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省内各地网站> 威海> 威海网闻 > 正文

威海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前3季度人均7579元

1
2010-10-22 12:24:31 威海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本报讯(记者 徐榕蔚)10月21日,全市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现场会在乳山市举行。市委副书记、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边祥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徐东升,副市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会礼率领各市区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实地观摩了多处农民增收建设现场。

    在丈八石村大姜基地,边祥慧一行走进田间地头,和姜农亲切交谈,仔细询问生姜

的亩产量和销售情况。在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边祥慧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福喜农牧肉食鸡加工厂、天剑菊花种植基地,边祥慧一行对“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民增收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宇祥果业、德轩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华农林科技示范园,边祥慧鼓励相关负责人,要充分利用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载体,将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现场会上,边祥慧指出,多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威海农民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79元,同比增长13.8%。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民增收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边祥慧强调,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力争突破15000元,年均增长8.5%以上,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任务,把握重点,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上实现新突破,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通过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引导城市企业向农村扩散、发展农村服务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式,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和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减少农民非消费性支出,依靠节支增效增加农民收入。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增加“三农”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的力度,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智力支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动力和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担当起抓农村发展、促农民增收的领导责任;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抓农民增收的合力;市里要强化对农民增收工作的督导考核,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徐东升在会议结束时强调,各市区、市直各部门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论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金秋十月这个收获的季节,全市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现场会在乳山市召开。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出“十二五”宏伟蓝图之际,会议的召开对我市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稳则天下安。“十一五”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精神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积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全市农民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名列全省前茅。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还面临着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后劲不足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任务艰巨、工作紧迫。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题中应有之义。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差距扩大,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农产品的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政治问题,事关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充分认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要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提出,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力争突破15000元。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着眼于农业的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通过积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引导城市企业向农村扩散,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的非农性收入;顺应城市化发展要求,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政府要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资金投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要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力度,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整个科技投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智力支撑。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加快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动力和活力。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切实把中央、省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部署落实好,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把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透,把各项应对措施落实好,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农民增收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本报评论员)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国外订单增加成本上升 威海羽绒服涨价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