他们擦掉。在紧挨着的另一间教室,校长王淑霞正给三年级学生上语文课,一间可以容纳20名学生的教室只有两张课桌一名学生。9岁的杨学甫语文已经学到第七课,并能背诵课文,由于班上只有杨学甫一人,他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记者看到,原来的一间学生教室被当成了两个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的黑板上整齐地写着这个学期的课程表,除了语文、数学,还有体育、音乐、思想品德、自然等学科。“像体育、音乐这样的课我们会安排他们一起上,但是语文、数学就必须分开上,一个孩子也是一堂课。”王淑霞说,虽然学生少,但除了要批的作业数量少了,其他的工作量一点没减少,至今她还是保持着站着讲课的习惯。

  交通不便导致学校败落

  52岁的薛淑芹是1977年来到学校的,51岁的校长王淑霞是1978年来的,她们二人也见证了学校的兴衰。村里30岁以内的人几乎全都当过她们的学生。

  王淑霞说,竹岔岛四面环海,距离最近的陆地就是对面薛家岛,有3海里,坐小渔船要半个小时。岛上只有她们两个老师,又不会教英语,因此到了四年级,孩子们就要去薛家岛上学,村里专门出钱给陪读的家长租房子,每周五岛上还派渔船接回这些孩子和家长。但是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太小只能留在岛上。

  王淑霞说,这个学校学生最多时能达到近百名,老师也有十几名。岛上交通不便,村民和老师们进出岛都要坐渔船,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岛上村民就和外界隔断了。近些年来,很多村民都在薛家岛买了房子搬走了,学校的老师也逐年流失。“原来教育部门每年还往岛上派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后来学校老师都走得差不多了,教育部门连年轻的大学生也派不过来了。”王淑霞说。

  王淑霞说,她和薛淑芹老师在2010年送走了三个“毕业生”,2009年送走两个,2012年杨学甫也要“毕业”了,幼儿园有两名小男孩又要升入一年级,而到2013年,再有学生升入一年级后,两个人带三个年级的课就需要开“复式班”,也就是二、三年级在一间教室上课。

  退休申请被拒没有接班人

  她们的坚守带给村民们希望,但她们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因为教学离不开岛,别人的孩子外出读书都有父母陪着,她们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这种待遇。现在孩子们也有了孩子,她们连帮着照看的时间都没有。“赶上周末我就会去薛家岛看看孩子,但是经常赶上天气不好,那就出不去了。”王淑霞说。

  “去年我和薛老师提出了退休申请,但是上面没批。”王淑霞说,交完申请,她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不是滋味,后来知道没批心里反而一下子释然了。其实她们内心也不愿放下岛上最后的“两根教鞭”,“我们不去教,那岛上的孩子就没学上了。”王淑霞说,现在她们还可以撑几年,但是她们终究会退休,如果还是没有新的老师来,一到三年级就没有人教了。(赵波)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