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省内各地网站> 烟台> 烟台网闻 > 正文

年薪八万岗位无人问津 毕业生所学不符企业所需

1
2010-10-23 10:16:20 水母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水母网10月23日讯(YMG记者 李珑报道)来自烟台市科技局的数字: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39.84亿元,同比增长21.85%。按计划,到2015 年,烟台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

    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软件开发、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都在抱怨人才奇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多是浅而广的知识,而企

业需要的是专而精的人才。”一位软件企业的招聘人员一句话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一家专事安防软件平台设计的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因为人才缺得厉害,公司的订单已经基本不接了,只能做成一个,接一个。“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会PHP语言的人才,这种语言比Java更多地用于Web应用的研发上,全球大约有2200万个网站使用PHP,而且数量还在稳定增加中。但来应聘的学生学的都是七八年前的东西,哪怕是花数万元从培训机构学的,也是3年前热门的Java语言,但是这样语言我们已经不用了。”

    年薪八万的岗位无人问津

    在用人单位眼中,企业需要有扎实基础,但在某一方面有更深入研究并有动手能力的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与目前大学的教育内容相去甚远。

    昨天,在现场招聘的某电子科技经理康琦是一位从美国回烟台创业的海归,毕业于同济大学。他所招聘的嵌入式linux工程师以及Androrid工程师,整整一天没有收到一份简历,而这两个岗位只需要扎实一点的基础,公司会在前期进行培训,合格上岗后年薪是8万元。

    让康琦奇怪的是,很多毕业生在学校基本没接触过眼下在工业自动化编程中普遍应用的语言,他们中更多的还停留在上一代CPU。“据我了解,在留学生创业园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这样的人才缺口有一两百人。也有不少海归因为招不到人,不愿回烟台创业。”

    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毕业生,康琦的建议是,在学好基础的同时,更多地参与实践,最好在校期间就开始接触实战项目,“这样更容易找到工作。”

    供需匹配不能仅靠高校

    记者昨天采访了部分企业负责人,他们认为,要实现高新产业相关毕业生与企业的迅速对接,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

    市政府科技顾问、中科院生态中心博导栾兆坤几天前在烟台表示,高新技术产业的淘汰率很高,许多现有的技术和项目在建厂的过程中就可能落后。而高校的师资难以及时应对产业的升级,这里面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对教学设备的更新,还需要高校与企业的对接,边接项目边教学,在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兼具了解新的产业发展动向。

    正如康琦告诉记者的,他所就读的同济大学非常注重让学生走出去,接项目,学习的过程,一半在企业,一半在高校。而这需要的是一个大的社会氛围和整个高校教育制度的支撑,并非短期能够实现的。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买货先预订来货遭抢购 烟台I Phone4一机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