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 郭敬明2300万居第二

来源:成都商报-- 2010-11-15 08:51:58 字号:TT

媒体发布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

 中国作家富豪榜名单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制人吴怀尧

    今天,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

    港澳台作家在大陆的版税收入,第一次被纳入榜单,同时我们第一次推出全新子榜单《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对比两份榜单,结果触目惊心!

    最近十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而中国本土图书单本的平均销量仅为6000册。与此同时,来自西方各国的超级畅销书,却一次又一次在中国掀起阅读风暴,中国读者口袋中的真金白银,总是被外国作家轻而易举地捞走。

    2000年9月,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式引进中国,十年期间共引进了七部,每一部的平均销量都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册,罗琳本人没来过中国内地,却不费吹灰之力赚走了中国人9550万元!最让人感到尴尬的是,罗琳一个人的版税收入超过了任何一个中国本土畅销书作家的版税收入。

    另一方面,外国作家在中国疯狂捞钱的同时,中国文学也在积极出击海外市场,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真正在海外大卖。

    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因为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出版界涌现出了一批“中国本土斗士”:他们坚持力挺中国本土原创文学,在中国图书市场对抗《哈利·波特》等外国超级畅销书;他们深谙图书畅销之道,一些原本在5年时间才卖出6000册的作品,经过他们精心打造,销量居然迅速翻了十倍!在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畅销秘诀?

    为揭开谜底,怀尧访谈录奔赴北京、上海等地,面对面独家专访了四位在开发中国本土作品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出版界四大斗士”,首次将他们打造超级畅销书的全套动作,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怀揣着一个作家梦,通过这组报道,我们想告诉所有追梦的人:当作家、当畅销书作家、当成功的畅销书作家,其实,你也可以!

外国作家富豪榜名单

    郭敬明:将一个人的成功复制到N个人身上

    行业揭秘人:中国作家富豪榜两届首富、畅销书作家郭敬明

    成功关键词:复制

    2010年11月6日,上海,傍晚六点三十分,天已经黑了。

    外滩27号,一栋英国复古主义建筑安安静静地矗立于夜色之中,从东门进去,左拐直走,乘观光电梯到9楼,就是一个露天阳台,凉风扑面吹来。

    “我在这里!”戴着鸭舌帽的郭敬明举起手来打着招呼,在他身后,是著名的黄浦江和东方明珠,江上的观光船霓虹闪烁,清晰可见船体上的各种广告。在这样一个商业味浓厚的地点,在暖黄微弱的灯光下,郭敬明看上去比一年前更瘦了。

    “无论别人怎么说,我想努力赚钱”,这是郭敬明一直以来的行动法则。现在来看,他又一次如愿以偿。两个多月前,他的最新奇幻小说作品《临界·爵迹》在全国的20个重点城市发售。现在,75天过去了,这本书的真实销量究竟如何?“首印的200万册已经没有什么库存了,发出去的书,书店也消化了90%以上,《爵迹2》本月底上市时,《爵迹1》就会开始加印。”郭敬明透露,这部作品之所以分两册推出,“主要是考虑到读者的承受能力,只有将图书定价在20元以下,青少年读者群才不会有购买压力。”能细致到这个程度上,便是他的聪明之处。

    转折:他第一次意识到“固定读者群”

    现在回过头来看,郭敬明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003年。

    那一年,他的成名作《幻城》上市,当年销售84万册,当时21岁的郭敬明名利双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他顶着一头精心挑染过的黄发,带着追风少年喜欢的项链,一副酷酷的表情,立刻赢得无数少男少女的心,人气一路飙升。

    一年后,郭敬明又接着推出了后来引发巨大争议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的销量同样达到了百万,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传说中的“固定读者群”。所谓“固定读者群”,就是只要是某人出版的作品,他们就一定会掏钱购买,这和明星的粉丝购买偶像的唱片差不多。“我的读者群大概在一百万人左右吧,主要集中在14岁到28岁之间。”郭敬明说。

    2004年6月6是郭敬明21岁生日,就在这一天,他组建了工作室,并和老东家春风文艺出版社开始深度合作,推出了由他主编的青春文学杂志《岛》,他策划专栏,负责装帧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此后几乎每期的《岛》里,都有郭敬明的“艳照”,这些由专业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使得瘦小的郭敬明看起来像是从童话中走出来的白马王子。在此之前,中国从来没有一本文学杂志包装得如此时尚。放眼全世界,恐怕也没有一本文学类杂志的封面人物,被该杂志的主编长期霸占。

    模式:每部作品至少可赚两次稿费

    《岛》获得了成功,每期销量在15万册左右。对此,郭敬明表现得很平静,“读什么是读者自己选择的,只能说我的审美和品位,符合年轻人口味,符合市场。”从那时起,他再写小说,就不用等到全部写完之后才去出版,只要开了个头,他就在《岛》上进行连载,等到全部写完之后,再重新出版成书。这意味着,郭敬明的一部作品至少可以赚两次稿费。

    “一个文学新人,只要我认可他的文章,在《最小说》上持续强推三期,他就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影响力。而这种模式可以不断复制到新人上面,一旦新人形成了品牌效应,可以再回过头来推动《最小说》的影响力和销量。”

    至于选人的标准,郭敬明透露,他是按照自己的阅读喜好去寻找新锐作者,而他的选稿标准有两条:“首先,这个作者的文字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读者一看就知道是你;第二,我要从你的作品中看到巨大的商业潜质,比如适合开发动漫、游戏等衍生产品的可能,这样才可以带来巨额的商业利润。”

    复制:使新人同样具有市场号召力

    一旦签约,郭敬明就开始在自己的平台上狂推新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郭敬明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用最快的速度复制到新人身上,使他们同样具有市场号召力!”尽管,这听起来很简单、很神奇,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面某位高人将自己的内力传给一个毫无武功之人,使之快速成为武林高手一样。事实上,郭敬明就是这么干的。

    作家李锐和蒋韵之女李笛安,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这个1983年生于山西太原的年轻女作者,“从她的小说《西决》到《东霓》再到《告别天堂》,这一系列的成就,让她越来越信任我们公司,也认可我们的专业态度。到现在,《西决》已经卖了七十多万本,《东霓》刚刚出,也已经卖到五十多万本了。”

    到今天,郭敬明的旗下已经出书的签约作者,加上画师、漫画家总共有六十多人。“其中任何一个人出书,我都可以同时调动至少60名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号召力的明星作者,在《最小说》、在网络论坛、在博客和微博()上去推荐这部作品和它的作者!”郭董事长自信地说,“所以他们作品的销量,基本上没有少于10万册的。”

    而他对自己的认识,则语出惊人:“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的大部分作家,不写作了可能就没有收入了,我说得不好听一点,我一个字都不写,凭现在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也可以赚大钱,比如代言广告,出席活动,这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2010年9月1日,郭敬明代言的某滴眼液广告,已经开始在各大电视台播放,据悉,仅此一项的收入,他就轻轻松松入账近百万元。

    上市:并非遥不可及

    “那么,你有没有将公司上市的想法?”面对怀尧访谈录提问,仿佛新娘的盖头突然被掀开,郭敬明愣了一下,随后首度公开承认:“这是接下来三五年的既定目标,明年第一笔风险投资就会进来!”面对郭敬明的商业敏锐度和行动力,三五年后,他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而旗下的那些签约作者一夜之间成为富豪的伟大构想,并非遥不可及。

    访谈结束时,我们想起郭敬明曾经说过的一件事情。2010年5月8日晚,有个陌生人在网上向他发出视频邀请,由于没有画面,郭敬明以为是恶作剧,于是发了一句“神经病啊”。很快,电脑传出了“明明,是妈妈”的四川话,随即,视频画面出现了,画面上是他的母亲挨着父亲,他们一脸紧张的表情。那一刻,27岁的郭敬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行业揭秘人:“读客图书”董事长华楠

    成功关键词:1秒、2米、3分钟

    2010年8月28日,华楠刚满36岁,这位国内著名畅销书机构“读客图书”的董事长,是如何度过自己生日的呢?

