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有东西咬我。”昨日下午2时许,在东海路某单位上班的于女士突然感觉脚背一疼,低头发现一只蜈蚣从脚边爬过,于女士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担心于女士中毒,同事立即将其送往八医治疗。
于女士的同事杨先生告诉记者,一条悄然现身的蜈蚣将女同事咬伤了,而被咬的于女士已经被送往八医。在医院涂抹了季德胜蛇药之后,于女士这才在同事的护送下回家休息。 “我当时就坐在办公桌前,突然感觉脚背一疼,感觉就是被什么东西地咬了一下,低头一看在脚边发现了一条蜈蚣。 ”回忆被咬经过的于女士心有余悸。当时受到惊吓的于女士赶紧脱下袜子检查伤势,脚背靠近脚踝的位置有两个黑色的瘀点,被咬的位置阵阵钻心的疼痛,脚背很快就肿了起来。在同事的劝说下,于女士同意去八医治疗。
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早就听说最近蜈蚣频频伤人,但没想到蜈蚣能在办公室出现。于女士被咬伤后,同事们立即联系了物业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的各个角落喷洒了杀虫剂,但咬伤于女士的那只蜈蚣,大家再也没找到。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医院收治过不少被蜈蚣咬伤的病号,伤者被咬后在伤处可发现两个瘀点,继之周围皮肤亦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所属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炎。轻者数日皮疹即可消退,若被大蜈蚣咬伤,由于注入体内的毒汁较多,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尤其是儿童可危及生命。不过,相对于毒蛇,蜈蚣伤算是危害相对较低的,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记者 宋新华)
新闻延伸
预防蜈蚣五招
专家表示,蜈蚣咬人是一种正常的自卫表现,当蜈蚣误闯如人类活动范围,当人误碰到蜈蚣时会使其受惊,蜈蚣继而伤人。
蜈蚣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7℃进入冬眠期。眼下岛城正值秋季,而秋季也是蜈蚣的活跃期,野生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晚上8时—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预防蜈蚣出没可用5种方法:防止屋内的潮湿,必须多通风,在墙角撒生石灰,有干燥除湿的作用;诱捕,使用黏蟑螂的贴纸放在蜈蚣可能躲藏的地方,同时和杀虫剂一起用;对于家里的死角要经常地打扫和打药;对于食物管理要更小心,特别是鸡肉类食物,鸡骨头不要留过夜;对于家里容易聚集湿气的地方要格外注意,比如厕所,蜈蚣很有可能是从下水道爬上来。
相关新闻
蜈蚣钻进耳朵
10月16日清晨,家住人民路的许先生遭遇惊魂一幕,正在呼呼大睡的他突然觉得左耳里一阵疼痛,他下意识地用手指使劲掏耳朵,没有掏出什么。但他感觉到耳朵里有虫子,便侧低着头,拼命向外甩头,但是依然没有任何虫子从耳朵中窜出。无奈之下,杨先生自行打车来到海慈医院急诊室治疗。经医生处理,从许先生的耳朵中掏出一条5厘米长的蜈蚣。经医生诊断,耳道里有一些红肿,幸亏没有戳破耳膜,没有大碍,不需要用药。(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