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遭50年一遇大旱 部分地区已限时供水(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0-12-31 05:28:40 字号:TT

    明年汛期前吃水不愁

    城阳书院水库修主任表示,书院水库现在的可供水量是180万立方米,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即使中间不降雨,水库的存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周边居民用水至明年7月汛期来临,同时,也可以满足城区供水至明年三四月份。此外,城阳区多数社区实行了自来水供水,以现在各大水库的库容量而言,社区居民用水基本都能得到保证。

    近百天没“进账”

    昨日,记者在开发区丁家河水库看到,由于严寒天气,水库表面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从9月末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月没有有效降雨了,水库近百天没有‘进账’,水位比汛期蓄满时下降了将近3米。”黄岛农发局水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幸亏丁家河水库只是作为补充水源,与开发区自来水公司的市政管网接在一起,同时供应薛家岛附近居民的饮用水。“否则光靠这个水库,那还了得。”工作人员表示,从记录上来看,开发区从10月份到现在仅降雨3.2毫米,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

    部分地区限时供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胶州胶西镇李旺屯村,70岁的王老汉告诉记者:“尽管浇不上地,但吃水没问题。”老人说,他们这里地势较高,地下水较为匮乏。为满足居民正常用水,早在很多年前,村里便统一安装了自来水。今年受干旱影响,有些村民种植冬小麦没有浇上越冬水。为了节约用水村里也决定把24小时供水,改为每天供应两个小时,但即便是这样也能满足他们正常用水。记者随后从胶州市小行村、陆家屯、毛家沟这几个村了解到,他们那里也没有出现饮水难问题。

    在开发区辛安上庄、下庄及柳花泊等地,有些村庄还用机井打水,上庄社区居民谷军见就住在山上,自己打了一口井,平时打水喝。“以前,不旱的时候,基本上井水就在井下两米左右,现在已经到井下6米了。”谷军见告诉记者,“好在我们打的井有七八十米深,吃水应该不会有问题。”谷军见说。

    缺水可以紧急调

    记者从即墨市水利局了解到,即墨的宋化泉水库、石棚水库等都是即墨居民主要的水源地,如果水库水位下降到一定警戒线,水利部门就会启动应急预案,从大沽河内向水库调水。

    “开发区没有水源地,全区只有7座小型水库,不具备供水能力,基本全靠从别的地方调水,其中主要从胶南吉利河水库、城阳棘洪滩水库等调水。”开发区农发局水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开发区水库总蓄水量共1300万立方米,占到蓄水库容的70%。只有个别偏远农村还使用独立的供水系统,没有和市政管网相连,目前来看,他们的饮用水基本够用,但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一旦出现缺水或临时供不上水的情况,我们将启动紧急预案,从城区内紧急调水供应。”该工作人员表示,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居民饮用水供应。

    89天无有效降雨

    记者从青岛市水文局了解到,自10月1日至今,全市平均降水仅9.0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86.4%,黄岛、城阳、即墨、胶州、胶南都偏少90%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市平均已有89天无有效降雨,部分区市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已超过100天。

    工作人员表示,今年10月份以来,本市降水很少,幸亏由于前期降水较多,全市大中型水库现在的蓄水量都比较乐观。另外,黄河水占青岛市区供水量的一多半,所以本市居民用水暂无忧。“目前,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4.5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还多。”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撰稿摄影 刘海龙 牟成梓 赵玉勋 康晓欢 王涛)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