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病症可防可控 威海已接到类似病例报告 本报讯(首席记者 潘翔)近期,河南、山东等部分省市出现蜱虫叮咬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并出现死亡病例。昨天,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也有类似病例的报告。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蜱传疾病多发生在5月至8月份,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多急性起病,可伴乏力、恶心,部分病例可出现黑便、牙龈等部位出血等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市民应尽量避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这名工作人员说,市民进入这样的环境,尤其是已发现过蜱虫叮咬病例的环境,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而且容易发现附着的蜱。同时,市民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市民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一旦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口器留在皮肤内。因为蜱身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 记者同时了解到,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农村居民应清除居舍周围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市民可利用敌草隆、茅草枯、毒莠定等杀虫剂对野外游离蜱、畜舍、畜体开展灭蜱工作。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市民,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