    “早上起来是周末例行的游泳,天公作美,阴天,游泳池没有人,一口气游了一公里。中午吃了一碗面条,吃完照例来办公室,流汗,写文案。赶紧写,赶紧写,人生短暂啊!”华楠在当天自己的微博()里说。

    三年前,读客图书成立才一年时间,当时最火爆的畅销书,除了本土养生书,就是从国外引进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等超级畅销小说,这些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大地上火爆热销,风头远超本土原创文学。

    就在此时,一部原创的探险小说,摆在了华楠面前。

    “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西藏,作者是四川人,知识渊博,叙述技巧高超,但毫无知名度,小说原稿发在一个网络论坛里,无人问津,点击率只有区区900次。”他说。

    2010年9月,面对我们的专访,华楠第一次将打造超级畅销书《藏地密码》的读客方法全盘托出,“要把金针度于人”。《藏地密码》小说的原名叫《最后的神庙》,在华楠看来,这个名字根本无法吸引读者。他需要做的,是对这部作品进行“产品再开发”。

    1秒:一切从书名开始

    “一部刚写完的作品,还算不上成熟的产品,在将它推向市场前必须精心打磨,有时还需要作者配合修改,这就是"产品再开发"———在读客图书,任何一本书都要历时6个月的产品再开发期:封面要出几十个版本,细节要经过反复推敲,反复对比后再做抉择。”

    对于产品的再开发,华楠的观点是:“首先是图书购买理由的开发,读者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必须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其次,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你所卖的图书,其中,书名对图书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将有力的关键词植入到书名中去,是思考的第一步。书名必须直接体现阅读价值。我要用最快的速度向读者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要知道,一本图书摆在书店的书架上,它与大多数读者接触的机会只有1~2秒钟,距离为2~3米,如果一本书的封面不能迅速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90%的读者会立刻将视线从这部书移开。”

    如何让一个从来没有出版过实体书的无名作者,在引进版图书火爆热销的中国图书市场脱颖而出?如何让一部长达200万字的本土原创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华楠最终确定了“藏地密码”这四个字,“一秒钟四个字,是普通人的阅读速度,取名《藏地密码》,我们就在一秒钟内传达了两个价值,其一,这是一部关于西藏的书,其二,书名的形式符合小说名的习惯,一看便知这是一部小说。这个名字可以在一秒钟之内,抓住热爱西藏的小说爱好者。而为了让读者确信这是一部关于西藏的小说,我们又在书名下面加上了一句话———《藏地密码》,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2米:做一个封面有多难?

    书名已定,接下来,就是构思封面。

    “做一个封面有多难?每次我都会掉很多头发,有些是想掉的,有些是抓掉的,还有些是在墙上磨掉的。”华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当我们问及封面设计最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时,华楠说:“不管是一部本土原创小说的封面,还是一张地方都市报的头版,或者一家商店的招牌,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差异化,是要从眼花缭乱的书架、报摊、街道中跳出来,让读者或行人,第一眼就能看到你。”

    那么,一本书在书架上,与读者的距离大概为2~3米,如何才能被读者第一时间看到?“在书名一目了然的前提下,通过封面色彩和读者快速沟通!”华楠脱口而出,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和竞争对手相反的颜色,就像可口可乐用了红色,百事可乐就用蓝色。

    为了让《藏地密码》达到这种效果,华楠苦苦思索后,终于从藏族服饰中得到灵感,发掘出一个既能争夺读者眼球,又能表达小说阅读价值的核心符号:彩条。

    他用这个彩条包住书脊,在其他细节上,也细致到位:为了让书名更加抢眼,书的封面底色选择了黑色,书名则选择了桃红色,在封面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而在黑色的底图上,又加上隐隐约约的西藏地图,强调出小说的背景,在书名的上方,则放置了两个红色剪影,一个弯腰柱杖,一个翘首望天,神秘的氛围,再次呼应了书名。

    对此,华楠的解释是:“我们强调这些细节的设计,是因为当读者注意到这些细节时,正在考虑要不要把这本书从书架上拿起来,我们所有的设计,都在鼓励她不妨拿起来翻翻。”

    3分钟:把购买者心里话说给购买者听

    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表达图书内容的书名锁定目标读者群、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封面的色彩和细节吸引读者,这已经是成功售出一本书的开头。

    “但不要高兴得太早,读者从看到一本书到他们拿起这本书,再到决定是否购买的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在这短短的3分钟内,80%的书会被读者放下。”华楠强调道,“书名和封面,只是吸引读者注意,真正让读者为之掏钱的,是向读者快速传达本书的阅读价值,解决"我为什么要买这本书来读?"的问题。文案(内容简介),不是把你心里的话说给购买者听,而是把购买者的心里话说给购买者听。”

    2010年9月1日,《藏地密码》推出第九部,至此,其全系列的销量已累计突破350万册,第十部的大结局也即将推出。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出现大量盗版书,对此华楠很无奈,也很不满:“如果盗版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会使中国的原创作家没有写作的动力。而一个大国没有文化影响力,其输出的商品就没有附加价值,我们在全球市场上就只能扮演廉价劳动力。所以我经常说,图书市场盗版的猖獗,受害者不仅是作者和出版商,而是我们全部中国人。”

    金黎组合:只需搞清楚书给谁看

    行业揭秘人: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金丽红、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

    成功关键词:名人效应

    “我先泡一壶茶,咱们边喝边聊。”

    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办公室,副社长黎波笑着说道,话音刚落,他的“黄金搭档”、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金丽红女士快步走进办公室,也主动打起了招呼———现在,中国出版界著名的“金黎组合”,就在我们面前。

    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电影《大腕》里,每个“大腕”背后都有高人。在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名流出书热的背后,同样站着两位“大腕”,他们就是金丽红和黎波。经过他们出版的作品可以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朔的《王朔文集》《看上去很美》、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崔永元的《不过如此》、吴小莉的《足音》、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刘震云的《手机》、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姜戎的《狼图腾》等。

    说起来,金丽红和黎波的合作,始于1988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他们先是在华艺出版社任职,当时金丽红是华艺出版社的副社长,黎波是出版发行部主任。当时的出版界,“就是文学热啊,什么实用类书,什么名人书,这些种类都没有,主要在文学这一大块。”金丽红说。

    她:大胆决定为“痞子王朔”推出文集

    1991年,金丽红推出《王朔文集》,此举在当时震惊了整个文学界。在此之前,王朔的主要作品几乎都只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对于这个貌似玩世不恭的京派作家,当时的文学批评界基本保持沉默,偶尔发出的声音也是阴阳怪气,诸如称王朔作品为“痞子文学”。

    在推出文集之前,她和王朔进行了沟通——当时还没有实行版税制,王朔开门见山:“你给我多少钱呀?”金丽红反问他:“你想要多少钱?”王朔脱口而出:“100万!”金丽红笑了:“王朔,我们好好谈一谈,我是很认真的。”最终,双方经过协商,最后决定按版税来计算酬劳。所谓版税,就是指出版社每卖出一本书,作者都有相应的提成,比如双方约定版税为10%,如果这本书的定价是20元,那么作者就可以从每本书中获得2元的收益。

