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南区南通路的行道树上,住着一群特殊的“居民”。这些“居民”至少有三百“口”,但不住在楼房里,而是住在树上,因为都属于同一个庞大的家族——喜鹊家族。和附近小区的居民一样,这群喜鹊已是这里的老住户了。时间一久,它们跟小区居民已经成了互相帮助的好邻居。不但如此,因为这群特殊居民的存在,这条街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一处“景点”。
现 场 1 “喜鹊街”处处闻啼鸟
昨日,记者慕名来到了这条“喜鹊一条街”。走在只有短短400米长的街上,不时能听到落在枝头的喜鹊嘁嘁喳喳。俗话说“鸟鸣山更幽”,虽然喜鹊的叫声不断传到记者的耳中,记者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幽静。有的喜鹊甚至就落在三四米高的枝头,任凭下面人来人往,它却跟没事人一样“淡定”,看不出一点害怕。
路旁小区的老住户、76岁的李老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路是一条“特色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喜鹊多,少说得有三百只,所以有些人把它称为 “鹊街”,“名字跟鹊桥一样,很有诗意”。据李老先生回忆,很早之前,这群喜鹊就成了这里的居民,“有多少年我也记不大清了,大概有了这条路和路边的树就有了它们”。喜鹊们住的是准海景房,因为从枝头的高度往南看,几乎可以看到大海。
现 场 2 “天使小路”成景点
在这条400米长的街上,记者发现了十多个喜鹊窝。看见这么多鸟窝,不少经过此处的路人都忍不住抬头多瞧几眼。 “郊区和农村鸟窝多不奇怪,在市中心这么繁华的地方有这么多鸟窝,还真有点稀奇。”路过的市民童先生说。这些喜鹊窝都筑在十七八米高的地方,有的四个窝筑在一棵树上,有的筑在居民区里的老槐树上,还有的距离居民窗户仅有四五米远。正如李老先生所说,居民打开窗户就能跟喜鹊邻居聊天。
喜鹊一多,也带来了 “天屎”——从天上落下来的鸟粪。走在街上,路面上到处都能看到喜鹊们留下的痕迹。对这个问题,居民和路人都表示理解,因为“鸟多是好事儿,而且白天没有,只有到晚上喜鹊都回来,从这里经过才会碰到从天而降的‘天屎’”。长居于此的李老先生就经常 “中大奖”,但他从来不生气。“回家洗洗就行了,管天管地管不着人家拉屎放屁。 ”李老先生幽默地说。
不过,喜鹊们制造的“天屎”也不是毫无用处。拥有了“天屎”,这条路已经变成了市南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很多居民说,这条路应该叫“天使小路”。鸟粪在这里已经不是垃圾,而是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天屎”的存在,这里才变成了岛城闹市中最富有诗意的所在。不少市民经过此地,都会特别留意这些喜鹊,看看它们的窝,当然也会欣赏一下路上独特的“天屎”。“走在鸟粪上还挺有意思的,感觉像在树林里走。 ”一位市民说。
故事 “邻里”间互敬互爱
住久了,喜鹊家族跟比邻而居的居民渐渐成了好邻居。有时候,居民会打开窗户,跟停留在枝头的喜鹊“打个招呼,沟通沟通感情”。跟居民熟悉的喜鹊们也不怕人,经常落到小区的地面上走来走去,“大家过来过去它们也不害怕,好像这就是它们的地盘一样”。有一次,李老先生看见一只喜鹊飞到了一个遛鸟人的鸟笼上,跟出去十好几米远才飞走。
“它们也是早出晚归,早上出去找吃的,天黑才回来。跟咱们人一样为生计奔波,也不容易。 ”李老先生笑呵呵地说。春夏秋三季喜鹊家族有吃有喝,但一到冬天它们的食物就不太够了。为了帮助这些喜鹊安然过冬,每年冬天,小区有些居民会时不时隔着墙撒一把米给喜鹊邻居们果腹。由于居民的帮忙,喜鹊们每个冬天都过得优哉游哉,基本饿不着肚子。
李老先生说,受了恩惠的喜鹊们也是“知恩图报”。每天早晨,喜鹊嘁嘁喳喳的叫声会把居民从酣睡中温柔地叫醒,“时间一长,习惯了鸟叫声,反而不习惯定闹钟了”。到了晚上,喜鹊“下班”回来,简短的“家族会议”之后就不再做声了,丝毫不影响居民休息。春夏秋三季,居民们种在院子里的菜根本不用喷洒农药,这些喜鹊会“主动”飞到菜地里当“义务除虫员”,蔬菜长得好着呢。 (撰稿/张瑞卿 摄影/徐常青)
新闻延伸 环境改善带来“鸟丁”兴旺
为什么在市中心会有这么多鸟?鸟类爱好者李焕祥告诉记者,好几百只喜鹊住在一起,而住在市中心繁华区域的,不但在青岛不多见,在其他地方也很稀奇。
李焕祥认为,如此庞大的一个喜鹊族群长期栖息在如此繁华的地方而且日益壮大,主要由三个因素促成。一是这条路上的小环境很好,树木多、高且密,很适合喜鹊家族的繁衍。第二个原因是近些年来整个岛城的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光有茂密的树木还不够,整个青岛的空气清新了,天空干净了,喜鹊才敢放心地在这里传宗接代。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人类能与喜鹊和谐相处,没有破坏它们居住的环境,还给它们创造生存条件,这是喜鹊居民不断繁衍生息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