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省内各地网站> 济南> 济南网闻 > 正文

焦立中成山大名誉博士 首位太空行走的华人

1
2010-10-13 09:27:51 济南时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图一:焦立中﹙右﹚被授予名誉博士

图二:幸福的一家本版 照片均由冯刚摄

    作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美籍华裔宇航员和国际空间站的华裔站长,昨天,50岁的焦立中在山东大学接受了该校授予的名誉博士称号。在太空里,焦立中的代号叫“山东”,因为山东曾养育了他的父母。对于未来,他希望能为中国航天国际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在太空里代号叫“山东”

    昨天上午,焦立中从山大校长徐

显明手中接过名誉博士的证书,这让他觉得这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在父母的故乡被授予这种荣誉。

    因为一直在美国成长和生活,英语已是焦立中的第一语言。此次来到山大,尽管身边有翻译,但他还是坚持说中文。

    在太空里,焦立中的代号叫“山东”。他祖籍山东菏泽东明县焦楼村,父亲焦祖韬博士是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研究员兼欧洲宇航中心顾问,母亲朱青筠出生于青岛,是位化学工程博士。焦立中第一次上太空时,就随身携带了一面小尺寸的五星红旗。

    希望儿女从小了解中国

    2006年,焦立中第一次跟父母回到山东,并到菏泽和青岛祭祖。此次受山大邀请再回山东,他特意带上了妻子及一对儿女。

    焦立中有个“洋媳妇”,他的儿女是混血龙凤胎,今年4岁左右。听到儿子说英语,焦立中告诉儿子“要说中文”。听了爸爸的话,小家伙立刻用中文喊着“爸爸,快看我的玩具”。按照计划,此次焦立中要带家人一起去爬泰山,他希望孩子能从小就了解中国,了解山东。

    作为华裔宇航员他曾4次“飞天”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历史上,前后有4位华裔宇航员。其中,焦立中是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华裔宇航员,也是第一位国际空间站的华裔站长。“我从小就喜欢飞机和火箭。”焦立中说。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成功登月时,年仅8岁的焦立中从电视里看到了这一幕,他从那时下决心以后也要当一名宇航员。

    1986年,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焦立中第一次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递交申请,但申请很快被无情地打回。1990年,已在化学工程领域小有成就的焦立中再次冲击宇航员梦想。这次他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1994年,焦立中首次飞往太空。此后,他又3次飞向太空,最长时在国际空间站待了193天。他曾获得4枚空间飞行奖章,该奖章只颁发给有杰出贡献的美国航天员。

    杨利伟“飞天”后他立刻发来贺信

    在太空里,焦立中经常会通过摄影镜头来寻找中国。他在太空中拍了不少有关北京、山东的照片,还拍到了长城的照片。

    对于中国航天的发展,焦立中一直很关注。2003年,杨利伟飞天成功的消息传到休斯敦,他马上给杨利伟写了一封贺信。作为第一位参观中国航天中心的美国宇航员,焦立中多次与中国宇航员交流。

    最近,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让焦立中感觉“很激动”。“我希望中国能继续太空探索,也许有一天开展国际合作时我能为之出一份力。”焦立中说。 (记者林江丽)

    本报记者对话焦立中

    如果不开口说话,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焦立中美籍华裔的身份。他就像记者身边的很多普通山东汉子一样,有着朴实的笑容,说话温和、简单有力。

    记者:您曾有6次太空漫步经验,并离舱太空行走累计36个小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

    焦立中:我一直特别难忘一个场景,有一次,机械手臂将我从太空舱里放在太空中,当我看着宇宙中炫目的情景,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其中的一颗星星。那一刻感觉特别奇妙,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记者:您怎样看待中国航天发展?

    焦立中:我感觉中国的航天技术很先进,实践经验和管理技巧稍微弱一些,但以中国学习和进步的速度来看,这方面很快可以赶上。

    记者:您希望与中国航天方面有什么样的合作?

    焦立中:此次离开山东后我还会到北京,希望以后能为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做些事情。 (记者林江丽)

    ■相关链接山东大学已有4位名誉博士

    据介绍,名誉博士是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特别荣誉学位,专门用于表彰为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历史上共计200余位名誉博士,其中包括曼德拉、比尔·盖茨等世界著名政治家、科技精英和学术大师。

    焦立中是山大历史上授予的第四位名誉博士。之前,山大曾授予时任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所长卢埃林·史密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沙米尔教授名誉博士称号。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济乐高速启动征地拆迁 工期三年县区高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