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间,其乐融融的任铁英一家谈天说地。
任铁英跟老伴王大凤一起学打太极拳
12月7日下午1时45分,温暖的阳光洒在开发区千禧龙花园小区的广场上,伴随着音乐的响起,64岁的任铁英跟着老伴王大凤有模有样地学起太极拳。“这个时候还能在室外活动锻炼,要是换在东北根本不敢想象,冬天就只能窝在家里‘猫冬’。”任铁英是从黑龙江省黑河退休来青的,几年前,他和妻子带着一家人在开发区买房居住,在青岛养老。
记者了解到,青岛作为“全国最适宜养老城市”之一,近几年来,许多居民小区随处可见许多“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跟当地人一起锻炼、买菜,可能只有通过说的方言,才会知道他们是异乡人。这个独特的群体有哪些人?他们在青岛生活得怎么样?当地人怎么看待他们?昨天,记者分赴城阳、开发区、胶南等地,对居住在青岛养老的异乡客进行了探访。
讲述 百余口人举家“移民”岛城
“退休后来青岛养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期间也经历了一番曲折。现在看来,当时是选对了。”曾任黑龙江省黑河日报社副总编辑的任铁英如今回忆起当年“举家南迁”的决定时,得意的神情溢于言表。 召开家庭会商议养老地
2000年,即将退休的任铁英开了个家庭会议,投票选择退休后养老的去处。任铁英最初想回到当年他下乡的地方——黑河地区北安(县级市)。“我们那一代人的观念就是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在北安工作生活了30多年,对那里有着很深的感情,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黑河工作,但并不喜欢黑河的环境。”任铁英说。
任铁英祖籍山东郓城,祖辈“闯关东”一路来到黑河。他8岁时,还是一口地道的山东腔,去学校上学,老师都听不懂他说的话。当他提出回北安农村养老的想法后,儿子任耕田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现在观念变了,要到海边去、到内陆去、到最富裕的地方去。”任耕田说。在此之前,任耕田刚刚作为领队兼翻译带领俄罗斯舞蹈表演团到青岛演出,青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建议父母考虑到青岛养老。
全国40多个城市选中青岛
“‘四季常青、三季有风、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这是儿子当初给我描绘的青岛,也是我对青岛的最初印象。”任铁英说,当时在东北,因为环境恶劣,再加上工作操劳,身体状况很差,不是犯高血压就是心脏病,几乎每年都要住院。“当年来青岛旅游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医院。”任铁英开着玩笑说,当时正巧碰上他身体不舒服,下了飞机就直奔医院,先进的医疗设施和热心的医护人员让他一下子对这个陌生的城市产生了好感。
2000年的开发区正大兴土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长江路修了一半,政府门前的创业广场也正在加紧建设……任铁英一下子喜欢上了青岛,也喜欢上了胶州湾西海岸这个正在加速发展的新区。可他还是有些犹豫,其他的城市他还没看,心里总觉着没底。
“随后,我和老伴用了3个月的时间,从北到南先后转了40多个城市,去了沈阳、大连、烟台、龙口、济南、石家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等很多地方,都感觉不如青岛气候好,全国一圈转下来,发现青岛确实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任铁英说,再加上开发区的发展势头比较好,对于年轻人创业来说也有很多机会。
房子让他变成“任百万”
“我们老两口是最早来的,当时把在黑河唯一的房产卖了,又找亲友借了4万元,凑够10万元在开发区兰东小区买了一套68平方米的房子。”任铁英说,过了3年,他们又将兰东小区的房子卖了,贷款买了现在位于千禧龙花园小区的这套房子,每个月还款2200元。
时间回溯到2003年,任铁英夫妇刚搬进千禧龙花园小区的新房时,看到崭新明亮的厨房,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伴喜极而泣:“做饭的时候终于可以不挨呛了。”任铁英也站在阳台上感叹,眼前的大海、一旁的珠山、楼下的小桥流水、花园里的鸟语花香,他狠狠地捏了自己一下脸颊,确信 “这是真的,不是做梦”。
