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料、人工等成本上涨影响今冬各类服饰价格均上调 市民减少购衣频率服装店生意下滑
核心提示
物价上涨是当前人们谈及最多的一个话题,对于服装行业而言,也没能置身于涨价范围之外。
今年以来,棉花价格屡次刷新历史记录,再加上用工成本以及人民币升值等种种因素,导致从内衣鞋袜到各类秋冬服饰,价格全线看涨。“食品价格再涨大家还得吃,但衣服涨价,大家至少可以少消费几件。”昨日,记者走访岛城服饰市场发现,面对“穿的”涨价,多数店老板都在为生意下滑而叫苦不迭,而市民则在无奈地同时,有的仍按往年惯例正常购买,有的直接删除了购置新衣的计划,还有不少精明的市民选择改衣、做衣、网购等方式来应对涨价。
穿着类全面涨价
内衣:含棉量较高的各种内衣最先受到棉价上涨的冲击。“夏天一过,价格就蹭蹭涨了起来,这个价格我自己都接受不了。”人和路上这家内衣店经营超过10年,店主于女士从未像现在这样对物价上涨有如此深的感受,“一条十几块钱的内裤进货价涨了一两块,一套七八十元的保暖衣居然涨了近10元,拿回来我都不知道卖多少钱能让老客户接受,所以今年干脆不卖保暖衣了。”于女士表示,除了含棉量高的内衣,含大量尼龙、涤纶、天鹅绒等材料的丝袜也一并涨价。
记者昨日下午来到台东一路上,一家经营睡衣、内衣的店内仍然摆着“最低79元起”的促销广告。“去年可是最低49元起,今年连59元的纯棉睡衣都很少见,所以我们直接改成79元起。”销售人员称,像珊瑚绒质地的睡衣价格涨得更多,原来不过90多元的长睡衣今年直奔150元。
棉服:以棉服为代表的含棉服饰价格水涨船高。在台东的一家牛仔裤专卖店,几乎每条裤子的标价都奔向300元大关。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牛仔裤含棉量大,今年秋天进的这批货,几乎每条价格都上涨了三四十元,原来标价228元的现在都得标到268元或者288元,“就得标高点,大家一看这么高的价格肯定猛砍价,通常情况是我们最后连本钱上涨的这块儿都保不住。”
另外,各类纯棉小衫、运动服、混纺时装的零售价也有上涨。“今年所有的新款服饰价格都涨了,少则十几元,多则七八十元。”爱购服装城的一位店主称,相对旧款而言,新款涨价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所以,眼下加快推出新产品并且适当提高新品价格,是多数服装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的法宝,一般原材料成本上涨10%,产品定价会上涨8%至15%。
羽绒服:今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羽绒服价格的增幅。别的服饰最多上涨20%多,但羽绒服的整体涨幅高达三四成。
“同品牌、相似款式和布料的羽绒服,去年短款卖328元,今年就卖459元;中长款去年卖600多元,今年就得卖将近900元。”延安三路羽绒服专卖店的徐女士无奈地表示,今年的价位高得出乎意料,目前品牌羽绒服还能卖到二三百元的肯定是去年、前年的旧款,新款都卖不到这个价位。
揣3万块上货不够了 服饰店素描
在台东开店的刘女士已经做了9年的女装生意,服装价格年年涨已经司空见惯,但今年这样的涨幅在她印象中还是头一遭。据刘女士介绍,她一般每个月都会去广州、深圳进货,最近一次是在9月中旬去的广州白马服装城,那时服装价格已经涨了起来。“开始走了一家两家店,觉得这些店的秋冬新款比去年贵了不少,根本没想到出手,但走了七八家后才明白:敢情今年是集体上涨啊?”认清事实后,刘女士决定面对现实,出手采购。结果,刘女士还没逛到头,手里的3万多资金就花个精光。“以前3万块钱能上不少货,足够补货了,可现在根本打不住。”刘女士无奈地说。
“去年一件普通棉服标价300元,260元成交还可以,但今年卖260元都相当于不赚钱。”“80后”老板张先生的服装小店就开在丰盛路上,每天100多元的店铺租金着实压力不小。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去一趟广州的机票、食宿等费用近3000元,均摊在一件衣服上要十几元,运费再均摊5元,进货价180元的棉服直接就到了200元。“我自己的人工费姑且不算,再加上店铺租金、电费等各项开支,卖260元根本就不赚钱。”张先生说。
“今天总共卖出两条裤子,你说生意好还是不好?”昨日上午,记者在张先生的服装店呆了半个多小时发现,虽然正值换季,但进店的顾客却寥寥无几。下午6时,记者拨通张先生的电话,他表示,昨日的生意很差,“今年的服装生意特别不好做,来我们这种个体店的都是老顾客,他们对价格上涨很抵触,所以导致销量大幅度下滑,而单价也难以涨到位。”张先生称,今年的营业额起码比去年下滑了25%。
