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果我们能活到 110岁 ,会是什么样 ?在山东商河县城,就生活着这样一位济南市最高寿的老寿星——郑徐氏。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老人思维清楚,行动也很方便。老人节前夕,记者实地探访了老人的家。 舜网讯 如果我们能活到 110岁 ,会是什么样 ?在山东商河县城,就生活着这样一位济南市最高寿的老寿星——郑徐氏。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老人思维清楚,行动也很方便。老人节前夕,记者实地 老人的幽默 “吃饭、睡觉就是我的能耐” 现在,110岁的郑徐氏和69岁的儿子郑凯然生活在一起。10月 15日,郑凯然对记者说,母亲的长寿得益于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原来啥都吃,肉、辣椒,都不忌口。从1977年前后大病了一场,病好了,就再也不吃肉和辣椒了。炒过肉的锅,如果不刷上几遍,她都能闻出味儿来,恶心。”郑凯然说。 早晨和中午,老人的主餐都是一碗面条。面条里埋着一根油条,两个荷包蛋,还有新鲜的蔬菜。到了晚上,老人喜欢喝上一碗大米、小米、玉米一块熬的稀粥,每天的食谱都大致如此,很有规律。“我能吃啊!一顿饭吃一大碗,吃饱了就有劲儿。”说着,老太太拿出平时吃饭用的碗,捧在胸口,笑着对记者说:“吃饭、睡觉就是我的能耐啊!”现在,老人每天吃完早饭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两个小时,吃完中午饭也要休息。最多的活动就是在小院里走几步,或者拿起笤帚扫一扫地上的落叶。 知足的心态 常给儿孙说遇到了好世道 老人很知足。“每天都有鸡蛋、面条,吃得好,衣服都是儿媳妇做的,穿得好,还想啥?”老人笑眯眯地说。老人现在还是穿着旧式的对襟大褂,因为缠过的小脚买不到合适的鞋子,她穿的鞋袜也都是儿媳妇赵希翠给做的。老太太说,和儿媳妇相处了几十年,“没有红过脸,没有抬过杠,跟亲闺女一样。”因为性情平和,老人家很看得开,经常给儿孙说自己遇到了“好世道”。 从老家的土坯房搬进县城的小院,住在敞亮的屋子里再也不用担心漏雨,老人很高兴。不过,让她有点不适应的是,厨房里的柴火灶变成了煤气灶,“俺都不会做饭了”。不过,经历过太多苦难的她总还是很小心。每天晚上,她都会一遍遍问,门关了吗?上锁了吗?别招贼!直到儿子告诉她锁牢了,她才放下心来。 老人家不敢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她总是觉得害怕,得有人在身边陪着。“来鬼子了,吓煞人!”有时候,老人会沉浸在对苦难时光的回忆中,家人就尽量陪着她,让她忘记。 生命的传奇 几次病重都转危为安 看到老母亲不时开怀大笑,坐在一边的郑凯然也很高兴。“今年夏天温度高,我这里没空调,老太太给热着了。有几天挺厉害,完全失忆,总说胡话,饭也不愿意吃。当时把我吓坏了,没想到又缓过来了。”郑凯然说。老人不仅缓过来了,伴随她十几年的头晕毛病竟然也跟着好了。“不晕了,不晕了。”老太太重复说,因为耳朵有点背,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大。 母亲的生命在郑凯然看来是一个奇迹,老人的大女儿80岁了,身体竟然还没有老母亲强健。“这么多年,有四次这样的情况,每次都是不吃不喝,气都出不来,家人连后事都预备了,老人竟然挺过来了。”郑凯然说。 “我也不知道我一百多少岁了,年纪大了,算不过来了,他们说我两百岁了,啥时候活到两百岁啊!”她这一句话,把儿子、儿媳都给逗笑了。看来,老人的思维还是很清晰的。家里从未给老人过生日,前些年一直对外说老人99岁。“老太太挺怕别人说自己老,她总寻思着自己还不老。”郑凯然说,之前老人家病危时,家人也在悄悄预备后事,但都瞒着老人,老人忌讳这些。 儿子的依靠 进门喊声“娘”感觉很踏实 郑凯然今年69岁,孙子都读大学了,但在老母亲面前,他宁愿把自己当成孩子。“进门喊声娘,心里觉得特别踏实。有老人在,觉得安稳,自己还不老。”郑凯然说。退休前,他是商河县审计局局长,跟他一批退下来的或者年龄比他小的,很多都先后去世,他仍然很有精神。“这个跟心态有关,我母亲还健在呢,我觉得自己很年轻,就活得很有滋味。”郑凯然说,对他们夫妇而言,伺候好母亲是现在最重要的事儿。而老太太也是很心疼儿子。“里里外外就他一个人忙,孙子都在外边,他累啊。”老太太指着儿子对记者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郑家的亲戚朋友也经常有人来看望她。每次有孙辈、重孙辈来看望老人,郑徐氏抓起糖果就往他们口袋里塞,一边塞一边说:“吃,吃,不吃是傻瓜。”让这些年轻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老人的小孙女在商河县城工作,几乎每天都来看老人,这让老人很高兴,“孙女对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