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大连软件成城市新名片

来源:青岛日报-- 2011-04-20 09:58:52 字号:TT

  历经12年精心磨砺,“大连软件”已然成为海内外耳熟能详的一张新名片,为这个明星城市再添耀眼光芒。

  从一个棚户区起步,到中间的几度挫折与转机,再到如今的新战略,“大连软件”12年的经验足以总结出几条“硬”道理。

  四轮驱动一马当先

  第一次认识 “大连软件”,是在2006年大连成为国家首个 “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当时,有的城市与此无缘之后,曾决心追赶大连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但差距仍然很大。

  大连遥遥领先的秘诀到底在哪里?

  4月15日一大早,记者一行来到大连市经信委办公楼,见到了见证大连软件成长的核心人物之一——大连市经信委唐忠德副主任。显然是了然于胸,唐忠德不等记者开口,一坐下就开门见山娓娓道来。

  在唐忠德看来,大连软件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四大“绝招”:

  一招:先拉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以东软为首发阵容,英特尔则成为中场绝杀;

  二招:“官助民办”的软件园区经营模式,克服了“官办”效率低下、经营与市场脱节、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冲锋在前的大连亿达集团以土地作为投资参与软件园建设,极大带动了软件产业发展;

  三招:人才培养优先战略,软件业是“电脑加人脑”,大连从软件人才到日语人才,再到欧美语言人才的培养,不断拓宽领域,从育才到引才、留才,出台系列诱人举措;

  四招:走服务外包之路,正如中国加工制造业的起步,先给别人打工,承接日本以及欧美国家的信息软件外包与业务流程外包,学习先进技术与经验,然后再加快自主创新,出口自己的软件。

  兴致之余,唐忠德还谈起了当年引进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大项目的过程。“当时,英特尔考察完大连就接着去了外地,很多人建议跟去打探内情,但市领导坚决表态:任何人不准去,我们要靠诚信赢得英特尔。”

  果然,最终大连还是凭借其专业诚挚的谈判,以及率先构架起来的软件业大框架,赢得了这个世界巨头的垂青。

  “花园社区”竞争制胜

  早就听说了大连在一片棚户区上造出软件城的传奇,耳闻不如一见。

  当记者亲眼目睹了高楼林立的现代科技城和绵延几十公里的软件产业带时,着实被其大气魄与大手笔所折服。

  “我们在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工作空间的同时,还注重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居住空间、便捷的生活设施。”软件园品牌管理与企划部副总经理姜燕告诉记者,这种集工作、生活、教育于一体的“科技新城”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认可。2009年,大连软件园一举夺得联合国 “国际花园社区金奖”的桂冠。

  走进入驻园区的第一家美资500强企业Genpact,记者看到了宽敞的办公区、高水准的消防安全设施、现代化的健身房和多样化的饮食服务。“当年为满足企业开展业务流程外包的需要,软件园特意采取了‘定向建设,长期租赁’的合作方式,为其量身定制办公楼。”姜燕介绍说,Genpact进驻软件园后获得飞速发展,员工从几十人迅速扩张到3000人,给其他国际知名公司树立了很好的标杆。

  从一个产业园区变身为“花园社区”,这成为大连软件园应对其他城市激烈竞争的制胜法宝,并由此吸引了更多的海内外重量级企业和高端专业人才的到来。

  姜燕介绍说,同样为在竞争中胜出,大连在其规划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上,则推行了一种 “软件地产”模式,即引进大企业开发地产,并依靠其招商来建设软件园。不仅有房地产住宅项目,还有产业办公楼、各项配套设施、商业设施等等,为入园企业降低成本,赢得企业青睐。

  制定标准掌握话语权

  制定标准是掌握产业话语权的一种至高境界,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抢先一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曾比喻说:外包,就如同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那么,父母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大连日报一位行业资深记者表示,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被以外包的形式来处理,安全便成为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底线。

  为此,从2005年起,大连市逐渐形成政府引导、标准先行、行业协会具体运作的个人信息保护运作模式。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地方标准,建立了个人信息保护评价体系及工作机制,并与国外标准实现互认。

  2008年大连开始实施我国首个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地方标准。

  在制定规范和标准的同时,大连市着手研究建立个人信息保护评价(PIPA)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个人信息保护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能力。目前,大连市已有三十余家企业通过了PIPA评价,获得了《个人信息保护合格证书》。

  2009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大连国内首个 “信息服务外包行业个人信息保护试点城市”称号。大连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在我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这成为大连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法宝。

  发力物联网谋局未来

  “软件信息产业不仅仅是一个新兴产业,更是整个经济升级的关键所在。”唐忠德认为,现在来看,大连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还仅仅是一张新名片。但随着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物联网的推广、三网融合等对软件和信息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大,这个新兴产业将会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宰。

  据介绍,2010年底,大连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基地在大连软件园启动,这不仅拉开了大连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也表明了大连软件开始逐步走出“服务外包”,迈向能量级更大的“亚太软件和服务创新中心”。

  对此,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炜表示,大连软件已经突破了原有的IT外包、呼叫中心、业务流程外包等传统模式,延伸到产品的需求分析、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业务链条的管理以及嵌入式软件开发。

  勇于实践的大连软件人又一次站在了智慧与创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历程。(邹吉宏 段晓东 刘红星)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