    著名的文化批评家何三坡在接受采访时,说起了一个细节,十多年前,他去金丽红办公室谈事,期间一个编辑过来问金丽红某部稿子是否可以签下来。“金丽红拿到书稿后,扫了一眼开头,然后看了看作者和内容简介,3分钟不到,就同意签出版合同。”目睹此情此景的何三坡感慨万分,“她的敏锐、胆识、气度和眼光,在中国出版界中绝无仅有。”

    他:就是那个打破行规的“傻子”

    “为什么渠道商想要你的这本书,抢你的这本书,原因在于他判断这本书一转身就能卖出去,根本不会砸在手里。”负责发行的黎波经过深思熟虑后,要求新华书店先付钱再提书,这种方式,不要说在当时,就是现在也极为罕见。因为,通常的方式是书店提书后先卖三个月,三个月后若能按时结款,出版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图书的回款期往往被人为拉长。果然,黎波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对方的回复:“哪里冒来的傻子,新华书店的规矩你懂不懂?”

    “我当时强调,畅销书必须先给钱,相当于打破了固有的行规,所以很多书店不能接受。可是,我完全是按照市场的规律在走。”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2010年9月,“金黎组合”再次联手白岩松,推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幸福了吗?》。

    “这本书白岩松总结社会,切入的角度非常好,话题也非常恰当。十年前做他的《痛并快乐着》,没多久销量就突破60万册,《幸福了吗?》花的力气也是挺大的,现在为止走了40多万册。”对于这样的销售结果,黎波表示满意。

    “以前做签售,无非就是在书店出个预告,现在我们更加注意细节。”黎波说,在去签售之前,他们会通过当地媒体发新闻预告,同时派人在书店周边做宣传,在社区贴海报、贴预告、发传单、在大学校园网里发表消息并置顶……

    “尽一切可能开辟新的宣传渠道,同时我会督促销售部在各地重点码堆此书。现在我们正在各地设置专柜,那样效果会更好。”黎波说,这一套动作下去后,每次签售都战果显著,书店高兴,读者满意,“出版人就更不用说啦!”

    采访进行中,金丽红起身去电脑前看了看,随即兴奋地宣布:“今天,《幸福了吗?》在当当网和卓越网的销量都是第一名!”对于作者白岩松,金丽红也是赞不绝口,“这本书能畅销,他起到关键作用!”她认为,首先是白岩松的公众认可度高,大家信任他,“他是偶像派加实力派,男女老少通吃!”同时他还经常主动提出一些营销构想,比如通过新兴媒体做营销,去图书销售火爆的网络书店做视频访谈等。

    “访谈后网站也愿意强推,直接就拉动了图书销量!”金丽红说,现在在当当网上,《幸福了吗》每天的销量达到1000多本,这相当于北京图书大厦一个月的销量!网站卖得好,又反过来促进实体书店更加重视这本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获得渠道优势。

    针对性:针对性,还是针对性

    在金黎看来,现在的购书人群有三大类,第一类是12岁到18岁的青春阅读群体,他们是阅读主体,他们的阅读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增长阅历为目的;第二类读者是18岁到36岁的青年白领读者,这部分人阅读是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为主;第三类是银发读者,以55岁至70岁的人群为主,这些人有钱、有闲、有阅读欲望,是满足愿望和偏重实用性的一群读者。

    黎波说:“面向这三大人群,我们的书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销量相对也就会大。”

    金丽红补充说:“出书前的第一件事是先问自己:我出的这本书给谁看?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后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行业揭秘人: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

    成功关键词:推广平台

    2010年11月9日晚,怀尧访谈录在昆明机场学者书店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位读者在购买小说《怒江之战》。第二天中午12点,在位于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的德胜国际中心10楼,我们见到了这部小说的出版人沈浩波。

    与不少出版机构狂签名家作品所不同的是,沈浩波和他创立的磨铁图书,一开始走上的就是一条草根原创出版之路。这还不够,沈浩波说,他出版的《盗墓笔记》的影视版权已经被好莱坞购买,“预付款高达200万美元,小说和漫画也在海外推出了! ”

    大学毕业后,酷爱写诗的沈浩波为养活自己,开始走进了出版行业,“因为这个行业门槛很低。”但事情并非他想像的那么顺利。2001年,他借了十几万元,注册了图书出版公司,结果出版的书根本卖不出去,借来的钱不到半年就赔光了。沈浩波事后将原因归结于,“当时就是文人心态,没有调查过市场,想当然地策划出一些书。”

    吃一堑长一智,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沈浩波陆续推出了春树的《北京娃娃》、孙睿的《草样年华》,这些书在年轻读者中激起了不俗的反响,而真正让沈浩波声名鹊起的,则是超级畅销书《诛仙》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可贵:拜见作者的习惯保留至今

    2006年年初的一天晚上,沈浩波在浏览天涯论坛时,无意中看到一个讲历史的帖子,作者署名“当年明月”,文章内容与明朝有关。看了不到一千字,沈浩波开始激动起来,“因为它对历史的传播找到了一条新路,而且表达方式非常新锐,这种讲述以前从未见过。”

    沈浩波开始疯狂地联系“当年明月”,他连夜发动亲朋好友帮自己寻找“当年明月”的联系方式。“找到联系方式的第二天,我马上就去广东,找作者当面聊。”

    沈浩波的举动让“当年明月”既诧异又感动,两人见面后聊了整整一下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现在,沈浩波很少亲自去找稿子,但拜见作者的习惯,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他说:“我觉得这是对作者价值的尊重。”

    平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我们只有立足于价值本身,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此外要有包装和营销能力。最可悲的事情是,你已经掌握到好的内容,但是你把好的内容做死了。”沈浩波说。

    那么,“当年明月”是如何做活的呢?

    “首先找到欣赏他的人和平台,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刚出来,我们要想办法增加这本书的权威性,当时明史专家毛佩琪很火,我们就请他写序,对症下药自然事半功倍。”

    接下来,沈浩波开始为《明朝那些事儿》找推广平台。

    2006年,博客是年度关键词,沈浩波开始和新浪博客方面进行沟通。“我告诉他们,《明朝那些事儿》的价值在哪里,分析为什么它会火,它会带来什么——不光是访问量,还带来那么多关注历史的人。”一番苦口婆心,一颗赤诚之心,再加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浪博客最后为此连做了三个专题,每期推头条,每次我们都要给它找不同的角度,一起策划一起来做。”没用多久,“当年明月”成了新浪博客的红人,截至2010年11月12日,“当年明月”新浪博客的点击率,已经突破2亿2千万。

    在沈浩波看来,当《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成为巨大的热点后,剩下的事情就显得简单多了。“这个时候再往平面媒体上推荐,平面媒体就容易接受了,报道多了,自然会火。”

    争议来袭:价值为王

    人红是非多,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当年明月”的负面新闻,也开始浮出水面。

    对于那些到现在还认为《明朝那些事儿》是炒作出来的快速文化产品,沈浩波的回应是:“这是最无知的一种说法,如果它没有价值,你怎么炒都没用,还是要有价值。”

    目前,《明朝那些事儿》各种版本的累积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据怀尧访谈录采访了解,《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仅第一部的平均销量,在2010年的每个月都达到了惊人的7.5万册。

