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南海I号第二次试发掘 过程首次向公众开放(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1-03-21 11:21:31 字号:TT

  纪录片《南海I号》昨开机。昨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成立的纪录片《南海Ⅰ号》摄制组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阳江)举行开机仪式。纪录片将用高清电视第一次全息记录“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考察、打捞保护和目前最新的考古试掘过程。毕式明 黄刘生 曾翠 周揖 摄影报道

  南方日报讯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黄刘生 陆超 张敏)今日,来自国内外的13名具有国家资质、省内水下考古第一批受训的专业队员,齐聚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准备开始对“南海I号”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第二次试发掘。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部副主任、“南海I号”第二次试发掘领队刘志远介绍,此次试发掘过程将首次向公众开放,游客可现场一睹整个考古过程。

  2009年8月18日至9月27日,“南海I号”进行了首次试发掘,其目的一是检验整体打捞后“南海I号”的保存状况,二是检验对“南海I号”的挖掘方法是否可行,三是提取文物标本进行保护方法试验。当时试发掘的位置位于船体中部,共安放了4个2×2米的探方,共出水瓷器200多件,实现了预期目标。而第二次试发掘将在船头、船尾位置进行,以确定哪头是船头、船尾。本次发掘还将进一步完善室内水下考古基数,并为编制整体发掘方案做准备。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南海I号”第二次试发掘顾问卜工透露,“试发掘的第三个任务是尽可能地提取资料,掌握相关信息,为编制全面发掘方案做好充足准备。"十二五"可谓沉船全面发掘的黄金时期,但首先必须完成整体发掘方案,所以此次试发掘中提取的信息至关重要。”卜工说,如果此次试发掘承载的三个任务能顺利完成,日后将不再进行试发掘,而是整体大规模发掘。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