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消退,现代都市“内伤”浮出水面
眼下,积水逐渐退却,“逢雨必涝,逢涝必瘫”的城市“内伤”浮出水面。把脉病因,除了极端天气频发、城市急速扩张、人口规模扩大、管网建设欠账严重等,最大的病根还在于城市开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重地表、轻地下”。
首先在理念上“重上轻下”。城市排污、泄洪管网的老化、损毁严重,却得不到及时改善,远远落后于地面城市建设步伐,形成严重的“肠梗阻”,导致水漫金山的尴尬一再上演。“城市形象光鲜,而城市地下的‘毛细血管’却被忽视了。”南京鸿宇市政集团董事长吕晓宇直言,“先地下后地上,这是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的法则。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地下管网功能是否完善。”
其次,缺乏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一些欧美国家早已将管网建设列入法规,强调地下空间规划好之前,地面建筑不得施工。但国内很多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地下管网的建设,却很少进行系统规划,即使有,也停留在“小学生”水平,缺乏前瞻性。
再次,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多数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多为“一到三年一遇”,即排水能力为24小时内累计降雨100毫米,或小时降雨强度34.5毫米。即使最大的管径也不过两米,而且都在浅表层,这与东京深埋地下60米的深度和巴黎地下管道可行船的通畅形成天壤之别。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新老城区地下管网不连通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面积的土地被钢筋水泥硬化,使本来“会呼吸的地面”变得无法“喝水”,失去了吸排功能。越来越多的河道被野蛮堵塞填埋,原有的排水机理被人为破坏。近几年,某大城市就有几十条城市河道被作为臭水沟填埋,如今一遇暴雨,即成湖荡。
治理“城涝”,仅把钱扔向地下还不够
“重地表、轻地下”造成的城市内涝灾害,给市政建设上了生动一课。最近,一些城市纷纷行动起来,加大对地下管网设施投入。据报载,仅南京就将向地下“扔进”180多亿元。在肯定这一可喜现象的同时,有专家郑重指出,治理“城涝”,仅向地下扔钱还不够,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提高建设标准,从根本上畅通水路。
亡羊补牢犹未晚。城市管理者亟需补课,更新发展理念,同时在城市建设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以往“重地上、轻地下”的急功近利思想。
这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的做法值得称道。作为苏州东部新城的园区,早在十几年前建设之初,就不惜花了3000多万元买来一份“洋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做到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供热、通讯等同步到位。而且由于地势低洼易受水淹,园区在地下做足“功夫”,把地基整体抬高近一米。这一当时不为人理解的举措,确保其至今没有遭受水灾。
规划先行,建设标准必须同时跟上。有些城市花费数十亿翻新了整个城市管网,却同样难逃被淹的厄运,比如最近一场暴雨,让南昌去年向地下投入的20亿元悉数打了水漂。道理很简单,城市管网设计能力,仅仅局限于一年乃至数年一遇的暴雨,可碰上特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就必定束手无策。
这方面,巴黎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始建于19世纪中期的巴黎下水道,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目前总长达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成为世上唯一的下水道博物馆,至今每年都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
雨果曾经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在150年后的今天,这句话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面对城市泄洪这个古老课题,和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不差技术也不差钱,差的是一颗为城市深谋远虑的责任心。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如今,一场大雨让许多城市的“现代化”泡在了水里。城市现代化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龙头,在江苏各地正全力迈开“第二个率先”步伐的关键时刻,城市内涝集中爆发,给各地上了生动而及时的一课——现代化不能只重视城市地面形象建设,更要重视地下空间运行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