    营销推广:价值依然为王

    “作品再好,人家不知道也没有用。现在大家的注意力这么分散,好东西多了,为什么偏偏追你这本?”沈浩波说,“现在是内容和营销并重的时代,有价值的书,大家才愿意主动来帮你传播,而不是我给你一千块钱,你就帮我说好话。”

    今年沈浩波说得最多的书是《酥油》。“这本书讲的是不求回报的爱,体现了一种价值观,所以这就构成了我们营销的一个模式,我们要找到影响力很大的人,而这样的人他会非常喜欢这本书,觉得这个书应该向全社会推广,所以我们最终找到了潘石屹、姚晨、李承鹏,通过他们三个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本书,让更多的人来帮助你推广,这是一种营销模式,口碑相传,力量无穷,而这本书现在卖得非常好,要不了多久,就会拍成电影。"沈浩波说。

    2010年8月期间,沈浩波与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到榕树下网站做访谈,沈浩波向网友强力推荐《酥油》,主持人王小山调侃他,“你多送几本书给网友嘛”,沈浩波的回答,“很诗人、很给力”:“哈哈,送书可以,除非他是我的哥们!”

    中国图书调研:3万册算畅销孩子钱最好赚

    中国作家富豪榜制作人吴怀尧

    中国图书业的真实生存状况究竟怎样?中国作家如何应对商业化写作时代的来临?在中国图书市场,畅销书的最低销量究竟应该是多少册?如何才能成功打造出一本畅销书?中国作家如何应对电子书的挑战?结合两榜的调查结果,成都商报与春城晚报联合推出《2010年度中国图书调研报告》,从一个全新视角审视中国图书市场的现状与秘密。

    报告1:谁最畅销?

    结论是:推动畅销书,影视剧很给力

    据怀尧访谈录调查,2010年版税收入在100万元左右,排名在《中国作家富豪榜》25名以外的作家还有:《山楂树之恋》的作者艾米、《苍黄》的作者王跃文、《驻京办主任》的作者王晓方、《激荡三十年》的作者吴晓波、《离歌》的作者饶雪漫。其中,《山楂树之恋》的再度热销,和著名导演张艺谋将之拍成电影有直接关系。

    2010年4月和5月期间,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书店等主要图书卖场,《山楂树之恋》的销量分别是334本和568本。到了《山楂树之恋》电影上映前后,原著小说的销量急速飙升,8月份销量达到4296本,9月销量2961本。

    近几年来,影视剧对图书销量的拉动不言而喻,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和六六的《蜗居》,在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销量同样一路看涨,有读者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有时无意中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就会去书店买一本原著,因为工作等原因,不可能每天守在电视机前追看电视剧,但是买本书,只要有空就可以看几页,方便还省钱。”

    报告2:多少本算畅销?

    结论是:1年卖3万册,就算畅销书

    对于出版人和作家来说,畅销书意味着读者认可、金钱收益和社会影响。

    对于大部分作家来说,畅销书的意义尤为重要,一旦作家的某部作品成为畅销书,那么他的下一部新作品出版时,无论是起印量、版税、媒体报道,都会比非畅销书作家优厚得多。

    关于畅销书的定义,出版界向来莫衷一是,有的说1万册,有的说2万册,也有的说4万册,那么社会各界人士对畅销书的定义又是怎样的?

    在大量采访购书读者、作家和出版人时,我们多次问及他们对“畅销书”“超级畅销书”“长销书”和“滞销书”的定义,综合被访者的回答,怀尧访谈录得出以下结论:

    “畅销书”指一本书出版当年,销量超过3万册的书;“超级畅销书”则应在出版后3年内,销量突破100万册;“长销书”出版后5年内,每年的平均销量应该达到2万册;“滞销书”是出版后5年内,销量不足5000册的书。

    根据中国图书市场目前的行业现状,写出一本销量达到三万册的畅销书,作家能够拿到的版税收入在十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在中国,即使写出一本畅销书,作家也无法高枕无忧,而在国外,很多作家写出一本畅销书后,收入几乎就可以吃一辈子了。

    报告3:谁最赚钱?

    结论是:外国作家在中国疯狂捞钱

    2010年11月8日上午,从昆明书城三楼到五楼,我们发现,无论是文艺类图书、财经类图书,还是少儿类图书,最显眼的位置,都能看到引进版图书的身影。

    云南知名作家施袁喜说:“就目前而言,中国作家的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无法与外国作家相比,这是需要反思的。”

    回首过去十年,一波又一波的引进版图书,在中国不断掀起阅读潮流,从《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到《哈利·波特》《1Q84》,它们总能轻轻松松赚走国人钞票。

    少儿图书尤其如此:在当当网2009年少儿图书的畅销总榜中,从第1名《不一样的卡梅拉》,到排名第10的《I SPY 视觉大发现系列》,全部被引进版图书牢牢霸占!

    在昆明书城工作10年的少儿图书类负责人周思明,接受怀尧访谈录的采访时说:“过去十年,我印象中卖得最好的引进版少儿图书,是《哈利·波特》系列。”她指了指《哈利·波特》的摆放位,“从星期五下午到星期天晚上,来书店的人最多,很多小朋友和大人到少儿图书这一层,点名要《哈利·波特》,这套书现在卖得只剩下42本!”

    报告4:谁购买力最强?

    结论是:孩子的钱最好赚

    “孩子的钱最好赚!”

    在少儿文学陈列前,周思明告诉怀尧访谈录:“国内写童话的作家嘛,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卖得最好,她今年出了很多新书,销量都不错,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也一直走得很稳,但杨红樱出书的速度,远远超过郑渊洁!”

    问鼎《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的童话作家杨红樱,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共20册,总销量突破2000万,平均销量每本100万册,这相当于杨红樱一个人写出了20本超级畅销书;她的《笑猫日记》系列作品,目前一共有12本,根据调查,仅《那个黑色的下午》这一本书,2010年1月在全国的销量就突破6万册,是实至名归的畅销书。最让人惊讶的,杨红樱今年还杀入了教辅图书领域,《马小跳学作文》《马小跳玩数学》《马小跳左手历史右手地理》等纷纷出炉,其2010年版税收入2500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告5:为何能畅销?

    结论是:作家首富经验,真诚对待读者

    2010年10月27日,怀尧访谈录通过微博(),对2009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的童话作家郑渊洁进行回访,在回答“您认为决定图书销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和“过去的一年,您本人去过几次书店?用于购书的花销大概有多少?”时,郑渊洁表示:“销量大的书都是畅销书。而畅销书风头一过,就没人买了。要做到经久不衰,作者要真诚对待读者,拿出看家本领写作,凡是糊弄读者的书都不会畅销。其次,一位作家要将所有书交给一家出版社出版,这样人家才会下大力气营销你。”

    郑渊洁表示自己每周都会去书店,每次都看得眼花缭乱,他在微博私信中写道:“买书一年花一千元左右。畅销书很少买,和宠物有关的书买得多。”

    报告6:畅销书啥样?