“当年,日子过得虽然紧巴点,但比在东北的时候还是舒服多了。”任铁英说,随着退休金的上涨,他们已经没有最初还贷的压力了,房价也翻了番,每平方米就要1万多了,家人都开玩笑叫他 “任百万”。
十年“忽悠”百余口人移居
“我在这不缺朋友,老家那边的亲友都让我给 ‘忽悠’来了,前后百余口人吧。”任铁英说,刚来青岛的那几年,他不厌其烦地向老家的亲友推介青岛有多么好,适合养老、适合居住、适合创业。
任铁英扳着指头算,2003年,女儿和女婿放弃了北京的事业,来到开发区创立了婚庆礼仪公司;2006年,硕士毕业的儿子扔掉俄罗斯“倒爷”工作,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培训学院的一名老师,儿媳妇放弃了东北老家财政局公务员的身份来到开发区干起了专职太太;2007年,老伴的几个妹妹退休后举家“移民”到青岛,目前在开发区老年大学“进修”;2008年,他的4个姊妹又带着几十口人来到开发区定居;2010年,他的老邻居到开发区创业新开了一家干洗店;2011年,儿媳妇的家人也准备搬到开发区来……
社区办春晚全家齐上阵
“如果没在东北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过,可能感受不到如今的幸福。”任铁英说,到了青岛后,他整个人都感觉放松了,没有了事业上的忙碌,没有了生活上的负担,轻轻松松地享受后半生。
任铁英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热心公益事业,调解邻里纠纷,帮助业主维权,协助收回公共用房,组织兴建业主办公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千禧学堂等公益项目,丰富了小区的文化生活,2008年,他被推选为小区业委会主任。
“我们小区外地人口比较多,有一大部分居民过年时就回老家了,每到春节,社区里显得比较冷清,我们就在社区里办自己的春节晚会,留守在青岛的居民一起乐和乐和。”任铁英娓娓道来,他作为社区春晚的总导演,发动了全家老小齐上阵,儿子任耕田编排晚会的脚本,儿媳摇身一变成为晚会主持人,老伴则带领老年大学的同学们表演太极扇,女婿全程摄像……
青岛养老身体倍棒精神好
退休前,任铁英和老伴三天两头地生病,一年最少住院一次。“我浑身是病,以前年轻时太拼命了,全身没个好地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任铁英说,刚来青岛那几年,他还住过医院,后来随着对环境的适应和心态的调整,他已经有七八年没住过医院了。“心情绝对可以影响病情,我现在身体非常棒,一点毛病都没有了。”精神头十足的任铁英借用了一句广告语,“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你看,老伴通过长期的锻炼身体也非常棒,还和个小姑娘似的,压腿压得老高。”任铁英说,现在他们全家老小都在开发区扎根了,儿女也不用他操心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异地养老“瓶颈”待突破
对于当下异地买房养老的新现象,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任德成表示,目前,异地养老已经成了时尚。随着人们“故土难离”等思想观念的转变,使许多老人产生了“趁身体还可以,到外面走走看看”的愿望;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老人或子女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异地养老消费能力。最后,南“飞”过冬,北“漂”避暑更是将一些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环境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
异地养老目前也存在着瓶颈,如在异地养老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领取手续繁杂,有的地区养老金还不能异地领取;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离退休人员必须在单位所在地社保机构指定的医院看病,否则不能报销,这对于老年人随子女在异地养老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在最具吸引力的三大指标方面青岛都有不凡的表现,也就无怪乎青岛会成为养老族竞相选择的定居之所了。”任德成告诉记者,大量的外来人口到岛城买房养老,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收益,不仅推动了岛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购买力,推动高端人才聚集以及增强岛城文化的多元化。