张先生的遭遇不仅发生在台东商圈无数的临街小服装店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东部商圈,无数小服装店也面临生意难做的窘境。年近五十的安女士,去年刚入住爱购商城。她表示,今年的生意格外冷清,“卖吃的比卖穿的好赚钱,价格不管怎么涨,大家该吃还是得吃,但衣服就不一样了,一年不买也不至于没衣服穿。”安女士介绍说,今年各项成本都涨,原材料、人工费、运输费等等,导致服装的进货价比去年涨了二三十元,“过去每天能走个十几件,现在每天也就能卖两三件,生意不好做啊。
三招应对衣服涨价 应对有招
尽管服装价格跟随原料、人工费等噌噌上涨,但“穿”作为市民生活中的“第二大事儿”,仍需要各种态度和智慧去化解,于是,继续穿去年旧装、改衣、网淘等“对策”出现了……
不买了
“今年衣服价格涨了不少,连内衣、袜子都涨。去大商场里瞅瞅,看得上眼的全都一千多块钱,稍好点的就两千多,要一直这么贵,今年就不不打算添衣服了。”刚在青岛就业的小张皱着眉头说,自己每月收入才两千块,而最近物价上涨太猛,跑去商场看衣服,觉得自己有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一件衣服顶自己半个月的收入,“柴米油盐通通涨价,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先喂饱自己的肚子吧,衣服有件穿着就行。”
改衣了
近期,市民林女士逛了一圈商场后决定,今年的羽绒服不从商场里买了。“听说定做羽绒服的价格能比商场便宜一半,而且质量和款式的差距也并不大。反正我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暖,定做能省下四五百元呢!”林女士说。
最近,除了定做羽绒服,一些皮衣改衣店的生意也不错。据了解,花个一二百元,就能把皮衣的款式来个大变样,比重新买件能省不少。
网购了
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在品牌店里试好款式和型号,然后去网店对号下单就能省下起码30%的价格。如今,这一招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效仿。“我妈非让我从网上找找那款大衣,说是也要网购,省钱!”正在上大学的王女士平时热衷网购,没想到自己年近五旬的母亲最近也“赶时髦”,打来电话让她帮忙 “网购”,“看来省钱的魅力就是大啊!” (撰稿摄影 记者 王婷 实习生 王蕴仪)
七嘴八舌话涨价
昨日,物价系列之一——《全民打响钱包“保卫战”》的报道一经面世立即引发了读者热议。记者一天接到了60多个热线电话,大家对物价上涨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应对妙招。
市民张先生:我认为这轮物价的疯狂上涨与炒作有很大的关系。从炒房、炒股开始,到现在炒各种农产品,凡是被炒的商品的价格无一不涨,大蒜、绿豆、生姜、辣椒、棉花……正是存在着大量的投机商人才把我们的物价推到现在大幅上涨的水平上,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出台有力政策来打击炒作的商人。
市民高女士:受不了了,身边的商品就没有不涨价的。以前我习惯吃钙奶饼干当零食,没事看着电视磨磨牙,结果现在已经从2.6元涨到3块钱,干脆“戒掉”;都说大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以前我都用大蒜爆锅,可现在涨到9块钱一斤,我只好改成用大葱;还有鸡蛋,家里每天都得吃的鸡蛋,好像不久前才卖2.9元一斤,转眼就涨到了4块多,现在回到3.7元,突然有点感激鸡蛋“降价了”……
家住人民路的孙女士:我今年80岁了,看着物价一步步涨到了今天。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贫富分化也太大了。我觉得吃的涨价主要是因为现在农村都逐渐变成城市了,而留在农村种地的人也少了,农产品自然也少了,所以价格就高了。我认为,民以食为天,国家还得好好搞农业,让农产品更多一些,价格就低了。
市民傅女士:现在物价确实很高,我想给家庭主妇支点招,降降生活成本。我认为,买菜最好赶“一早一晚”,“一早”菜很新鲜,而且早市的价格相对农贸市场要低一些;“一晚”菜打折,虽然菜品有些打折,但很多菜留到第二天吃问题不大,性价比还是很划算的。另外,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居家用品可以选择到夜市或路边摊购买,如刷碗布、晾衣架等,能比超市里便宜一半价格。
您对CPI指数的上涨还有哪些体会和故事?有何应对妙招?欢迎您继续拨打早报物价热18953216988,讲述您生活里的CPI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