    结论是:封面对销量起决定性作用

    2010年11月,诗人人与有些焦虑不安,他耗费10年心血写就的长篇《智慧国:双岸黄源如是说》,即将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但是这本书的封面应该如何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他也知道,“货卖一张皮”,对于大部分图书而言,封面往往对销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那么,这种决定性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们在北京、昆明、上海、成都等地大型书店采访读者时,103名受访者中,有78人明确表示,自己曾因为喜欢某本书的封面,掏钱将之买下———本文截稿时,人与还在琢磨新书封面,他说:“谁都希望自己的书能卖得好啊。”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备受争议的腰封和名人推荐,对图书销售是有帮助的。在日本,近5年来,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有腰封。

    2010年10月15日,知名文化评论人韩浩月推出了自己的作品集《爱如病毒,喜欢潜伏》。这样一本解读“爱情”“两性”“男女”“家庭”的情感著作,获得了导演冯小刚、贾樟柯、高群书,演员张静初、黄晓明等人捧场,他们热情洋溢的推荐语,赫然出现在封面之上。

    韩浩月说:“这些推荐语起初想直接打在腰封上,但考虑到现在很多读者讨厌腰封,而且浪费纸张,就直接把推荐语用很小的字体,打在封面上,这样做既避免影响封面的整体格局,也考虑到了读者的感受。”

    报告7:如何推销?

    结论是:内容简介越通俗越好

    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是让作者自己写比较好,还是该书的责编写合适?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写出能让读者心甘情愿为之掏钱的内容简介?

    就大众畅销书而言,“写文案(图书的内容简介)要多用俗语。人们总是倾向于跟熟人做生意,愿意向熟人买东西,人们也更容易信任熟悉的句子,俗语能够在解除怀疑的同时,调动更多想像力和情感。说到底,文案就是研究沟通效率的问题,俗语具有沟通魔力。”2009中国年度出版人华楠在接采访时,道出了自己屡试不爽的经验。

    报告8:作家富豪咋花钱?

    结论是:买房、买车、做慈善

    知名作家连岳曾说:“一谈到钱总会被人骂,我只想说一句,如果你连钱都不尊重,你也得不到什么尊重。在决定去写作之前,你一定要像那些大作家一样爱钱,钱给你自由,给你闲暇,让你享受美食,让你能给小费,让你可以不求人。任何让你不要在乎钱的说法,都要保持怀疑。”那么历年来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富豪,他们是如何花钱的?

    据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买房、买车、做慈善。

    比如郭敬明,2009年就在上海市繁华区购置了4套房子。随着房价飙升,每套房子市场价已超出当时购买价格的3倍。喜欢买房的,不仅是郭敬明,还有易中天,2008年,易在厦门花500多万购置别墅。而韩寒则喜欢买车,他的出版人兼好朋友路金波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识韩寒这么久,他花钱最多的就是换车了,他经常换车,买了新车就把旧车卖掉。”

    在食有鱼、居有屋、出有车之后,也有一些作家开始做慈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作家郑渊洁为灾区捐款30余万元;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地震,郑渊洁又向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灾后重建小学新校园。在接受采访时,他曾对记者坦言:“我前半生写作挣版税,后半生就要做慈善家,捐出我的版税,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而荣登《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的杨红樱,同样不乏慈善之举,汶川大地震后她捐款20万元,还为灾区儿童捐赠了2万册图书。在接受成都媒体采访时,杨红樱表达了和郑渊洁类似的观点:“如果有一天不写书了,就去做慈善。”

    报告9:谁在扼杀作家?

    结论是:电子书迷雾重重,作家们口袋空空

    去年我们曾报道过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升温,今年此时再看,电子书已经形成星火燎原之势,盛大、汉王、方正、纽曼、爱国者等数十家厂商投身其中,一时间,电子书成为热门话题。那么,在这种热闹背后,电子书内容主要的提供者———作家和出版机构是否从中获利?

    怀尧访谈录调查发现,很多作家和出版机构,在交了稿子之后基本就没了下文,著名作家北村的回答颇具代表性:“现在的电子出版收益形同虚设,我没收到一分钱的报酬。”

    《2009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郑渊洁的观点则新意十足:“我还没有授权过数字出版。我觉得数字出版的前景是免费阅读,作者靠商家在阅读页面的广告挣钱。其实对我来说,我的微博和博客就是我的文字的免费数字出版。”———看看电子书市场的火爆,再看看作家们的电子版权收益,让人不由自主想起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里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报告10:作家到了悬崖边缘?

    结论是:原创论斤卖,盗版摆一排

    中国作家已经到了最尴尬的时候!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当今现实:国民阅读率逐年下降,本土图书单品平均销量仅为6000册;在不法地摊上,原创论斤卖,盗版摆一排;外国作家兵临城下,引进图书席卷中华;一代中国孩子喝“洋奶”长大,成人阅读越来越实用化;百度文库和淘花网,随处可见未经作者授权的作品,版权保护,顿成浮云!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作家已经被逼到悬崖边缘!在此,我们强烈呼吁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健全,为中国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同时敬请广大读者,支持本地原创,购买正版图书。(《成都商报》记者彭志强、蒋庆、平静、陈卓、《春城晚报》记者瞿腊阿娜,对本文亦有贡献) 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今天,《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在成都商报重磅发布,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分别以2500万元、2300万元、1950万元的年版税收入成为今年作家富豪榜的三甲,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三人均已连续三年位居中国作家富豪榜三甲之列,并且轮流占据这三年作家富豪榜的榜首位置。至今年为止,中国作家富豪榜已经在成都商报连续发布四年,从郭敬明最初的1100万元到今年杨红樱的2500万元,如果将版税换算成作品销售数量,这也显示出,中国作家首富的读者在急剧增加。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在数字阅读悄然发展的今天,作家们却几乎无法从这一块获得他们应得的版税,易中天说自己没有从数字出版拿到一分钱,他猜测自己可能从中“丢掉了一栋别墅”!这并非个例,因为绝大多作家都没在这一领域拿到版税。而就在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之时,中国作家们刚刚发起了一次抗击网络数字侵权的活动。

    悲,纯文学大规模撤退

    麦家、周国平、王蒙、贾平凹四人的总版税敌不过一个“当年明月”

    郭敬明应该是对今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榜单感到意外的一个人,2009年他的《小时代2.0》于年底出版,版税收入划入了今年的统计范畴,而失去了去年榜首的位置。今年,郭敬明推出了《爵迹》等作品,作品的畅销让很多人都认为今年的作家富豪榜已无悬念。不过,青春文学在这两年少儿读物整体大热的环境下已经显得后劲不足,杨红樱、郑渊洁代表了少儿阅读在当下中国的火热趋势。作家阿来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下中国的大人都不怎么读书,但他们对孩子读书却无比重视,一些家长会在出门打麻将之前仔细嘱咐孩子要好好看书。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制人吴怀尧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很多人对榜单以财富为作家成就排位有争议,但这个榜单的主旨是反映中国全民阅读潮流的走向,“当这个榜持续到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回过头再看这个榜单,它就是这些年中国人阅读走向的一个真实写照。”

    按此观点,不难看出原创纯文学作品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持续走低,在第一次发布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位中,传统的纯文学作家占据了五席,掌握半壁江山;而到2007年发榜时,这个数字降低到了四席;到2008年发榜的时候,前10位中已无一个传统文学作家,他们跌出前10位,但仍在前25位保持一定比例,在11到25位中,占据八席;去年的情况也和2008年相似。

    而到今年的榜单发布时,从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内地传统文学作家仅还能看到麦家、周国平、王蒙、贾平凹的身影(而他们四人的总版税不到一千万,还敌不过一个“当年明月”)。若不是今年的作家富豪榜首次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纳入榜单,从而名单上多了龙应台、李敖等人,纯文学部分在中国作家富豪榜显示出的国民阅读走向还会更加边缘化。