“首先,外来人口定居购房,一方面刺激了岛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建材、装修、设计等相关行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其次,外来定居人口大都具有较好的消费能力,在服装、家电、汽车、旅游以及文化、音乐等方面的消费实力较强,对增强城市购买力意义重大。最后,由于外来定居人口大都文化修养较高,重视子女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对提升岛城人文素养,推动高端人才聚集有重要的意义。”任德成说。
关键词:医疗保险
养老人最怕异乡生病
家住城阳的老庞说,他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妻子发生车祸后,最让他担心的是后期治疗费。他俩曾是国有企业员工,都有医疗保险,但妻子在青岛出车祸,原来的医疗保险在这里就没用了。
“平时住在这里都挺好,就怕生病,一旦生了病,没有儿女和朋友在身边陪着,心里总会生出想家的感觉。”朱衷琪说,不仅如此,在胶南住院治病,报销起来也比较麻烦。“2006年夏天我得了急性肾炎,在胶南开发区医院住了半个月,花了5000块钱,按规定可以报销70%。”朱衷琪说,但报销的过程可就麻烦了,他先打报告给新疆那边,申请将胶南开发区医院划进可以报销的医院范围内,得到批准后,又一次次通过快件往新疆那边寄报销材料,等这钱报下来,半年的时间都过去了。
关键词:儿女异地
家人聚少离多难团聚
“我的儿子在深圳工作,女儿在上海工作,我们这家人算是三地分居,他们都有家口了,来看我们一次很不容易。说心里话,还是挺想他们的,尤其是当看到别人老老少少一家团聚的时候,心里更不是个滋味。”朱衷琪说,好在他的儿女都很孝顺,不管多么忙,每年都会至少一起来看他们一次,这让他和老伴心里有些许安慰。
关键词:就怕过节
过年过节家里变冷清
“平时,当地的朋友时常走动,家里还算热闹,一到过年过节,家里就寂寞多了,没有了以前亲友互相串门的习俗,只能靠打电话问个好。”家住城阳的老庞说,他已经3年没回老家过年了。
“我们这些人,平时就怕过节,人家家里都热热闹闹的,我们家里冷冷清清,感觉特别别扭。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算是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了。”朱衷琪说。
关键词:语言障碍
乡音难改交流基本靠猜
“我们小区居民结构复杂、语言不同、文化差异大,属于典型的‘移民小区’。”任铁英说,小区里的居民有许多像他一样来青养老的外地人,虽说大家已经适应了青岛的生活,但乡音难改,平时交流还都用各自的方言。“北方的方言还好懂一些,像上海话、广东话这些基本靠猜,交流起来挺麻烦的。”任铁英说。
朱衷琪说,刚来胶南的时候,他曾尝试着跟当地人交流,但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当时感觉这里的方言太难懂了,比如水饺叫‘古扎”,馒头叫‘饽饽’,青蛙叫‘歪子’,额头叫‘叶愣盖儿’,弄得我云山雾罩,不知道咋回事,有时只能请物业人员来当翻译。”朱衷琪说,他在胶南住了7个年头,一直在学习胶南话,现在交流起来还是有困难。
一问:啥人来青?
省内油田人扎堆来养老
“我们小区共有1682户居民,外来人口占80%,其中还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及港澳台同胞,被居民们称之为社区 ‘联合国’。”任铁英说。记者探访发现,来青岛养老的外地人不在少数,天南海北的都有,其中来自省内油田区和东北的退休养老人员最多。
“城阳聚集了大量韩资企业,而朝鲜族人到韩资企业就业在语言上有优势,因此大量朝鲜族年轻人带着老人来青。”城阳都霖美景小区开发商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小区买房的外地人占六成,其中仅朝鲜族人就占三成。
位于胶南市东部的海悦园小区有700户居民,平时常住人口只有400多户,居民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外地住户达到70%以上,他们来自淄博、东营、黑龙江、新疆、山西等近20个省市自治区,可谓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因此得名“大中国”,其中尤以淄博、东营等石化区的人最多。每逢夏天,这里会有很多小区居民聚在一起在外乘凉,他们一般是几个老乡一簇儿,聊起天来南腔北调,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