    叹……越来越功利的阅读

    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

    今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不但首次将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作家版税收入也纳入了统计,制榜人吴怀尧也试图颠覆大众对作家的定位认识,从对作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但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的很多人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家,今年排名第五位的曾仕强就是一位管理学家;排在第六位的郎咸平则是一位金融专家;排名第九位的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他们不是我们理解范畴中的作家,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或心得汇集而成的作品却受到大众的欢迎,从他们在榜单靠前的位置可以看出,他们对大众阅读的吸引力非同凡响。

    这些人士进入榜单,也让人联想起前两年央视《百家讲坛》出书热,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马未都等登上《百家讲坛》的人,他们的作品曾一度成为阅读热点,这种热度的背后是中国当时蔓延的国学热,也是中国对传统经典今日阐释的潮流。毫无疑问,当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出现在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的前十位时,我们不难看到,在金融危机迟迟未能消退时,国人对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日渐关注和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的疑惑。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三人并不见得就是各自领域最优秀的人物,然而,他们更适合大众阅读的表述方式使他们获得了认可。

    不少人都感觉到中国人的阅读越来越现实,越来功利。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阅读和实用主义相联系。”在学者王德峰看来,读书是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鸣,而不是为谋取现实利益。 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如果有人认为中国作家富豪榜是一个可笑的榜,那么这种可笑也是由于当下的大众阅读取向功利化所造成的。

    问:何时可以价值输出?

    排名前25位的中国作家富豪中,能向国外进行版权输出的人少得可怜

    很多人都还记得几年前央视主持人张斌在公开场合遭遇的尴尬,他的妻子胡紫薇闯进央视,披露自己老公的婚外恋。这个八卦中,因为胡紫薇引用了那句“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而超越了浅薄的八卦概念,并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这一次,与中国作家富豪榜同时发布的还有21世纪第一个10年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这个榜单的榜首位置并无悬念,写出《哈利·波特》系列的英国作家J.K。罗琳十年来在中国内地拿到9550万元的版税成为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奥地利作家布热齐纳,他的代表作品是《冒险小虎队》,他在中国获得了3000万元的版税;排名第三的美国作家丹·布朗对大家而言也不陌生,《达·芬奇密码》在中国已经引发了“密码”热。

    如果仔细去看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就会发现,在中国获得成功的作家多是来自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上榜的25位作家名单中就占据了11席!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价值观输入,无论是低幼的读物、还是经济管理著作,中国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而较于中国作家富豪榜,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25位的中国作家中,能向国外进行版权输出的人少得可怜,排名第一的杨红樱应该是向外输出版权最成功的中国作家,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目前已经在欧美地区推出了英、法、德、意等不同语种的版本,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中国市场发展部的总经理周爱兰说,杨红樱作品所反映出的中国儿童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能够打破东西方的文化障碍,书中表现出的张扬的孩子天性、舒展的童心童趣、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膜能打动全世界儿童的心。

    惊!数字出版消灭作家

    作家感慨:写作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有志于写作者应该谨慎

    无论是在中国内地还是中国港澳台地区,无论是在日、韩还是欧美,作家和出版人在数字阅读是未来阅读趋势这个问题上都没有任何争议,就像我们的阅读载体从最早的甲骨到竹简,再到如今的纸张一样,新兴技术必然将阅读的载体从纸转向各类电子阅读器。

    而如果我们10年后再进行回望的话,2010年之后的未来几年将是数字阅读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去年,我国电子阅读器的销量约为80万台,估计今年将达到300万台。但目前来看,这种质变对中国作家来说,并非好事,数字出版若保持目前的状态,可能将最终消灭作家这一职业。

    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中,上榜作家的收入都是纸质书的版税,他们的名气在数字出版时代却很难换回财富上的肯定。易中天明确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没有在数字出版上拿到过版税,其他的作家也是如此,何马的《藏地密码》使他一度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的位置,但这本书的数字出版版税至今为零。麦家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通过阅读器下载了他的作品,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他在签订数字出版合同时都要求对方先给一个预付版税,“不然,你可能什么都没有。”

    据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比例达24.6%,其中,91%的读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这样的选择像利剑一样直刺作家和出版人心脏!因为,每一本新书推出之后,大众很快就可以在网上下载到免费的电子书,实际上,电子阅读器的厂家也乐于看到这种现象,就在本月12日,陆琪、南派三叔、李承鹏、连岳等数十位作家针对淘花网纵容网友未经作者、出版社授权,上传作家的作品进行强烈声讨,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这些上传的作品售价最低的只有一毛钱,而作家从中不会得到一分钱。虽然淘花网迅速发表了致歉声明,但连岳还是悲观地说:“我越来越意识到,写作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有志于写作者应该谨慎。” 在今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杨红樱首次占据了榜首的位置,如果加上郭敬明两次连夺榜首的经历,中国作家富豪榜在5年内的5次发榜,四川作家就3次占据了第一位。

    在这个榜单上,阿来、麦家、饶雪漫、何马等作家也是经常出现在榜单上的常客。而在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方面,四川已经有五人得奖,这还没有算上在成都出生的作家刘心武。若再加上根据四川作家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中的一篇改编而来,即将上映、由姜文执导的贺岁大片《让子弹飞》,更是不得了。

    纵观文坛,还没有哪个地方像四川这样,在少儿文学作品、青春文学作品方面,有强大的作家团队牢牢占据住霸主的地位;在传统主流文学作品方面,有大量优秀的作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文坛川军的实力让陈忠实等作家都不禁感叹,四川是现代文学活跃的地方。

    文学之路

    代表人物:阿来、柳建伟、麦家

    从中国现代文学六大家到各类文学奖得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四川是公认的文化大省,巴蜀大地的万千气象成就了文学四川的人杰地灵,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公认的排行榜,即“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中,四川就有两位。在当代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得主中,先后有周克芹、王火、阿来、柳建伟、麦家等作家。此外,还有裘山山、何大草、邓贤等诸多作家获得过其他文学大奖。

    在这些作家中,柳建伟因人事调动离开了四川,麦家也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回到了浙江,但他们最重要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四川生活时完成的。麦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成都永远是他的精神故乡,他的文学创作是在成都这座温润的城市中成长起来的,“我在成都结婚生子,这座城市留下了我的人生足迹。包括《暗算》在内,我在成都创作了很多作品,我在精神上永远离不开成都、离不开四川”。

    柳建伟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他曾为了准确表现笔下的商人生活,利用周末时间在成都某景点门口摆了近半年的地摊,“我在四川生活了20多年,那段时光是我文学创作的基石。”

    尽管很多人对文坛川军的强大感到不解,但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川的社会生活氛围很适宜文学创作,天府之国的休闲特点容易让人安静思考,此外,四川的方言土语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四川方言的形象生动和自由,往往具有融抽象于具体、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效果。虽然四川作家在文坛的地位显著,但四川作家对文坛川军依然保持着警醒,阿来就曾表示,四川的文学在近几年取得一些成就,但这并不表明四川的文学整体发展水平。

    奇迹之路

    代表人物:杨红樱

    时至今日,杨红樱作品平均每天的销量高达1万多册

    对涉足中国少儿文学的出版界而言,成都作家杨红樱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完成了一个奇迹。这位来自四川的作家,十年间作品的销量达到了4000余万册。成都商报记者从书业权威调查机构开卷公司了解到,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最初的几年里,引进版少儿图书引领市场,前30名畅销书中引进版图书占据了2/3以上的席位,本土原创图书显得势单力薄。而从2004年开始,形势的逆转发生在了杨红樱系列作品的上榜时———本土原创少儿畅销书逐渐占据主导,时至今日,杨红樱的作品平均每天的销量就高达1万多册。

    文学评论界权威评价认为,杨红樱是改写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历史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家,她所创造的“马小跳”和“笑猫”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品牌。而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品中,几乎都是来源于她在成都的生活基础,比如“笑猫日记”系列,里面有个“翠湖公园”,那就是成都的人民公园,书里写到的人工湖、假山、山洞、拱桥、梅林,都是公园里的实景。

    杨红樱的作品呼唤善良、宽容、正直的美好品格,包容、和谐的生存环境,旨在引导小读者在心里始终怀着一份对社会、对未来的美好情感和信念,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切和她在成都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而杨红樱也在创作中也展现了一位成都作家的魅力:她是一位从内心深处深爱着孩子的作家,她写作的初衷不是为了成名,更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成为孩子的代言人,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搭建一座互相理解、分享彼此感受与体会的桥梁。

    财富之路

    代表人物:郭敬明、饶雪漫

    他们是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他们的模式正改变出版界

    当四川作家走出盆地之后,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也让人为之惊叹,郭敬明和饶雪漫是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他们创下的成就并非在四川之时,而是在他们出川之后。作家七堇年几年前去天津、香港读书,等到今年毕业回到四川之时,她已经是一位单本销量能达到50万册的畅销书作家。

    在青春文学读物方面,四川的作家改写了这个行业的规则,以往要想成名,很多青少年都通过《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郭敬明在主编不定期出版的《岛》时看到了这个行业新的生产模式,于是,当他创办《最小说》时,已有了明确打造作者团队的想法。《最小说》的存在使得郭敬明将其在青春文学的影响力升至了最大化,越来越多的人依托这个平台成为畅销书作家,而郭敬明也在作家这个身份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老板的身份。郭敬明的这个创新甚至让纯文学杂志的主办者感到尴尬,在他们的杂志销量日益萎靡之时,郭敬明等明星作家所主编的文学杂志却有着惊人的销量。

    另一位四川作家饶雪漫的模式也在悄悄改变出版界。和郭敬明相比,饶雪漫在媒体露面的次数不算太多,她的作品推广模式显得更具前瞻性。几年前,饶雪漫就创造了书模这个概念,她请来少男少女担任图书的模特。饶雪漫还在尝试用多媒体的方式让自己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接纳,在出版《离歌》的时候,她甚至还自己掏钱来拍摄电影。

    草根之路

    代表人物:何马、郑小琼

    非专业的写作者,让整个业界为之惊叹

    无论是在文坛的影响力、还是对图书出版的引领方面,四川的作家都显示出了惊人的能量。实际上,他们可以说都是“专业”的写作者,而让出版界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于四川那些非专业的写作者,他们偶尔写作所呈现出的内容,都会让整个业界为之惊叹。

    何马,在大学毕业之后曾做过一年的医生,后来开始做生意,从一个小公司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家集团公司。这位喜欢阅读和冒险的老板自娱自乐地写了一部《藏地密码》,不料却成为当下中国的畅销书。何马的创作是这样的,因为不是专业作家,他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多,为了《藏地密码》,他先后读过600多本有关西藏的图书。

    就算是在草根之中,你也可以看到四川人倔强展露的才华。郑小琼,来自四川南充的一位东莞打工妹,打工的艰辛没有磨掉她对文学的热爱,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郑小琼先后在当地玩具厂、磁带厂、家具厂、五金厂打工,在疲惫的工作之后,她悄悄继续着文学梦想,甚至在获奖之后,还怕丢掉工作隐瞒了自己写诗的事情。说出来的确让人惊叹,打工妹郑小琼先后获得了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期间,东莞当地作协曾想让郑小琼过去上班,但她当时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却拒绝了这份清闲的工作,“因为我觉得还需要保持这种在场感,一种底层打工者在这个城市的耻辱感,这种感觉让我不会麻木。这种在场感,会让我对一些事情充满了敏锐感……”而一个不需要统计的事实是,中国的打工文学,名气大的写作者,绝大部分都来自四川。(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吴怀尧:今年作家富豪榜,我们选择“实用”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制人吴怀尧

    2006年12月15日,历时月余调查的《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次发布,中国作家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第一次以财富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引发全民热议。关于作家财富与文学价值的争论,直到今天,依然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2010年11月15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五次发布,同时推出的还有全新子榜单《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对比中外作家的版税收入,在感慨“外国作家在中国疯狂捞钱,中国作家在海外举步维艰”的同时,作为这个榜单的创制人,我想到财富之外的一些事情。

    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面对内忧外患的故国,悲愤中挥笔写下《少年中国说》,将国家振兴的希望寄托于奋发有为的中国少年。其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的铮铮之言,现在看来,依然荡气回肠,其强国吁求几近悲怆。

    此后不久,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在这个独特的历史节点上,那些学贯中西的海归青年,在如履薄冰的历史境遇中,毅然担起了文化启蒙大任,让蒙昧的国人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他们从域外裁了一根鲜嫩的思想树杈,嫁接到中国这株苍老古树上,希望使之焕发生机。

    鲁迅等作家更是奋笔疾书,希冀以文艺作品,重铸国人心灵,他们的文学作品,直到今天,依然能带给我们力量。时间总是匆匆,流水带走光荣,昔日的峥嵘人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100年后的今天,经济浪潮裹挟着一代人,在充裕的物质生活,消费与娱乐背后,是新一轮的人文精神缺失。

    旁观作家群体,我们不难发现,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黄金期后,纯文学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中国作家群体在商业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有人手足无措,有人弃笔从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逐渐适应。与此同时,没有硝烟的中外文化大战,也越演越烈。

    最近十年来,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文学一直试图走出国门,中国作家也一直在努力,但结果都是差强人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作家的作品横扫中华大地,在捞走中国人口袋里的钞票后,他们的观点和思想,也在悄悄改变国人思维。仅从阅读来说,不少中国孩子就是“喝洋奶长大的一代”。

    我不愿意将这一现象,简单地归结为“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中国”,也不想指责广大读者阅读的功利化,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阅读方向自然不同。但我由衷希望,中国作家在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同时,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让国人在为生活奔劳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养分与心灵慰藉。如果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能隔三差五在海外成为超级畅销书,那我真是要起立为之欢呼鼓掌。

    “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大卖”,这是憧憬和祝愿;面对中国本土图书平均销量6000册的真实现状,我们选择更为务实的态度,这也是今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将打造本土畅销书的方法和细节,公布于众的原因。

    中国古人有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有人将之理解为:掌握了一样技能后,要反复思索自己是怎么样学来的,不要轻易把这种技艺的诀窍、过程传授给别人。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思路,那么本年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就是一次“要把金针度与人”的努力,希望此举有助于提升中国本土原创图书的整体销量———当然,这也是一种憧憬和祝愿,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种祝愿早日成真!(吴怀尧)

    有一说一

    我们的阅读生活真的有些狼狈不堪

    文/彭志强(成都商报文艺部主编)

    鲁迅有诗云: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逆向思考这句话会发现很有意思:读书才无聊,求药没有病?

    《成都商报》酝酿一年独家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总第5期)今日与广大读者见面。你可以质疑今年作家富豪榜前三甲为何是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三人。你也可以分析为何他们能通过写作致富,而我们却难以改变平凡的生活。当然,你还可以掂量自己一年来的买单有无价值,追问自己是否存在功利化的实用阅读主义毛病。

    看了《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我们深感儿童文学和青春文学正在中国崛起,而传统文学还在边缘的位置上垂死挣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还是那么牛,杨红樱和郑渊洁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那么畅销,金庸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武侠小说还是没有过时。在今年新增的《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中,J.K。罗琳的《哈利·波特》依旧霸道占领着中国少儿的阅读主餐,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依旧宝刀未老地给我们浮躁的阅读生活添加着新绿,《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畅销书的作者依旧侵占着我们成长岁月里宝贵的阅读时光。

    存在就是合理。我们只能试着破解他们的致富密码,开开眼界感叹挣钱如此简单。

    喜欢就是无价。我们只能让自己大方的钱包变羞涩,哪怕是上当受骗也自觉自愿。

    但是,一个铁的事实摆在眼前,触目惊心:外国作家在中国捞钱的速度远比中国作家要快,而且营销手段多样化,更加市场化,他们的图书攻略打响了又一场货币战争,更像是放长线钓大鱼。我们老爱说:我是听着你的歌、看着你的戏长大的,但又有多少人会说:我是看着你的书长大的?电影《哈利·波特7》即将全球上映,也许那些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中国孩子会说:J.K。罗琳,我们是看你写的《哈利·波特》长大的。相信,这对很多中国作家来说非常受刺激,而且是钻心的痛,但这怪不了为图书买单的人。

    跳出《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看看我们自己的阅读生活,真的有些狼狈不堪。

    饥饿时,我们从不拒绝快餐,这是满足肚子需要,但是,常常用快餐应对肚子,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进入亚健康状态;翻书时,我们时常紧跟热点,这是担心自己落伍,但是,所谓的畅销书一读完,我们却越来越强烈感觉到抵御力不强,越来越功利,越来越追求实用。我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变成了一只气球,看似丰满,实则虚空。

    我们习惯于猴子掰玉米的阅读生活,正是因为缺少真正影响我们成长和人生的作品。我们早已过了缺衣少食的时代,我们如今最缺乏的是安抚心灵的高品质精神食粮。谁给我们提供了心灵鸡汤,我们都感激涕零。哪怕我们要为了升学去看缺少乐趣的教辅书,哪怕我们要为了生存去看枯燥的财经书,哪怕我们要跳出文学爱好去追捧探寻不老秘密的健康养生书。

    要让我们饥饿的眼睛不再饥不择食,还看中国作家们能否笔下生花,能否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能否有改变我们生活观念,并且充满想像力的故事!当然,好书也需要营销,经典也需要传播,中国作家的作品还处在个体创作出版的老一套营销思路,很多作家连一个经纪人都没有,还想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真是“浮云”!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书却怕不营销。出版人沈浩波花了几年时间营销《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那独特的解说明朝历史的文字终于俘虏了万千读者。如果能经受住时间的冲洗,《明朝那些事儿》也可能像《论语》《三国演义》那样被全球读者列为经典。

    收入远超中国作家首富24倍的美国惊悚小说之王詹姆斯·纳特森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文字魅力的坚持,一样会在寒冬收获饱满的果实。尽管他在中国还不算最能赚钱的作家,但他通过营销却成为了收入高达7000多万美元的美国作家首富。这告诉我们一点:当你写的文字足够强大的时候,写作致富并非“神马浮云”。

    中国作家看榜心声

    一个魔法妈妈击溃所有中国富豪作家的悲哀

    文/施袁喜(知名作家,云南人)

    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每年发布后都引发巨大争议。今年又新增加了《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写作《哈利·波特》的外国作家J.K。罗琳,十年间从中国轻松捞走9550万元版税,带给我们巨大的冲击。

    “外国作家为何在中国疯狂捞钱?”“中国作家为何集体抵不过一个魔法妈妈?”……诸如此类的质疑之声,终将纠结在“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之争上。围绕“中国作家怎么了?”的话题势必将展开新一轮的争议。

    现在有些作家,都看不起上了“作家富豪榜”的那些人,说他们与“真正的写作”无关。

    问题来了:什么是“真正的写作”?从被我们自己的评论家鼓吹出来的各种“主义”“流派”的写作效果来看,都以为自己写出了天下一流的作品,但除了一度模仿拉美,二度模仿美国,三度模仿欧洲,甚至模仿更小国家的小语种写作之外,具备文学价值的作品,少得甚至没有踪影。没有人读,怪力乱神,局限于小圈子叫好的作品,就是“真正的写作”吗?接着问,几万名作家协会里领着工资的中国作家,写出了什么?醉心于“创造文本”的批量作家,有无怀疑过自己终其一生干着的,只是一件无效的事情?

    问题还有:中国作家富了吗?看看榜单吧,中国作家团队一起上,打群架一样叠加,也抵不过一个J.k。罗琳!更尴尬的是,榜单上的数字,只是她在中国的版税收入。多少作家殚精竭力,著作等身,挣钱挣不过别人的几本书,却误以为我们的国度里,作家都成为“富豪”了,岂不被人笑掉大牙?

    在如今这个年代里,没有中国作家,认真考虑过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有的作家刚学会写作,就开始看不起钱,要创造“伟大的文本”;有的作家写成了套路,紧盯发行量,活生生把写作变成了“攒稿子”……结果如何呢?既写不出真正具备文学价值的作品,也写不出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作品,遑论二者结合?

    结论照旧: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商业价值的作品,在哪里?一代出版人早已在前面喊破了嗓子,有信心应答的,照旧寥寥。

    在中国文化规制下,作家似乎和钱有仇,一谈到钱就会被人骂,但问题是,钱总是市场经济吧,总是一个标准吧?都说“我根本不是为钱而写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里说的“相”与“虚妄”,常被提起,却是自己安慰。那么多作家协会里的特级作家、一级作家、二级作家、三级作家……那么多冠着名流名头的奖项,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没见供养出一个既有文学价值又可以写出钱的作家,悲乎,中国文学!(施袁喜)

    作家富豪榜制作说明

    1.我们向所有通过汉语写作合法致富的中国作家致敬!

    2.《中国作家富豪榜》是持续追踪记录中国作家财富变化,反映中国全民阅读潮流走向的文化品牌榜单,自2006年起,发布全中国版税收入最高的25位作家财富排名榜单,推出中国图书调研报告;每年发布都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迅速扩大作家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3.《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调查历时3个月,采访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地;采访得到诸多作家、出版社、图书市场批发商、印刷厂、网上书店、实体书店的配合和协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4.图书选取时间主要为2009年11月15日至2010年11月10日,期间中国作家(含港、澳、台地区)的最新作品以及其他主要著作加印的册数,一些影响较小的作品因统计的困难不计入内;个别去年未上榜,但作品畅销到一定数量的作家,今年榜上有名。

    5.因著名和非著名作家的版税不尽相同,今年的版税率我们仍以10%为基数,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因人而异,以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中国作家的真实收入。

    6.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无法将作者作品所有版本的印数统计出来。另外,部分作家的作品在影视改编方面获得的利润极其可观,有些远远超过实体书版税,但这毕竟属商业核心机密,且相关的编剧费用差距过大,所以在排名时,我们依然仅以图书版税收入计算。

    7.今年推出的全新子榜单《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图书选取时间为外国作家作品的中文版10年来(2000年至今)主要销量,目前引进版图书的版税从7%~12%不等,统计时根据调查结果因人而异,以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外国作家在中国的版税收入。

    8.作家版税总数根据以上几点折算而得。与真实状况存在差距之处,敬请各界理解。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